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走近科學》《我愛發明》的高職學生,半年平均獲得一項國家級獎項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3-07

極目新聞記者張萍.

通訊員 周亞.

李煦一(中)和隊友們一起開發機械人。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工業網際網絡專業三年級學生李盱儀剛過完21歲生日,在備考高考時被同學們稱為“特等獎專業”,平均每半年獲得一項國家級獎項。 曾獲省及以上獎項,包括連續兩年全國大學生機械人大賽一等獎、第十六屆全國三維建模大賽一等獎、第二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人大賽二等獎、湖北省2023年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 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盃中國銀行”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銀獎,湖北省第十四屆“挑戰盃中國銀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三等獎。

李盱一(左)經常參加比賽並獲獎。

痴迷於科學專案,而不是不走尋常路

李煦儀最大的特點或許就是不走慣常的路。

大一下學期,李盱一考上了學校的robotac機械人團隊。 考題是解決機械人上坡障礙物清除問題,很多團隊採用“清除障礙物再加固”的方法,但李眥儀基於“被動上坡”的思想,制定了“上坡除障一體化”方案,將常規的40秒上坡時間壓縮到10秒。 這一成績使他入選全國大學生機械人大賽國家隊。 在備戰大賽時,團隊需要決定使用什麼樣的彈射系統,當其他人都喜歡成熟的彈丸系統時,他說服大家開發一種新的壓縮彈射技術,最終,他們憑藉這項創新獲得了全國賽場一等獎。 在第二年的全國大賽中,他設計的“Charge”清障車上坡機械人再次獲得一等獎,同樣是充滿匠心。

有人問李煦義為什麼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他說他從小就對科學創新感興趣。 “小時候不看動畫片,但看了《走近科學》和《我愛發明》等節目,卻沒有錯過一集,裡面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對我影響很大。 他舉個例子,剛開發機械人的時候,他不懂建模和**,也不擔心,就用筷子搭建乙個結構,做“現實中的**”,然後學習理論,感覺自己的理解更深了。 ”

勤奮學習知識和技術,也琢磨創業精神

李盱一(左)經常參加比賽並獲獎。

李煦儀在武軟學習了三年,他明確劃分時間:前兩年參加技能競賽,第二年從事創新創業,準備高考。

我想學習知識和技術,我想做出可以被市場認可並商業化的作品。 他說,就像“Charge”清障車上坡機械人一樣,它可以用於救災。 進入大三後,他經常泡在學校的創新學院裡,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很多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輕量專案,“我做過自助洗衣專案,還研發了'智慧型空氣加濕器',最近的成果是乙個小程式,可以幫助跑者分析運動資料,提出改進措施。 ”

李煱怡很清楚,他想上學,想找工作,想創業。 “我想向人工智慧方向發展,這需要不斷學習,我會努力在專業課程中好好學習,並盡可能地走得更遠,但在實際工作和專案中磨練自己也很重要。 也正是因為內在的驅動力,李煱一才能成為乙個不斷學習的人。 robotac機械人團隊的指導老師鄧峰說,李旭一剛加入團隊時還很年輕,專業知識幾乎為零,但他會花很多時間獨自一人,很多時候,其他團隊成員離開了工作室,他乙個人留下來研究機械人, 用尺子仔細測量,用紙和筆仔細計算,有時甚至到凌晨四五點。

*: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聯絡應用市場**“極目新聞”客戶,不予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並一經通過付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