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科創板**》(記者 敖金、於世琪、李明明)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024年**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實施產業創新專案,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 鞏固和擴大智慧型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領先優勢,加快發展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增長新引擎。 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打造一批未來產業先行區。 ”
科創板記者梳理了智慧型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物、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幾條新興賽道的產業布局現狀,以及資金流向,以展示幾大新興產業的發展潛力。
本系列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低空經濟、創新藥物、生物製造、新興氫能、量子技術五大新興產業。
1.低海拔經濟
低空是指低於垂直範圍真實高度(地面以上高度)的空域。 低空經濟是指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以各種有人、無人駕駛飛機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相關領域一體化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 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要產業,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據民航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國內通用航空企業將達到689家,其中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為龍頭,包括中航工業、航空發動機動力和中智股份。 在無人機方面,約有2000家無人機設計和製造單位,以及近20000家運營企業,包括大疆、中航無人機和航天彩虹。
從投融資事件數量來看,2020-2022年,國內低空經濟產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呈現同比增長趨勢,2022年投融資事件33起,融資輪次主要分布在A輪和戰略投資輪次。 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投融資活動30場,融資總額超40億元; 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聯合飛機集團順利完成四川9億元融資資金交付。 截至目前,聯合飛機已獲得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大力支援,成功完成D輪融資,總金額約20億元,為2023年最大融資。 此外,從累計融資額來看,除已在美股上市的億航外,小鵬匯天融資總額創歷史新高,超過5億美元。
賽道上的細分,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機)軌道相對活躍風飛總融資1億美元,宇豐未來、石、沃蘭特、零重力飛機工業均已進入“億元俱樂部”,其餘大部分玩家仍處於天使輪、種子輪、Pre-A輪等1000萬元初始融資階段。 無人機機場賽道方面,雲昇智慧型完成C+輪融資,中科雲圖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在農業無人機賽道方面,極飛科技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極視機械人完成超億元股權融資。
截至2023年,共有16個省(區、直轄市)將“低空經濟”相關內容寫入**工作報告; 其中,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5個省份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 其中,湖南是全國首個試點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省份; 江西南昌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江西的低海拔經濟已經開始支援農村經濟的發展。
深圳是中國低海拔經濟第一城市其無人機產業產值750億,企業數量1300家領先的公司包括大疆、美團、哈瓦國際和中信海智。
2.創新藥
據財聯社Venture Capital Connect資料顯示,2023年創新藥行業將有514場融資事件,總融資金額為61場59 億美元,大約是 2022 年籌集的總金額(110..)56 億美元)和 2021 年籌集的總金額(2355 億美元)95億美元)。不過,創新藥研發仍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融資金額最多的賽道。 此外,以CXO和創新藥原料為主的上游鏈條整體融資金額,2023年也將達到3014億元。
在創新藥研發方面,小分子化學藥和抗體藥研發兩大細分領域吸引的資金最多,分別佔融資金額的27個86% 和 1840%。小分子融資額排名靠前的專案有:雁鳴生物科技A輪7億元; 朗來科技A輪5億元; 安瑞生物B輪融資5000萬美元; 盈科生物B輪突破3億元; 耀傑安康D+第二輪6億元; 排名靠前的抗體藥物包括:華潤生物B輪6億元; AlphaCell B1輪融資4500萬; 博鰲明賽B輪融資2億元。
創新藥上游鏈條成為投資避風港,大型融資專案包括:山光生物首輪20億元戰略融資; 金斯瑞蓬勃生物C系列22億美元; 康龍化成生物科技 95億元輪未披露; 申石科技突破7億元; 朗華藥業64億元。
增長最快的賽道是核醫學賽道,大約是2022年投融資額的兩倍。 主要原因還是明星專案仙通藥業,單槍匹馬提公升了2023年整個核醫藥賽道的融資熱度。 2023年7月,獲得超11億元大額融資,背後投資人眾多,包括近20支國家隊、產業集團和知名投資機構。
蛋殼研究院分析,目前受投資者青睞的CXO專案有三類:一是CXO龍頭分拆的CXO公司,如康龍生物、朗華醫藥等; 二是CXO比如第一批優秀的CGT企業轉型為CXO,如金斯瑞蓬勃生物、光譜生物等; 第三家是由在中國長大、留學歸來的學者和實業家打造的CXO公司,擁有技術、資源和團隊,在CGT藥物研發和CXO領域擁有多種產品的推廣成功經驗,如派基因生物、雲州生物科技、 興誠生物科技等
目前,上市的創新藥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省和上海市所在的長三角地區最為集中。
3.生物製造
生物製造是指以工業生物技術為核心的先進生產模式,即以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等前沿生物技術為基礎,利用菌株、細胞、酶等生物體的生理代謝功能或催化功能,通過工業發酵工藝大規模生產目標產品。 目前,主要產業是合成生物學。
根據財聯社Venture Capital Connect的資料2023年至今,我國52家合成生物企業共完成融資事件57項,累計金額超過60億元。 從區域來看:合成生物學企業集中在深圳、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等集聚區。 其中,53%的企業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其餘29%集中在江蘇和浙江。
從整體投資輪次來看,行業傾向於早期和小規模投資,75%的融資事件都在天使輪、Pre-A等早期輪次。 一些公司在2023年已經完成了兩輪或更多輪融資,如Enokike、合生創展、元一生物、微元素合成等。
在賽道領域方面,重點開發天然綠色創新原料,聚焦營養原料、美容及個人護理、食品農業、綠色化工等大市場領域的企業是重點關注物件。 創新趨勢方面,AI技術賦能合成生物學領域,其中超過15家企業將AI技術引入產業鏈,促進產業降本增效,而人工智慧是上游基礎設施領域的重點發展領域。 同時,為解決“不與他人爭奪糧食”的原料問題,非糧食生物質的開發利用備受關注,如瑞家康生物等企業。
目前,合成生物學領域融資金額較高的專案包括:藍晶微生物、微結構工廠、中試生物學等。
藍晶微生物獲得最新一輪4億元融資,中平資本領投。 據了解,藍晶微生物專注於生物基新分子和新材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包括降解生物原料PHA、能有效緩解焦慮的功能性飲料成分和補償人體常見代謝缺陷的新型益生菌。
Micro Construct 工廠將於 2023 年 2 月完工本輪融資59億元人民幣A+,由中國石油崑崙資本、義翹神州、埃里克投資、中農資本、明渠私募、臨港藍灣資本、濟盛、上海自貿區、紅杉中國、誠通混合股權私募**管理、中海投資、富華資本等方資方共同出資,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創新型合成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商。 專注於先進製造和醫療領域。
2023年8月,領航生物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禮來亞洲**、夏爾巴投資等參投。 公司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研究,從事醫藥健康、動植物營養保健、動物保健品等工業生物技術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目前,公司已建有江蘇蘇州研發總部、美國研發銷售中心、安徽、湖南常德生產基地,已完成年產5811噸生物催化發酵產品生產能力,多項產品已實現規模化量產。
此外,合成生物學上市公司國泰生物宣布2023年定增計畫不超過66億元。 根據計畫,本次發行的物件為上海耀琴(待成立),交易完成後,平台將成為國泰生物的新控股股東。 其中,實際控制人劉秀才家族的平台和招商局分別持有上海耀琴的股份%。 招商局不僅為股票出錢,還帶來了真金白銀的訂單。 根據公告,招商局將從國泰生物科技採購生物基聚醯胺系列產品,可以是樹脂,也可以是複合材料。
4.新興氫能
據氫能匯統計,2023年全年,共有38家氫能企業宣布完成融資,公募融資金額超40億元。 其中,陽光氫能將完成6項6億元,年內融資規模最大。 6家企業完成2輪以上融資。 其中,中科氫能和蘇州富氫分別完成了3輪融資。 在融資方面,氫燃料電池、製氫裝置、儲氫運輸裝置仍是投融資的重點。
上市方面,Synergy Hydrogen Energy和SinoHytec將於2023年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 其中,新鴻氫能於去年12月底登陸港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14億元。 作為較早進入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Synergy Hydrogen Energy成立七年來在一級市場受到眾多資本的青睞。 根據招股書,2016年11月至2022年9月,共進行10輪對外投資。 其中,2020年後已有7輪融資,在上一輪融資中,嘉興氫港和鼎暉億宇共注入了5輪融資46億元。
A股方面,仍有多家氫能企業在排隊上市,包括上汽集團的氫氣科技、國富氫能、中鼎恆盛和東嶽氫能。
隨著政策不斷加大對氫能產業的支援和培育力度,各地紛紛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同時,公司也在通過招商引資專案發展當地氫能產業。 目前,河南省濮陽市已宣布設立氫能產業發展投資不低於200億元**; 陝西先後設立陝西綠色能源、氫能**、陝西碳中和產業投資**; 山東金融集團與中石化集團共同打造規模達百億元的氫能產業。
資料顯示,全國已有3500多家企業建立了與氫能產業相關的業務其中,龍頭企業集中在北京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廣東城市群、河北城市群和河南城市群。
據新財富等**機構統計,有72家A股上市公司大幅切入氫能核心業務。 從產業鏈分布來看,其中25家專注於製氫、儲氫、輸氫等上游功能環節——這也是實現盈利最快的環節,18家企業專注於燃料電池系統業務布局,23家企業為燃料電池上游零部件和裝置供應商,4家企業為氫能汽車整車製造商, 2家公司是相關檢測和檢驗業務。
5.量子技術
據財聯社資料 Venture Capital Connect-志中近年來,共舉辦了17場量子技術投融資活動其中,2020年有3例,2021年有3例。 從地理上看,三起發生在上海,兩起發生在北京。
融資到D輪到Pre-IPO階段,有國益量子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量子精密測量儀器研發廠家。 公司以量子精密測量為核心技術,為全球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以增強型量子感測器為代表的核心關鍵器件、分析測試科學儀器裝置、賦能工業應用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
重點區域政策方面,據智研諮詢報告顯示,上海於2023年7月發布《基於數字經濟新軌道推動資料要素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23-2025年)》,指出未來三年要落實多雲多網聯動, 鞏固和提高5G、IPv6、北斗通訊制導一體化等設施的能級,加強區塊鏈晶元和作業系統等創新,以及6G、太赫茲、量子通訊等關鍵技術的應用。
2023年7月,江西省印發《江西省數字**建設總體方案》,指出要推進全國廣域量子安全通訊骨幹網江西節點建設,分階段建設覆蓋各區市的量子安全通訊幹線,提公升省政務量子資訊化安全防護水平。
2023年7月,福建省人民印發《福建省新基建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表示支援福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高質量衛星星座和海上組網應用中心,建設泉州、三明衛星遙感分中心,建設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 推進莆田北斗綜合應用城市建設,積極融入國家量子通訊網路建設。
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發布的《量子資訊科技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3)》,量子資訊科技是挑戰人類調節微觀世界能力極限的世紀系統工程,既是量子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產業布局和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並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量子資訊科技已進入科技研究、工程研發、應用探索和產業培育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世界主要國家正在加強戰略規劃和投資布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量子定位、導航和授時(PNT)技術具有突出的戰略價值,已成為各國的熱點。 量子測量產業鏈初具規模,規模化仍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