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不是要打仗,我們都知道高鐵依靠的是電驅動技術和無砟軌道,每節車廂都有獨立的動力單元,追求高速和高效率,但今年一風雪凍雨天氣太糟糕了,很多高鐵也被迫躺下, 只能依靠綠皮“老祖宗”來拉拽和拖拽,因為它們遵循傳統的有砟軌道和集中動力源,汽車前部提供的動力是內燃機或蒸汽機,其執行速度相對較慢,但穩定性高,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高鐵還是這樣,更何況是純電動汽車? 於是,大家又開始爭論選油車還是有軌電車。
純電動車型在本輪惡劣天氣條件下表現出以下劣勢——
首先,官方公布的里程數不是很真實,在寒冷的天氣裡,由於電池的特性,會打折百分之八甚至百分之七; 疊加需要開空調取暖,這個里程要打20%的折扣,別說座椅加熱什麼的了,所以實際可以整體計算的里程數並不多,讓急著回家的車主們都很著急。
其次,目前充電樁還是很少的,再疊加原因一,很多純電動車主都擠在排隊去充電樁,往往排隊兩個小時,充電乙個小時,而這個小時是快充,有些車型可以從30%到80%,無法達到充滿電的狀態, 那些只能慢充模型的人可以更苦澀;
以蔚來為首的換電站滲透率更低,目前車主對換電的接受度相對較低,所以不方便,但最近蔚來換電服務的宣傳很有意思,有興趣可以搜尋一下。
三是一些純電動車型的設計,在冰雪天氣給車主帶來了麻煩。 比如很多純電動車型都是後驅形式,而後驅電動車甩尾比較嚴重,一腳踩下電動車門,只見車輪瘋狂轉動,車輛還在原地,遇到積雪硬路面結冰上坡路段,還要靠人力推動;
例如,為了降低風阻,很多純電動車型都採用隱藏式門把手設計,但是他們發現隱藏式門把手被凍雨凍住了,自動感應無法開啟車門,所以他們不得不找東西撬開冰塊,然後落車時不敢關門。
因此,本輪冰雪天氣將對純電動車型的後續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僅如此,很多消費者在冰雪天氣下都遭受了純電動車型的損失,他們在再次選擇車型時做出的決定也會發生變化,那麼未來我們會選擇純電動車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