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945年,經過八年艱苦奮鬥,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將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 日本人離開後,曾受到叛徒和傀儡士兵壓迫的人民群眾開始向人民施加壓力,要求各地對叛徒和親日分子進行調查和嚴懲,以樹立榜樣。
從1945年9月開始,為了順應民意,南京**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查捕叛徒。 在查處過程中,大城市的叛徒數量最多。 比如,在素有“十里洋場”之稱的上海,有很多富商和名流勾結日本人,結果都以“賣國賊”的罪名被捕,百姓一時鼓掌。
在被捕的叛徒中,還有一位受歡迎的女演員,上海“七大歌手”之一的李香蘭。
李相蘭來自中國東北奉田郊區,乙個叫北燕臺(今遼寧省登塔市)的地方。 後來,為了謀生,全家搬到了撫順。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軍占領東北,雖然東北軍實行不抵抗政策,撤退到關奈,但一些愛國非政府組織,以及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開始起來反抗日本侵略者。 當時,李香蘭的父親被日軍懷疑與反日組織有聯絡,被日軍通緝。
到達北平後,李香蘭一家終於結束了逃亡生活,過上了安穩的生活,李香蘭也進入了北平的一所女子學校。
求學期間,李香蘭的好朋友俄羅斯姑娘柳芭(兩人在火車上相識)找到了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寒暄,柳芭看到李香蘭經過幾年的成長,已經變成了乙個長相姣好的美少女,於是勸說她當了演員,並把她介紹給蘇聯著名歌劇演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當老師。 就這樣,機緣巧合下,李香蘭走上了演藝之路。
一開始,李香蘭的演藝生涯並不順利,只能參加一些小的歌會和歌舞劇,一點名氣都不大。 1937年,日本占領北平後,為了粉飾侵略戰爭,急需一位中國演員進行一些所謂的“友好宣傳”。
面對日本人提出的誘人條件,李香蘭欣然答應,從此成為日軍的“皇后”演員和歌手。 從1938年開始,由日軍控制的偽滿洲國電影協會,為李香蘭量身定寫了許多歌曲和電影,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為了誤導中國人民,美化日本侵略。
在日本人的推動下,李香蘭的名氣越來越大,甚至她的名氣也傳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灘。 當時,被譽為“東方巴黎”的上海,是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最繁榮、最發達的城市。 1942年,在日本人的指使下,李香蘭正式進入上唐影視圈,並憑藉《夜香》《恨未婚》《海燕》等作品迅速走紅,成為上海“七大歌後”之一。
李香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本人,她的很多作品確實是為日本侵略戰爭而寫的,雖然她沒有直接參加侵略戰爭,但作為乙個親日人士,她戰後被定性為“漢奸”是很自然的。
被捕後,李向蘭被關進監獄,等待審判,然後被槍殺。 但在臨走前的法庭上,李香蘭突然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原來她不是中國人,而是地道的日本人。
用李香蘭的話說,她的父親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原名山口秀子,“李香蘭”這個名字是他們逃到北平,認父親的朋友為養父後,家裡人給的。 後來,日本人上門得知她是日本人,於是決定把她包裝成“中國女明星”,為侵略戰爭服務,於是就有了上海歌手李香蘭在後面。
叛徒是指背叛和背叛自身利益的人,如果李香蘭真的是日本人,那麼她的叛徒罪就不能成立。 負責此事的**人向情報部門報告了情況,經過調查,發現李香蘭所說的確實屬實。 後來,她的朋友Ryuba來為她作證,並給她帶來了日本血統的證明。 最終,李向蘭被宣告無罪,並按照戰後協議被遣返日本。
回到日本後,李香蘭很快退出了娛樂圈,開始走上巔峰,擔任過參議院議員。 在此期間,李向蘭多次訪華,為再次建立中日友好關係進行宣傳和呼籲。 李向蘭對侵華戰爭表示遺憾,向中國人表示懺悔。
晚年,她還寫了多篇文章,勸誡日本向戰爭受害國和受害人道歉。 與其他“叛徒”相比,李香蘭在戰爭年代犯下的罪行很少,但她悔改的態度卻是最真誠、最真誠的,或許這就是她能再次受到中國人民的愛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