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元前到15世紀的一千多年裡,人類保持著大致相似的生活:農業和畜牧業的食物,騎馬或馬車旅行,在黑暗中用火炬或蠟燭照明。 在服裝方面,人類很早就馴服了綿羊,歐洲人用羊毛做衣服的歷史也很長。 中世紀晚期,英國出現了大量的紡織手工業作坊,紡織業的業態逐漸形成。 在大航海時代,歐洲冒險家和航海家用一連串的路線將世界連線起來。 1497年,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開闢了一條從歐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線,繞過了好望角。 歐洲人發現,印度人以棉花為原料製作棉布,柔軟、舒適、易印染,與歐洲傳統紡織原料羊毛、亞麻相比,具有產量大、成本低等優勢。 從此,棉花成為歐洲和印度航程的主要商品,棉花也作為原料進入英國紡織業。 除了棉布可以送給歐洲國家的居民之外,還可以與非洲統治者交易以獲得黑奴,全世界的強烈需求將棉布和棉花推到了“白”的地位。
18世紀,紡織業開始了工業革命。 1733年,英國人約翰·凱伊改進了織布機上的梭子,發明了可以滑動的梭子,大大提高了將紗線織成棉布的效率。 1765年,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將紡車的水平錠子改為一排錠子,從而提高了紗線生產效率。 很快,兼具節省人力和提高效率的優點的騾機也被發明出來。 在相關環節相互促進的作用下,棉花生產從紡紗到織造的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從紡織車間誕生的工廠誕生了。 最初為機器提供動力的是水力、風能或畜力,但這些能源不能用於有限的應用範圍,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機械化生產需求。
1776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發明的新型蒸汽機開始用於水幫浦。 1785年,蒸汽機被引入紡織廠,成為紡織機械的驅動力。 到 1800 年,大約有 500 臺蒸汽機投入執行,為幫浦、紡織廠、煉鐵爐和麵粉廠等行業提供蒸汽動力。 在幾位發明家的共同推動下,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進入蒸騰時代,成為煤礦工業和煉鐵工業的領先國家。
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人口迅速增長,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社會中出現了許多新的職業或身份,這反過來又帶來了性格創造領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女性成為一些作品中的主角。 在使用機器的工廠裡,女性的工資與男性差不多。 工廠工人的職業為婦女提供了照顧家庭繁重工作的另一種選擇。 同時,家庭之外的工作拓寬了女性的視野,激發了女性對平等權利的追求,增強了她們擺脫封建觀念束縛的獨立意識。 《簡·愛》《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就是在這種氛圍中誕生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幻和偵探題材出現了。 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資產階級擁有工廠或控制著最好的資源,不乏因此獲得鉅額財富的人。 這少數富人擁有大量的私有財產,但與中世紀的騎士階級不同,富人並沒有被賦予同樣的政治權力或武裝權力。 富人成為老百姓仰慕甚至嫉妒的物件,同時也可能成為犯罪分子或極端分子的目標。 犯罪分子利用新興技術作為隱瞞罪行和逃避法律制裁的手段; 警察或破案者站在對立面,試圖揭穿罪犯的手段並恢復真相。 以此為主體結構,偵探題材**誕生了。 在眾多偵探**中,最有名的“偵探”虛構人物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 另一方面,工業革命浪潮下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地理、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的快速發展相輔相成。 科技給當時的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的思考。 融合了幻想與科技的科幻故事,也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歷史舞台上。 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被認為是第一部科幻小說**。
在前電子時代,資訊內容的保留是通過機械運動實現的,例如使用筆和墨水在紙上書寫或繪畫; 內容資訊的傳播也是通過機械手段實現的,例如通過運輸工具運輸信件。 電子媒體的出現和使用幾乎消除了資訊傳播的時間滯後,這反過來又改變了人們的交流甚至思維方式。 電子介質的誕生得益於人類的一系列偉大發明:電學之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發明了圓盤發電機和電動機; 赫茲發現了電磁波;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貝爾發明了**。 自19世紀下半葉以來,短短一百年時間,電報、第一台留聲機、膠片等媒體技術相繼問世,電氣時代的技術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媒體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