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台積電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自掏腰包在美國建廠,這是乙個錯誤的決定。
要知道,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全球大部分晶元都佔了上風,就連世界十大晶圓廠中最後九家公司的營收和產能都無法超越前者,所以台積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來台積電本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路徑,但劉德銀拒絕為華為代工麒麟晶元,而華為作為台積電與大陸市場的重要橋梁,劉德銀的舉動無異於放棄大陸高階市場,這不僅影響了華為的手機業務,也影響了華為在大陸市場建廠的投資計畫。
在放棄華為業務後,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建廠,以520億美元的補貼為誘餌,正是這一決定讓台積電陷入了兩難境地。
事實上,對於在美國建廠,張忠謀和台積電等高層都表示反對,用張忠謀的話來說,美國半導體製造業落後,技術、人才、裝置等資源稀缺,即使晶元工廠建成,如果晶元還要運回亞洲進行封裝測試, 這樣就失去了在美國建廠的意義,所以他認為美國的核心製造計畫注定要失敗。
張忠謀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雖然沒有上任,但他的遠見卓識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劉德寅雖然同意在美國建廠,但他也知道利弊,所以他選擇了“保守的策略”,只在美國建了一家5nm的晶圓廠,剩下的3nm, 2nm和國內下乙個先進工藝,這樣他不僅可以獲得晶元補貼和來自美國公司的大量訂單,還可以避免先進代工技術的洩漏。
這恰恰是劉德銀想看的方向,卻適得其反,劉德銀今年突然宣布退休,由老一輩的魏浙家擔任新任董事長,台積電在美國建廠的計畫失敗了,劉德銀作為第一執行人,應該全權負責。
據悉,應拜登要求,台積電將原有的5nm工廠公升級為4nm,並承諾美國將建設更先進的3nm工廠。
為了獲得晶元補貼,台積電表達了足夠的誠意,但拜登卻宣布了隱藏規則,要求被補貼企業交出公司的核心資料和部分利潤。
看到這一點,拜登團隊選擇了攤牌,近日宣布美國520億美元的晶元補貼,目前已降至280億美元。
上個月有訊息稱,英特爾正在向拜登團隊尋求100億美元的晶元補貼,而這個申請很有可能被批准,那些放棄或暫停申請的外國公司可能連一毛錢都拿不到。
總共280億美元,如果僅英特爾一人拿下36%,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在美國投資的公司可能連湯都喝不上,因為據統計,共有600家公司提交了在美國建廠的申請。
綜上所述,台積電應該早就預料到“上船容易下船難”,就連外媒都說台積電畢竟不是自己人,拜登怎麼能把最大的紅利分給外人,而英特爾等美國公司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你怎麼看,如果你同意,請點贊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