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神童很多,曹沖七歲就能稱得上是大象,嚴書七歲就能當文人,然而,這些神童大多只有文學天賦或者思維敏捷,甘洛在12歲就被拜為秦國書記,這才是真正的政治神童。
其實甘羅並沒有當過宰相,但當時“上清”的官職相當於宰相,所以後世有一句“甘羅拜宰相十二次,太子八十見溫王”的說法。
甘羅劇照。 甘羅是秦國左丞相甘毛的孫子,也算是名門望族了。 他的生卒年份在史上沒有記載,但有學者推測甘洛只比秦始皇小三歲,根據這個理論,甘羅應該出生於西元前256年。
甘羅的祖父甘毛曾幫助秦武王攻占益陽,深受尊敬,但秦武王死在周王,所以甘毛也被排除在朝廷之外,鬱悶不已。
不過,他對齊國這個地方並不熟悉,甘毛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翻身的慾望,而且他也老了,幾年後就去世了。
甘毛死後,甘家走向衰落,兜兜轉轉,甘洛到呂不韋家門口當小妾,這個小妾不是官職,而是大臣小客人的總稱甘洛年僅12歲,能夠以工作人員的身份進入呂不韋的大門,這也證明了甘洛有些本事
甘洛在萬國之術上果然展現了自己的天賦。
西元前244年左右,秦王年輕時,秦國的權力掌握在呂不韋手中,呂不韋想要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土,河間地區就是趙嚴兩地如果秦國執意要在江中擴張領土,那麼勢必要與燕昭一戰
為了能夠不流血獲得兩江之間的土地,呂不韋做了一些安排,他派剛城王蔡澤到燕國當臣,並勸說燕國派丹親王到秦國做人質,以達到秦國結盟的目的, 而這恰恰是秦國滅六國的伎倆。
為了進一步加強與燕國的合作,呂不韋打算派張唐到燕國擔任丞相,以此聯合燕國攻趙國,當呂不韋把這個想法告訴張唐時,張唐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他曾多次率兵攻打趙國, 而且殺得不少,趙人恨之入骨,他若是去了燕國,必然要經過趙國,他怕被趙國盯上,說不定還沒到就死了,得不償失,名聲受損。
就這樣,任呂不韋說張棠就是沒去,最後張棠連躲在家裡都沒有出來。
呂不韋的好算計,張棠在這裡用不上,事情陷入了尷尬之中。
呂不韋劇照。
呂不韋很擔心,他早就打算奪取趙國的土地了,現在他要邁出最後一步了,但張唐卻不同意,於是他很著急,反覆召集手下想辦法。
這時,12歲的甘洛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分擔老爺的煩惱,起初陸不韋並沒有看上他那12歲的孩子,但是他受不了甘洛的軟磨硬泡,死馬當活馬醫,最後同意讓甘洛試試。
毛自薦的甘洛接到命令後,找到了張棠,見到張棠後,甘洛沒有墨跡,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意向,不出意外,張棠真的拒絕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甘洛忽出手來,他先是問張棠:“你對秦國的功勞和吳安君白齊一樣嗎? ”
白色劇照。 白琦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一輩子打過南北戰,很少戰敗,為秦國立下了大功,戰死國的半條命都掌握在他手裡,張棠自然不敢和白琦相比,於是回答道: “白起在南方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在北方震驚了燕、趙。 ”
甘洛又問道:“那你覺得當年的範穗和今天的呂不韋誰更厲害? ”
範綏是秦昭襄王朝的宰相,因立秦國功而封為秦侯,而呂不韋是秦王英正的“中父”,嬴正年輕,呂不韋是秦國的實際統治者。 於是,張棠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呂不韋自然更厲害。 ”
甘洛聽到這話後立刻說道當年白綏剛從咸陽七里出來就被範綏吊死了,你現在的信用還不如白綺,範綺的實力還不如呂不韋,你該怎麼辦,難道不清楚嗎?
範菊劇照。 聽了甘洛的話,仔細想了想,張棠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只能乖乖的答應了,去燕國上任。
就這樣,甘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呂不韋對這個12歲的孩子印象深刻。 緊接著,甘洛自告奮勇地承擔了更重的任務——趙國特使。
甘羅來到趙國之後,就看到了趙墨襄王,趙墨襄王見秦國使者竟然是個孩子,不由得心中一臉鄙夷,可是甘洛開口的時候,或許是他對乙個黃口小子毫無防備,趙墨襄王突然上路了。
當初,甘洛問趙墨寧王是否知道秦燕結盟的事情,趙墨寧王說自己聽說過,既然趙王已經知道秦燕結盟的事情,那就容易辦了。
甘洛對趙王說道:“在目前的情況下,秦和燕已經結盟,這絕對是對趙國不利的,而秦國的目的無非是想要趙國的土地,為什麼不先派五座城池給秦國,以換取秦國的恩惠,而燕國是弱者, 趙國可以憑藉強大的兵馬從燕國手中收復失地。 ”
趙悼念襄王的劇照。
卑微的趙墨寧祥王聽了這個建議,是好的,於是立刻將五座城池賜給了秦國,然後轉身出兵攻打燕國,一舉拿下了上古郡的三十多座城池。
就是這樣,無形中,趙國成了秦國的“打工仔”,出兵送錢,辛辛苦苦打燕國的土地,可是他偷走的土地對自己並不熱,被秦國脅迫引誘走,血流成河,最後還為秦國做了婚紗!
從秦國的角度來看,他不派一兵就拿下了十六座城池,甘洛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甘洛回國後,同為少年的英正對這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有好感,於是給他立了上清,並賞賜了他一大筆錢。
這就是甘洛十二歲崇拜丞相的故事,可見他這個丞相不配喝水,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學識和勇氣,不愧是人中龍鳳!
甘羅的現代雕像。
不過,我們不知道甘洛之後的故事會是什麼,因為史書上沒有記載。 或許甘洛得罪了朝廷大臣,還沒成年就被殺了,也或許甘洛什麼都沒做就長壽而死,這要看以後能不能出土出相關史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