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往往受到其領導人決策的影響。 就像烏克蘭從乙個軍事強國變成今天的樣子一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第二任領導人的決定。
1990年7月,烏克蘭最高蘇維埃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烏克蘭決心脫離蘇聯獨立。 次年8月24日,這一決心成為現實。
獨立後,烏克蘭開始民主,有總理和議會,並使用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修訂憲法。
1994年7月,在烏克蘭各黨派聯合選舉後,列昂尼德·庫奇馬成功當選為烏克蘭**。
庫奇馬深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重要性,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例如簽署《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
同時,他致力於發展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包括與北約的夥伴關係協議。 然而,他在競選期間通過承諾經濟改革來改變烏克蘭現狀的決定被證明是他的政府的一大錯誤。
為了擺脫烏克蘭日益嚴重的經濟困境和通貨膨脹,庫奇馬**決心進行經濟改革,但他知道自己很難解決,所以他決定尋求外界的幫助。
而美國和西方國家則認為這是消除烏克蘭核**威脅的機會,雖然承諾提供經濟援助,但提出了放棄核**的條件。
為了國家利益,庫奇馬最終選擇放棄核能,以換取經濟援助和安全承諾。 1994年1月,簽署了轉讓**的協議。
但是,烏克蘭議會提出,只有在核**離開該國後,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才能得到保證。
1994年12月5日,美國與法國和中國聯手,確保烏克蘭和其他後蘇聯國家加入《核不擴散條約》,正式成為無核國家。
作為經濟支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2億美元的援助。 在獲得美國的經濟援助後,當時世界第三大核大國烏克蘭同意放棄其核電。
儘管西方提供了巨大的財政支援和政治壓力,但烏克蘭**仍然處於困境。 國家的經濟實力仍然掌握在少數有權勢的人手中,人民的生活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善。
為了確保順利獲得貸款承諾,西方列強在八天後於2000年12月15日宣布正式關閉車諾比核電站。
利用這個機會,他在基輔發表演講,並向世界保證烏克蘭將不再構成核威脅。
在這場蘇聯解體後的攤牌中,國際社會成功地實現了安全第一的目標,同時烏克蘭也暫時受益。 然而,當列昂尼德·庫奇馬為了追求經濟發展而選擇放棄對***核**的保護時,烏克蘭的衰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
在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而向國外求助的過程中,烏克蘭已經預示了未來的方向,因為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異於用酒解渴。
列昂尼德·庫奇馬從小就了解生活的困難,並於1955年以優異的成績被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大學技術物理學院錄取。
畢業後,他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製造公司。
一段時間以來,南方機械製造廠連續失敗的火箭發射引起了蘇共總書記的注意。 這次人事變動對列昂尼德·庫奇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列昂尼德·庫奇馬(Leonid Kuchma)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他的學術成就令人驚嘆。 1991年,他當選為烏克蘭工程科學院院士,隨後在1992年獲得同樣的榮譽。
1993年,由於他的辛勤工作,他被授予烏克蘭國家科學技術獎。
1991年,隨著美蘇對抗的兩極模式崩潰,蘇聯經濟陷入困境,隨後是華沙條約的崩潰,以及列寧建立的擁有70年歷史的蘇聯帝國的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發起了全民公決,並成功脫離蘇聯,成為乙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烏克蘭獨立後,庫奇馬憑藉出色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政治信念,成功競選人民議會議員,並擔任烏克蘭議會國防和***委員會成員。
福金總理辭職後,被克拉夫丘克任命為烏克蘭總理,表現出出色的執政能力。 1993年12月,他當選為烏克蘭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主席,成為烏克蘭政壇上的一顆璀璨之星。
1994年7月,他成功當選烏克蘭政府連任兩屆,開始了他在烏克蘭的十年任期,為烏克蘭的發展和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
烏克蘭這個名字有著深厚的民族背景,其地理位置對俄羅斯和歐盟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它位於俄羅斯東部邊境,與歐盟國家接壤,國內地形以平原為主,山區較少。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礦產資源豐富。 該國總面積為603,700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二大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作為重要的戰場,經歷了許多歷史的考驗和變化。
烏克蘭在蘇聯時期受到歡迎"機器之城"它有許多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包括許多機械廠、造船廠、汽車廠和重型製造廠。
這些設施的存在使烏克蘭成為僅次於俄羅斯的蘇聯主要科技強國。 此外,烏克蘭在航空航天、造船、機械製造、新材料研究與生產、焊接技術、農業科技等領域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其中安-225運輸機以其優異的效能而聞名。
烏克蘭是蘇聯軍事工業的重要基地,其中30%以上位於該國。 此外,烏克蘭經濟在蘇聯占有重要地位,儘管其領土面積僅佔整個蘇聯的2%7%,佔人口的18%,但其GDP是蘇聯的165%,工業產值佔16%,農業產值佔225%,國民財富佔168%。
烏克蘭工業基礎雄厚,消費品自給率高,農產品豐富,是糧食、肉類和糖生產的重要基地。
烏克蘭曾經屬於蘇聯,在富饒和經濟實力方面僅次於俄羅斯。 雖然它的工業部門不如俄羅斯聯邦完整,但它仍然擁有發達的工業體系,包括輕工業和重工業。
特別是,其強大的黑色冶金,機械製造,化學和食品工業使烏克蘭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烏克蘭的有色冶金工業主要生產輕金屬和汞等產品,而其重工業、動力機械、各種運輸車輛、拖拉機和農業機械製造和儀器製造尤為發達。
此外,化工企業生產礦物肥料、化纖、合成樹脂和塑料、染料製品等產品,為烏克蘭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根據 1990 年的統計資料,烏克蘭的產量佔蘇聯總產量的 23%5%,鋼鐵產量佔34%1%,鐵產量佔40%8%,礦石產量佔44%5%,有色金屬成品軋制產品佔34%5%,發電量2360億千瓦時,幾乎佔蘇聯總量的五分之一。
這些資料充分證明了烏克蘭強大的工業實力。 總的來說,烏克蘭是乙個產品豐富、工業實力雄厚的國家,其發達的工業體系和發達的輕重工業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烏克蘭的原子能工業、機械人、飛機製造、造船、電子顯微鏡等高新技術產業穩步發展,家用電器、輕紡織品和食品加工等產業也得到了發展。
這片土地平坦肥沃,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擁有4810萬公頃農田和3240萬公頃耕地,雖然只佔整個蘇聯的15%,但農業產值卻佔整個蘇聯的22%4%。
蘇聯經濟危機爆發後,烏克蘭獨立,成為實力雄厚的絕對軍事超級大國。 擁有超過俄羅斯的核**是歐洲國家恐懼的物件,如果長大了,甚至可能成為美國在東歐最大的競爭對手。
烏克蘭獨立後的經濟形勢一直令人擔憂,雖然在列昂尼德·庫奇馬執政期間,通過交換條件得到了國外的經濟支援,使經濟好轉,但在隨後的執政期間,經濟並沒有實質性改善,仍然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
與此同時,烏克蘭在獨立之初就面臨腐敗和政治問題,人民向西方走近並加入歐盟,而另乙個則想與俄羅斯結盟,兩派不相容。
事實證明,從計畫經濟的快速過渡太大了,導致了高失業率和社會混亂,估計 60% 的 GDP 在 1991 年至 1998 年間下降了 60%,大多數烏克蘭人不得不勒緊褲腰帶。
在1991年之前,蘇聯時代的經濟模式主導了烏克蘭,國家控制著工業和資源,抑制了私營企業的發展。 直到 1996 年,列昂尼德·庫奇馬 (Leonid Kuchma) 推出了一種新貨幣格里夫納,烏克蘭經濟才開始逐漸復甦。
2000年,年經濟增長率達到7%。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烏克蘭經濟再次陷入停滯。 此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08年11月提供了165億美元的貸款,為烏克蘭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烏克蘭經濟轉型後,該國寡頭和大亨崛起,腐敗猖獗,少數人通過不正當手段控制著該國的礦產、金屬、化工和能源資源。
烏克蘭的不作為讓寡頭們利用了利益的壟斷,人民苦不堪言。 此外,烏克蘭的經濟結構使其容易受到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其與俄羅斯的歷史聯盟使俄羅斯能源能夠以低價供應給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聯盟的破裂導致俄羅斯開始向烏克蘭供應市場能源,這加劇了烏克蘭經濟的擴張。
烏克蘭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它不再像擁有核武器的時期那樣被視為科技強國,尤其是在列昂尼德·庫奇馬放棄其核武器之後。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烏克蘭已將加入歐盟作為其外交戰略的主要目標。 最後,在2005年12月,烏克蘭終於獲得了歐盟的市場經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