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堅強,不流淚,因為她的兒子為國家犧牲了生命
在閱讀本文之前,如果您願意,不妨點選“關注”,這不僅方便您討論分享,還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你失去了乙個兒子,我失去了乙個兒子,為了國家和民族,他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們都是烈士”。 1953年,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後,**會見了黃繼光的母親鄧方志。
面對烈士家屬,**感慨地說了這樣的話。 不過,鄧方志的表情很平靜,沒有一副難過的樣子。 在場的所有人都為犧牲的烈士默默哭泣,只有鄧方志沒有流淚。
這幾年,**見過鄧芳志兩次,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臉上已經布滿了皺紋。 但就像1953年她第一次見到***時一樣,她仍然沒有露出悲傷的表情。
那麼,當兒子去世時,母親為什麼不流淚呢? 黃繼光死後,鄧方之做了什麼? 後來,她給志願者們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說了什麼?
鄧芳志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乙個貧苦農民家庭,丈夫黃德忠雖然學歷不高,但勤勞淳樸,養家餬口。
然而,他們的生活並不順利,大兒子被黃狗咬傷,導致終身殘疾,二兒子天生又聾又啞,無法自理,家庭狀況惡化。
無奈之下,黃德忠只好向村里的地主借錢,但地主在借條上做了些事,讓他無力償還,只能去地主家做長期工人。 儘管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他們仍然堅韌不拔,努力工作生活。
在封建時代,地主和士紳經常聯合起來殘酷地剝削農民。 黃德忠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青春歲月。 他在地主家裡挨餓、嚴寒,由於長時間的高強度勞動,他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惡化。
然而,當他的第三個兒子黃繼光於1931年出生時,他和他的妻子鄧方志看到了一線希望。 黃繼光生來健康,小時候懂得如何分擔家庭壓力,雖然年紀輕輕就輟學了,但鄧方志一直教他做人的道理,讓他從小就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幾年後,他的第四個兒子黃繼樹出生,黃繼光也成了家裡的重要支柱,無論是打零工,去農田,還是挖野菜,他都盡力而為。
然而,1941年,中江縣糧食收成不佳,漏屋一夜之間正好下雨,黃德忠因勞累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最後再也站不起來了。 孤寡,亂世難求,好在黃繼光一直勤勤懇懇,努力維持一家人生計。
然而,他面臨的壓力是難以想象的。 直到1949年,黃繼光正好18歲,還沒成年,他就親眼目睹了舊中國的黑暗,對地主恨之入骨。
他聽說共產黨是專心打地主的,他嚮往人民解放軍,希望參軍,報效祖國,結束時代的不平等。 不久之後,解放軍真正來到了中江縣,黃繼光一家被解放了,地主占領的土地也被奪回了。
鄧方志對黃繼光說:“我們要感恩黨和國家的政策,才能實現今天的新中國。 我們不能忘記這份恩情,如果你想參軍抗美援朝,我支援你,我們都經歷過舊社會的苦難,不能讓歷史重演。 ”
聽到這話後,黃繼光非常激動,他向母親表達了自己一定要加入志願軍行列的決心。 母親的教導和支援,讓黃繼光更加信服。
他向國家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和願望,最終加入了志願軍,成為一名英勇的戰士。
在母親的支援下,黃繼光鼓起勇氣,成為中江縣第一批報兵的年輕人。 登記官在填寫表格時提醒他,參軍辛苦,需要經受長途行軍的考驗,但他沒有退縮,堅定地響應***的號召,鄭重其事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1951年3月,義勇軍在朝鮮待了五個月,經過五戰,成功地將聯軍逼回了線,初步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然而,由於後勤原因,黃繼光一行只進入了朝鮮戰場。
黃繼光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靈活的做事方式,被導師選為後勤部的通訊員。
1952年4月29日,他在給母親鄧芳志的第一封信中表達了對形勢的堅定信心,表示相信在偉大領袖的領導下,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前方。
鄧方志收到兒子的來信也非常高興,在回信中鼓勵黃繼光在軍隊中繼續聽黨的話,為國家和人民立功。 然而,黃繼光並沒有收到這封信。
1952年10月14日,在南朝鮮範弗利特司令的指揮下,聯合**對志願軍駐守的上甘嶺陣地發動了大規模圍攻,集結了6萬餘兵力、300多門火炮、170多輛坦克、3000多架次。
在朝鮮戰場上,有一場戰鬥比二戰期間的任何一場戰鬥都更加激烈,每秒發射6發炮彈,每平方公尺土地發射76發炮彈**,聲音之大,夜空如白晝。
黃繼光作為志願軍第15軍的通訊員,隨第2營第6連參加了這次戰鬥。 10月19日晚,戰鬥特別慘烈,營爆破隊全部陣亡,上級下達命令,在黎明前抓捕597人9 個高度。
這時,黃繼光主動提出接手這項任務,他將抗美援朝紀念章、入黨申請書和決心書交給連長,敬了個軍禮,然後帶著通訊班的三名戰友毅然決然地向597進發9 在高地上前進。
他們不得不摧毀敵人的火力點,通過巧妙的穿插,黃繼光等四人成功地用手榴彈摧毀了敵人的兩個火力點,但中間的掩體仍然無法突破。
為了掩護戰友,黃繼光獨自一人向敵人的掩體前進。 雖然他被敵人的照明彈發現並被槍殺,但他沒有退縮。 他站了起來,擋住了敵人的槍口,流血不止。
他的英勇壯舉使敵軍驚慌失措,為他的戰友創造了機會。 當他死去時,衛生員發現他的血液已經乾涸,他不得不浸泡在溫水中才能取下槍口布。
這一幕讓很多人哭了。 黃繼光的犧牲,讓賈如公在甘陵的一等功功回想起來,也淚流滿面。 他說:“黃繼光,他的背被掏空了,沒有血肉之軀......”
黃繼光去世時年僅21歲,兩個月後訊息才傳回國內。 鄧方志聽到這個訊息,眼淚不停地從眼眶裡流出來,她的悲痛和絕望是別人難以感同身受的。
她坐在村口,望著北方,彷彿在等待兒子回來,但她心裡知道,兒子再也回不來了。 然而,她日復一日地等待,只是眼裡不再含著淚水。
你失去了乙個兒子,我失去了乙個兒子,他們光榮地犧牲了,我們都是烈士。 在那之後,**的眼眶已經微微發紅。
然而,鄧方之依舊面帶微笑,沒有絲毫悲傷的跡象,她的堅強和樂觀深深打動了***
黃繼光英勇犧牲一年後,大家對鄧方志的悲痛十分好奇。 經過不斷的追問,她終於敞開心扉,說出了真相:“兒子英勇犧牲在戰場上,作為他的母親,我怎能不難過呢?
每當我閉上眼睛,我總會想起戰場上的他,這讓我夜不能寐,我永遠睡不好覺。 聽到這句話,鄧方志眼神落寞,老淚滿面,壓抑多年的情緒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可是,當***接受採訪時,為什麼鄧方志從不哭呢? 她坦言:“*的兒子也被犧牲了,我怎麼能為了自己的私情,讓他想起過去的痛苦呢? ”
鄧方志的回答簡單明瞭,卻讓人感受到了她無私的母愛和對***的深深敬意。 原來,鄧方之一直把悲傷藏在心裡,為了讓***感到安慰,她選擇了堅強。
這位偉大的母親,她的深意令人感動,她對***的尊重和無私的母愛讓我們更加欽佩和尊重。
黃繼光的英雄事蹟深深感動了許多前線戰士,他們寫信給鄧方志,希望成為她的孩子,以此表達對這位堅定的愛國者的敬佩之情。
鄧芳之對此非常感動,她寫了一封回信,說雖然失去了乙個兒子,但她現在有上千個兒子。 她說,雖然已經61歲了,但年紀不大,她會把所有的慰問金都用在生產上,繼續支援前線。
她期待著勇士隊獲勝的訊息。 小兒子黃繼樹長大後,鄧方志毫不猶豫地將他送入部隊訓練。 此外,她的三個孫子和兩個孫女也在黃繼光的影響下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鄧方志堅持自己的生產和勞動,經常到部隊去講黃繼光的事蹟。
結論:1965年,鄧方志加入中國駐朝代表團,來到朝鮮半島。 公元597年9年前,她第一次見到黃繼光祭祀的現場。
望著已經恢復平靜的土地和遠處豐收的農田,鄧芳之雖然無言以對,但臉上卻滿是欣慰——這一刻,她更加確信,兒子的犧牲是值得的。
戰爭年代,像黃繼光這樣的英雄層出不窮,他們是當代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石,他們的相繼犧牲造就了我們的繁榮昌盛。
我們享受著當下的生活,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投頭顱灑血的英雄,向偉大的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