雖然優質作家名單 中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直窮白,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擁有了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全球經濟領域也佔據著主導地位,再加上全球最大的進出口市場,中國不斷獲得盟友, 哈薩克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冷戰的結束,蘇聯解體和哈薩克宣布對抗,中亞地區也成為“真空區”,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的背景下,美國、歐盟、印度等都想在這裡分一杯羹。
主要原因是哈薩克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等資源,被美國稱為第二“海灣地區”。 然而,這個物質的威力很弱,又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導致它在大國博弈中像無根浮萍一樣來回飄盪。
顯然,國際社會沒有絕對的中立,所以哈薩克必須抱緊大腿,以緩解西方和俄羅斯的影響。
有句話說“以鄰為壑者平安,鄰舍有危險”,哈薩克看到了崛起的中國,選擇加強與我們的關係。 所以當時,哈薩克做出了順應時代潮流的決定——與發展迅速的中國交朋友,擴大交流。
但是,乙個新國家要想與大國實現密切合作,就需要複雜的外交和外部威脅,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遠比民間往來複雜得多,因此哈薩克在與中國的初次接觸中存在一些困難,但對中國保持了足夠的誠意和格局,以掃除歷史陰霾和外部威脅。
1992年1月中哈建交,經過漫長的邊界問題談判,最終於1994年4月在阿拉木圖簽署邊界協定,1997年9月和1998年7月簽署兩項補充協定,最終確認了兩國邊界,使中國收復了西北地區約1100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
哈薩克歷史上沒有入侵過我國,那麼這些領土從何而來?
在清朝的鼎盛時期,哈薩克受到清朝的保護,清朝使其免於滅亡的危險,並一再要求加入清朝。 然而,清朝並不同意,而是保持了與諸侯國的關係。 隨著沙皇俄國在北方的崛起,哈薩克有了新的想法。
18世紀,為了尋求更強大的避難所,哈薩克開始吞併沙皇俄國。 19世紀,清朝開始迅速衰落,沙俄於1864年逼迫清朝簽訂《中俄西北邊界測定條約》,強行占領了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原本屬於清朝的44萬平方公里領土,僅哈薩克就被劃分為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這也是兩國領土爭端的根源。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蘇聯的解體,哈薩克主動尋求與我國合作,並主動割讓了總面積1100平方公里的領土。
雙方迅速在各個領域開展密切合作,推進了能源、基礎設施、物流等數十個重大專案,正是與中國的合作,才使哈薩克成為中等國。
隨著中哈聯盟的建立,中國也將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開闢新的渠道,這些行業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能源領域,畢竟我們一直堅持“雞蛋不能放在同乙個籃子裡”的觀點。
面對中國,哈薩克也明確表示,中國未來將是他們的“兄弟國”,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都不會與外界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