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猜到這是女人的“婚房”嗎? 它位於中國陝西省靖邊縣的穆烏斯沙漠中,是乙個地下50厘公尺的地窖。 4平方公尺的大小,蓋著一塊毛氈,是她的新房子。
要進入這所房子,需要低下頭; 要住在這裡,你需要坐一整天; 睡覺時,腿不直。 一夜的風沙足以堵住門,出門得先挖個洞。
這是乙個難以想象的環境,但30年前,乙個19歲的女孩因為父親的“包辦婚姻”,被迫嫁到這裡。 她哭了7天7夜,逃了無數次,卻始終沒能逃出這片大漠的桎梏。
直到15年後,國家給她頒獎,人們才開始理解她這些年的艱辛。
尹玉珍,乙個普通女孩的名字。 三十年前,她的父親外出放羊時遭遇沙塵暴,幸好白家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
為了報答這份恩情,她的父親決定將她嫁給白家。 雖然尹玉珍很不情願,但父親堅持要她信守諾言。 於是,在1985年,她的父親帶著她騎著毛驢,從京邊出發,一路北上,來到了她位於木烏斯沙漠的婆家。
這是她對父親的愛與感激之情的尊重,也是她對承諾的堅守。
面對無人的沙漠,尹玉珍的心情無比難過。 她看著半掩在沙漠下的破舊房屋,心中充滿了痛苦。 在這裡,丈夫一家住在土坑裡,周圍環境荒涼,連一件正經的衣服都沒有。
在這樣的環境下,新婚之夜,門外的風呼嘯而過,尹玉珍低聲啜泣,哭累了就睡了一會兒,而新郎白婉香則坐在一旁的簡易長凳上,看著哭泣的新婚妻子,無助。
離開這裡! 這是所有第一次來到沐烏沙漠的人的想法,尹玉珍也不例外。 然而,當她迫不及待地推開門離開時,卻發現夜的風沙已經把門埋了兩尺多深。
就連習慣了農活、力氣很大的她,也用不了全力推開門。 在現實面前,尹玉珍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被無情地擊碎了。
年幼的尹玉珍對門板拳打腳踢,哭得撕心裂肺。 整整7天,她不吃不喝,只有乙個念頭,逃跑!
一望無際的黃沙中,尹玉珍絕望地發現自己就像乙隻無頭蒼蠅,無論她怎麼跑到**,都只能看到丈夫的身影。 她甚至分不清東西北的區別,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如果不是丈夫的追隨,她可能已經在沙漠中喪生了。 這一切,讓尹玉珍深深感到,自己根本無法逃脫丈夫的控制。
面對生活的艱辛,尹玉珍和丈夫白婉香選擇了堅韌不拔的生活。 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白婉香是乙個勤勞樸實的農民,在幾畝荒地上勉強維持生計。
在這片沙漠裡,他們只能吃沙棉桌球、沙乒種子、沙公尺,偶爾還會撿一些動物屍體吃一點肉。 由於周圍沒有鄰居,方圓四十里內只有乙個家庭,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交流。
然而,尹玉珍曾經見過乙個外人,她興奮地追了上去,卻看到了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 雖然只有這個腳印,但對尹玉珍來說卻是很親切的,她用大盆子蓋住腳印,每天拿出來看,成了她唯一的安慰。
雖然生活艱難,但他們仍然選擇堅韌不拔地生活,這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尹玉珍原本以為嫁給白婉香會是她一生的不幸,但這個男人的隱忍和關懷,漸漸融化了她的倔強,讓她甘願接受現實。
她捫心自問,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是不是要忍受這裡的寂寞和艱辛,讓後代繼續過著艱難的生活? 不,她不想。 人可以妥協,但不能接受命運,不能向生活低頭。
在迷茫的時刻,她聽到了牛雨琴的故事,乙個女人種樹改造荒涼沙漠的壯舉,像星星一樣照亮了她的道路。
她決定也要像牛雨琴一樣,通過植樹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白婉香回憶說,他曾試圖勸她種樹,卻說不出話來。 “在這片土地上,風吹來,沒有什麼能抗拒它。 然而,她選擇留下來,決心在沙漠中與他共度艱難的日子。
不管她打算做什麼,只要他活著,他都會毫無保留地支援她到底。 從此,曾經在沐烏沙漠哭著想逃的新娘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敢於挑戰世人公認的惡劣環境的“女戰士”。
我寧願死於種樹的疲憊,也不願被沙子殺死",這是尹玉珍對父親說的話。 1986年春天,她用乙隻三條腿的殘疾羊換了600棵小樹苗,種在她家周圍。
她每天勤勤懇懇地給樹苗澆水,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它們,希望它們能頑強地生存下來。 在經歷了風、霜和乾旱之後,最初的 600 棵樹苗中只有不到 10 棵倖存下來。
然而,看著來年春天的風沙中那些又細又弱的嫩綠枝,尹玉珍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乙個20歲的女孩,以極大的智慧和決心,與沙人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她和丈夫過得很艱難,沒有錢買樹苗。
唯一的收入來自丈夫的臨時工作,大部分收入都用來買樹苗。 為了不讓妻子長途跋涉去打水,丈夫決定在家附近挖一口井。
在沙漠中挖一口井非常困難,他們嘗試了幾口井來尋找水源。 然而,在最初的五年裡,他們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淚水。 他們費盡心思修建了一條4000公尺長的渡槽,卻在大風中消失了; 5000棵柳樹在一場強沙塵暴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夏天的沙漠中,沙子的溫度可高達70度,站在沙地上腳會燙出鮮豔的水泡,疼痛難以忍受; 累了就躺在沙子裡休息,餓了就把鍋放在沙子裡做飯。
他們吃飯大多是冷水和幹包子,吃飯的時候,一碗公尺飯和半碗沙子,沙子會打在他們的臉上,鑽進他們的嘴裡、耳朵裡、頭髮裡,到處都是沙子。
儘管經歷了許多困難和艱辛,但尹玉珍在結婚第三年懷孕時,仍然沒有停止植樹。 懷孕8個月時,她突然早產,但幸運的是,她很快就康復了。
當她還是第二個孩子時,她在植樹的路上從沙丘上掉下來,但她和她的孩子都很安全。
1989年對尹玉珍來說,是關鍵的一年。 當時,5萬棵無人認領的樹苗成了她最大的幫手。 “再辛苦多累,我也能堅持,但不能沒有樹苗種樹。 ”
她回憶起那些日子。 為了趕時間,她每天凌晨3點出發,天還沒亮就趕到苗圃,然後頂著大風,用牛車把樹苗運回家,確保下午2點前把樹苗運回家。
儘管工作很辛苦,但樹苗必須在同一天移植,否則它們會枯萎。 她和丈夫一起,在三輛牛車上不眠不休地工作了10多天後,完成了樹苗的移植。
雖然累得可以站著睡著,但尹玉珍還是堅持了下來。 儘管沙塵暴,樹木被吹走,被掩埋,甚至因缺水而死,但她從未放棄。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越來越多的樹苗存活下來,填滿了白家周圍的空地。
穆烏斯沙漠的青色深深扎在這片腹地,頑強而持久地蔓延著。
尹玉珍以前種樹只是為了生存,現在,她種樹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樹木逐漸增大,黃沙被樹苗一步步吞噬,心中充滿了喜悅。
然而,她並不滿足於現狀,開始思考如何將植樹與創造經濟價值結合起來,如何帶領更多的人參與到植樹中來,通過植樹收穫回報。
尹玉珍嘗試在風沙固定、不再流失沙子、綠洲碩果累累的地方種植小公尺、玉公尺、桃子、松樟等經濟作物,讓人們看到植樹的價值。
隨著樹林的生長,種下了更多的新苗,播下了草籽,讓尹玉珍的生活越來越充實,但同時,她也意識到了個人權力的渺小。
為了擴大防治荒漠化規模,她開始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援和參與。 在這一點上,修路成為她的下乙個挑戰。 曾經被誤解的“想富先建路,少生少植樹”的口號,是那個時代的寫照,也成為尹玉珍防沙生涯的註腳。
她和丈夫肩並肩,在沙漠綠洲中挖了兩條寬闊的沙路。 1993年,在她的帶領下,她終於打通了從東坑鎮到京北塘的道路,讓深淵中的人們與外界緊密相連。
但在1999年,她的資金再次投入到修建一條車道上,雖然她住在工地上,但她近乙個月的努力最終被移動的沙丘淹沒了。
不過,頑強的尹玉珍並沒有氣餒,而是在屢次失敗後堅持不懈,終於修成了一條9公里長的沙漠公路,可以通車。
讓沐烏沙漠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綠色,讓這片土地告別貧瘠,是尹玉珍畢生的心願。 到2021年,她已經成功在這片黃沙上種植了7萬多畝綠地; 僅她一人每年就種樹60萬棵,挖了6750公尺的雲水渠,完成了19000立方公尺的沙漠土,修建了一條全長4000多公尺的防風帶。
在尹玉珍種植的樹木中,楊樹數量超過200萬棵,其他沙柳、幹柳、羊柴數不勝數。 隨著綠樹的生長,生態逐漸恢復,兔子、野雞、鳥類、狐狸等許多動物都在這裡定居。
數十種水果、蔬菜和糧食作物也在她親手種植的綠洲中生根發芽,果實香噴噴。在她的帶領下,84名農牧民承包了荒漠土地,開展防沙造林,為美好生活而努力。
尹玉珍:從沙漠騎士到國際環保名人尹玉珍,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木烏斯沙漠腹地知名的防沙專家。
憑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她設法管理了大片沙漠並振興了這片土地。 她的故事被廣泛傳播,不僅在中國獲得了國家“38”綠色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女英雄提名獎等榮譽,還走出國門,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女性,也是我國環保事業的驕傲。
尹玉珍自豪地告訴記者:“我現在一年能賺100多萬元,然後把這些錢都投入到田裡去。 春天一到,我就想種樹。 ”
這位一生都在種樹的女人,現在已經把接力棒交給了她的兒子。 兒子感慨地說:“媽媽是我的偶像! 在沐烏沙漠中,有無數像尹玉珍一樣種樹、控沙的人。
他們讓Mu Us沙漠每天都在神奇地變化。 自1959年開始管理以來,牧宇共建了165塊集中林地,總面積超過10000畝。
已經種植了四個大型防風林,總長度超過1,500公里。 造林總面積高達1629萬畝。 穆烏斯沙漠中70%以上的廣袤黃沙,因為經過處理而得到修復。
以前一年有30多場沙塵暴,現在每年只有幾場。 沐烏沙漠形成於唐代,現在80%以上被綠色植物覆蓋。
曾經滿是黃沙,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木烏蘇,如今綠洲和香瓜果滿,成了名副其實的長江南邊的塞子。 "
穆烏斯沙漠的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乙個消失的沙漠。 這是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勝利,也是防治荒漠人的堅持不懈和奉獻的結果。
他們用鍥而不捨和努力,創造了乙個充滿生機和綠色希望的新世界。 他們的精神將永遠被銘記,並激勵我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