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公牛打架,曹丕吩咐曹植詩中一無所有牛文字,是千古絕唱。
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們個個出類拔萃,而最受曹操寵捧的,就是被譽為天才之子的曹沖。 曹沖機智,無論何時何地,曹操都會一直陪在他身邊,他會有意無意地培養他。
不過,這引起了曹丕的嫉妒,好在曹崇的英年早逝並沒有對曹丕的皇位構成威脅。 但這件事情卻在曹丕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他登基後,對曹植還是心存警惕,生怕這些聰明的弟弟將來會造反篡位。
歷史上,曹丕曾多次為難弟弟曹植,其中有一次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作詩,如果他做不到,他就會被處死。 在這樣的壓力下,曹植只用了七步,就創作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這首詩我們很熟悉"煮熟的豆子燒豆子,豆子在水壺裡哭泣。 "。
此外,還有一件事,曹丕看到兩頭牛打架,讓曹植寫詩,卻沒能出現"牛"這個詞。 曹植再次靠著才華,創作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
那麼,這首詩是什麼呢?
曹丕和曹植出生於192年,他們的生母是曹操的繼家汴夫人。 雖然曹操的長子曹昂本來是劉夫人在側室生的,但因為劉太太早逝,曹昂在正室由丁夫人撫養長大。
曹昂既是長子又是長女婿,所以受到曹操的寵愛。 然而,在197年對張繡的戰役中,張繡在假投降後造反,使曹操處於危險之中。
如果不是典韋在身邊的忠心保護,曹操可能已經死了。 而曹昂在這場戰鬥中,為了救曹操,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丁夫人被廢黜後,卞夫人成為新的主家,這讓曹丕成為長子和孫子,在兄弟中地位至高無上。 曹丕不僅才華橫溢,文武兼備,從小就跟著曹操打過東西方,立下了不少軍功,從各方面來看,都是理想的繼承人。
然而,隨著弟弟的出現,曹丕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曹沖的突然離世,讓曹操對曹丕大發雷霆,指責他為了爭奪權力而忽視了兄弟之間的關係。
曹崇雖然已經去世,但曹植也受到曹操的賞識。 面對曹操的質問,曹植總能一口氣寫出詩來,這讓曹操大吃一驚。 於是,曹操漸漸將目光轉向了曹植,甚至多次考慮立他為太子。
不過,曹植的文人氣太重了,戰亂時期的統治者不夠靠人才,還需要有很強的武力價值。 綜合考慮,長子曹丕更合適。
此外,曹丕私下裡善於謀略,最終成功獲得了繼承權。
雖然曹丕的弟弟曹植一度被視為皇太子的有力競爭者,但曹丕仍然保持警惕。 其實他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曹植後來的表現,讓曹操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
219年,曹操派曹植去營救被關羽圍攻的曹任,但曹植不顧心,自己喝醉了,從而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後,對弟弟曹植有所戒備。 有一天,兄弟倆一起出去賞風景,看到兩頭牛在激烈地打架,其中一頭被打敗掉進了井裡。
曹丕有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命令曹植立即作一首詩,其中“牛”、“井”、“打”、“死”等字不能出現。 然而,他低估了曹植的才華,在很短的時間內,曹植創作了一首哲理詩,巧妙地規避了父親的侷限,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華。
通過描繪牛之間打架的場景,曹志暗示了他與曹丕的關係。 兩頭牛併排行走,其中一頭頭上戴著一根橫骨,象徵著它們的合作和相互支援。
然而,奶牛的突然碰撞,象徵著兩者之間的衝突和爭執。 雖然兩頭牛各有各的實力,但最終還是一頭牛輸了,不是因為它不如另一頭牛,而是因為它不願意全力與另一頭牛競爭,因為它有很深的感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合作是美好的,但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處理衝突,以及我們是否願意為了感情而放棄競爭。
曹丕聽出了曹植話語中的暗示,雖然很生氣,但覺得曹植的話有道理。 因此,儘管兩兄弟關係緊張,但還沒有到生死攸關的地步。
曹丕對曹植的感情充滿了矛盾,正如曹植在七步詩中所說,他們本來是同乙個母親的同胞。 然而,多年爭奪皇位的經歷,以及曹丕從小戰戰兢兢的生活,讓他無法相信曹植會真的臣服於他。
曹丕總是想盡辦法為難曹植,這說明曹丕心裡並不是真的想殺他,因為如果曹丕真的想殺他,那麼曹充當年的死就是曹植的最終命運。
曹丕將曹植排除在朝政之外後,雖然沒有讓他回京城,卻親自到曹植的封地看望他,還給他添了食。 次年,曹丕去世。
曹丕臨死前,儘管身體不好,但還是想念曹志,這是否意味著他真的對曹志充滿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