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28日,歐盟對一項備受矚目的法案進行投票,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的“**連鎖法案”未能通過,引發廣泛關注。 這一決定背後的原因包括瑞典的反對以及德國、義大利和其他國家棄權。 該法案的核心要求是,歐盟各大企業在選擇業務時要做好“盡職調查”,確保鏈條體系中沒有“強迫勞動”、童工、環境破壞等問題,一旦違反,將面臨重罰。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該法案未能通過其實是個好訊息。 該法案的設計明確針對中國,並要求歐盟公司對中國商業夥伴進行更嚴格的調查,引發了對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的擔憂。 結果,該法案未能通過,這讓中國公司松了一口氣。
早在今年2月初,歐盟委員會就提出了這項法案,在歐盟內部受到廣泛質疑,尤其是德國宣布不支援該法案。 分歧很普遍,該法案被擱置了兩次,直到2月28日才被投票表決。 然而,由於德國等國家的棄權,該法案未能獲得大多數成員國的通過。
在這個過程中,德國的態度一直備受關注。 根據德國**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98%的歐洲商界領袖不願意離開中國市場。 報告指出,中國是歐洲企業和投資者的重要市場,也是歐洲企業的主要供應商和原材料來源,因此在經濟層面與中國保持密切聯絡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報告還提到,由於中國國土面積巨大,中國不僅是歐洲企業和投資者的市場,也是歐洲企業的主要供應商,因此“脫鉤”是不現實的。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其重要性對歐洲來說是不可替代的。 這也是德國等國在投票中投棄權票的原因之一。
在歐洲,有一種“擺脫對華依存”的氛圍,但實際上,中歐合作始終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之上,而不是附庸關係。 中國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經濟上,而且體現在地緣政治和國際事務中。
然而,對於歐洲來說,阻礙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外部力量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美國。 在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的當下,美國向歐洲出口天然氣,打斷了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實質上是收穫。 此外,美國出台的《通脹削減法案》以高額補貼的形式吸引外資,直接挖掘了歐洲經濟的基石。
美國的強勢行為引起了歐洲的強烈不滿,法國的馬克龍專程訪美表達不滿,但並沒有改變美國奉行“美國優先”的策略。 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地收割盟友勢必加深歐美之間的裂痕,最終可能適得其反。
對歐盟而言,維護自身利益的關鍵在於實現戰略自主。 如果我們繼續沉浸在美國的陰影下,歐洲將很難在未來取得突破。 這種歐洲內訌不僅影響了全球鏈條格局,也重新洗牌了國際關係中的力量平衡。 在這場政治風暴中,值得拭目以待,看看未來會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