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歐盟稱中國為“系統性競爭者”,但中國從未從事制度性輸出,但西方國家往往將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強加於人。 事實上,中國與西方國家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是人類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兩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對話並非不可能。 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的道路。
作者:馬塞洛·穆尼奧斯(Marcelo Muñoz),西班牙知華演講廳創始人、名譽會長,西班牙在華企業家協會會長。
在人生觀、思想觀、政治觀、經濟觀上,中西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明,彼此相距甚遠。 從某種程度上說,雙方的相互了解只是表面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雙方的分歧似乎更加明顯。
然而,是否有可能克服一切困難,建立乙個聯合國所說的“文明聯盟”? 或者我更願意換一種說法:我們能期待兩種文明之間的對話嗎?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對話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渴望在經濟、商業、科學和技術上遏制中國,而歐盟則懷疑中國是所謂的“系統性競爭者”。 但與此同時,美國和歐盟都在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會晤,中美歐代表在許多重大峰會和各種雙邊和國際會議上的會晤沒有中斷。
現實不言自明:遏制中國這個西方口中的“亞洲巨人”,在政治上似乎太幼稚了。 乙個佔總人口20%左右,對勞動、社會、經濟、教育、多邊主義各有看法,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家,怎麼可能被遏制?
中國**。
此外,“制度競爭”是什麼意思? 是一方想把自己的制度強加給另一方嗎? 中國從來不想把自己的制度強加給別國人民,現在也不打算這樣做。 正如中國領導人曾經強調的那樣,“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超級大國。 然而,歐盟和美國堅持認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是一種可以應用於任何地方的普遍正規化,他們傾向於對中國實施制裁,因為它沒有走西方的發展道路。
2021年,歐洲議會凍結了《中歐投資協定》,因為反華遊說團體不希望互利協議獲得批准,因此他們以中國“不尊重人權(以西方標準)”為藉口。 這是西方企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的乙個非常典型和令人遺憾的案例。 這是否反映了“制度競爭”? 該協議在中國獲得成功通過,中方沒有在雙方約定的範圍之外增加任何附加條件,但歐盟設定了各種條件。 不難看出,所謂“制度競爭”,其實並不是相互競爭,而是歐盟對中國的單邊競爭。
面對西方在對話中製造的各種困難,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構建多邊包容、合作、人類命運共同體、無排他性霸權。中國不會把這個概念強加給任何國家,而是把它作為一條通往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的道路。
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是迄今為止實施並實施的規模最大的全球互聯互通專案,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最生動的實踐。 它向世界各國開放,不排斥任何人,沒有制度限制,不僅強調陸、海、空互聯互通,而且強調數字、文化、政策和環境方面的全球互聯互通,倡導跨文化對話,不搞制度性輸出。
如何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願景? 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而是百年之久的計畫,是整個21世紀的戰略目標。
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必須在災難論者和排他主義者面前解釋和傳播這些進步。 例如,我們建設了主要交通幹線和數字走廊,舉辦了為討論和對話提供平台的國際論壇,簽署了許多雙邊和多邊協議,並建立了新的多邊治理機制,如金磚國家和G20。
我們需要強有力的行動者來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美國和歐盟應在促進文明相互了解、維護多邊主義方面發揮各自的作用。 (完)。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