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甄嬛傳》大結局,心裡一片空虛,毫不誇張地說,《甄嬛傳》是“全員的悲劇”。
甄嬛只能說是世俗意義上的“開雲見月”,但實際上,她只能說知道自己是暖還是冷。
乙個足智多謀卻多疑的養子,一群心懷不軌的妾室和嫉妒的兒媳婦,足以讓甄嬛喝一壺,後續還真是個問號。
雖然《甄嬛傳》中沒有真正的人生贏家,但當之無愧的宮鬥冠軍,不是別人,正是甄嬛。
甄嬛的成功離不開兩個男人的實現,那麼甄嬛最愛哪乙個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皇帝是甄嬛的初戀,也是甄嬛要愛的人。
在戀愛開始的年紀,遇到了乙個心機深厚的老頭,這個老頭的事業正處於人生的巔峰,文學出眾,擁有世間所有的光環。
甄嬛也沒能免於庸俗,於是兩人聊起了老少的甜蜜愛情。
皇帝不僅是乙個事業有成的人,也是乙個花心人,在千花百花之中,不拘泥於一片葉子。
甄嬛被皇帝的寵愛所感動,如果皇帝能保持這種狀態,也許甄嬛會一直沉浸在皇帝為她編織的夢境中。
但期待乙個坐在三宮六院,絞盡腦汁等待他寵愛,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女人身上的男人,無異於幻想,所以當他從夢中醒來時,甄嬛也看清了自己的位置。
心灰意冷的甄嬛知道自己是春元替身,於是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
甄嬛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是國君王,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君王也是甄嬛要愛的男人。
去甘鹿寺修煉廢妃的甄嬛,在以皇后為首的一群妃子的指使下,被尼姑排擠欺負,如果不是沈美莊求太后,甄嬛被殺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太后畢竟不是很喜歡甄嬛,所以她只是派奴婢象徵性地去拜訪,再說了,遠水解渴,只能另闢蹊徑。
而國鈞王是甄嬛的生活方式。
國君王對甄嬛一見鐘情,甄嬛去了甘麓寺後,經常透過朦朧的月亮接近甄嬛,親生母親在甄麓寺修行,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於是甄嬛在瑾曦的勸說下半推半推,聽從國君王,甄曦是甄嬛的心腹,如果不是甄嬛的用意,他怎麼可能隨便勸說甄嬛接受國君王,國鈞王是皇帝的弟弟,如果東窗事件發生,殺頭就是死罪。
這就是瑾曦的聰明所在,她一眼就能看穿甄嬛的心思,及時勸她為甄嬛找個台階,所以她是甄嬛身邊最厲害、最不可分割的人。
在當時的情況下,甄嬛要保護自己在寧古塔的家人,還要保證自己不被欺負,所以只能抱著國君王的大腿。
可是屋漏恰好一夜之間下雨,在甄嬛懷孕、甄甄父親病重的關頭,國君王的生死不明,於是總是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路的甄嬛,走上了自己的路,重新獲得寵愛。
不得不說,天意造就了人!
皇帝是甄嬛的初戀,在女人如雲的後宮裡,但只有乙個男人,甄嬛的初戀只能是皇帝。
所以,甄嬛的喜歡不是選擇性的,這種非選擇性的喜歡根本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喜歡,更別說愛情了,充其量只是對乙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願意把心花在自己身上的男人的仰慕。
當甄嬛看清了更多的現實,思想也逐漸成熟了,這樣的欽佩就經不起推敲了。
再加上甄嬛後來被皇帝的冷血無情給寒了,所有女孩的喜悅都沒了。
除了皇帝,如果甄嬛很喜歡國君王,那也不太可能。
乙個一直嬌生慣養的女人,卻有一天跌入谷底,遇到了乙個能將她從困境中拯救出來的男人,她的心只有在形勢的指引下才不可避免。
再加上甄嬛經歷了人事生子,漫漫長夜,難免寂寞寂寞,人家需要有人安慰她也是正常的。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甄嬛和國君王更像是同居,但肯定還是有感人的,還是有些真情實感的,不然就說不出話來。
但說到愛情,還是相差甚遠,頂多只是喜歡。
大人的世界裡,利益大於愛,在一起不代表愛,不在一起不代表不愛,如果既有愛又有優勢,那麼恭喜你,你遇到了你的愛人!
寫在最後
愛情是痴呆的,比如華華妃和皇后,一生都在情話中煎熬,最後把自己埋在了自以為是的愛情中。
而甄嬛大部分時間都是清醒的,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走好每一步,在人命賤如天的後宮裡得救。
她親手倒毒酒,踩著國君王的屍體,站在後宮的權力巔峰,大家可以辯解,這杯毒酒本來是給自己倒的,卻被國君王換了。
其實不是,這杯滿是漏洞百出的自殺,就是給國君王看的,讓國君王甘願死,我以後再寫。
而甄嬛也終於踩著皇帝的骨頭,登上了萬眾之上的太后寶座,從此,皇帝不得不向自己下拜。
從甄嬛的各種行為來看,她不愛皇帝,也不愛國君王,她最愛的人也只是她自己,所以她可以始終保持理智和清醒。
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放棄普通人無法放棄的東西,走上世俗意義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