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客戶李長江.
第一次聽到“思明山”這個地名,是在2015年夏天,我在杭州軍區第五大院拍攝一系列抗日戰爭老兵的肖像,周周滿田將軍的妻子帶我去她家看了一本厚厚的相簿,給我講了浙東山抗日戰爭的故事, 思明山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後來又聽過不少老兵談起這座山,我一直盼望著有一天能去那裡走一走,真正站在思明山的土地上,感受她的威嚴和傳奇。
九年後,春節假期,又有人跟我聊起了思明山,她是《江南》雜誌原主編、作家、出版人袁敏,那是她父母曾經奮鬥的地方,在餘姚的林山鎮,她的父母還創辦了乙個地下交通站:天保巷一成商業銀行,乙個現實版的“潛伏”故事曾經發生在這裡, 袁老師最新的寫作計畫就是去這些地方逛逛,於是我們決定趁著假期一起去餘姚,參觀臨山地鐵站:天保巷一成商業銀行,最後一趟四明山。
餘姚林山天寶依舊面容不渝。
無人機、手機穩定器、無反光鏡相機,似乎應有盡有,我打算用多種方式記錄整個過程。
途中,袁敏老師聯絡了余姚市黨史辦,希望有一位熟悉當地文史的老師幫忙指導。 因為距離上次來天寶巷已經十多年了,餘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2年,袁先生跟著母親來了,袁先生的母親叫董景之,又名董順英,1921年出生在上虞市上浦魚家渡村,乙個叫“董九達”的大工商地主家庭, 主宅出局,排名第三,素有“三小姐”之稱。
袁先生2015年在《豐收》雜誌第六期上發表的非虛構非虛構紀錄片《三小姐的抗戰》,取材於母親董靜之的傳奇一生,2019年也被改編成瑤劇《佟小姐的戰場》,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1944年秋,袁先生的父親袁曉音和母親董景之被組織派到餘姚縣委所在地余姚市林山進行秘密工作。 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獲取資訊,白天,她的母親有時是斯文的女老師,有時是賣香菸和當地商品的小販。 最終,假夫妻變成了真夫妻,實現了革命與愛情的好故事。
益成商業銀行地下運輸站舊址。
上次去的時候,媽媽說院子裡的天井還是以前一樣,房子還是原來的房子。 袁老師在車上跟我們講了她上次來的時候。
到了餘姚黨史辦,情況就沒那麼樂觀了,林山反饋的資訊是,房子已經變成了工廠倉庫,房主也換了,現在是春節假期,就算路過也進不了家。 袁老師還是不肯放棄。 我也是這麼想的,即使它已經成了廢墟,我也想在那裡站一會兒......於是,黨史辦新老兩處主任陪同我們來到了臨山。
雨越下越大,路越來越窄,車開了半個小時左右,臨山鎮的石玉東先生一直在現場等候,他把新出版的文史書籍拿給袁老師,順著石老師指了幾間房子, 袁先生在那裡愣住了,這個地方已經面目全非了,老木屋不見了蹤影,一戶門牌號的房子是西街18號出戶的,袁先生試圖上前問天井,住戶回答說他到不了房子後面, 而原址上的老房子早已被拆除。
雖然隔壁的車床加工車間不是我們要找的億成商業公司舊址,好在還是一幢老木屋,袁先生沒有理會機油的刺鼻氣味,徑直走了......工具機到了里屋,又拐進去還是打不通,里屋看樣子也是主人自己蓋的,滿是亂七八糟的,看樣子已經很久無人居住了
在地下交通站僅存的老房子旁邊。
我用手機錄下了袁先生的身影,此時此刻,我們就像沒有網際網絡的導航系統一樣在雨中飄來飄去。 起初腦子一片空白,1944年秋天的畫面開始一幀一幀地展開,一對年輕夫婦在天寶巷租了一家店,幾天後糖店的貨也搬了進來,女主人從天井回到前廳,開始為家人安排晚餐, 然而,在這種看似平靜的背後,隱藏著乙個大秘密,那就是情報站......地下組織
這次我陪袁老師去臨山,也是帶著另乙個想法,我們1826攝影館一直參與著青年研究專案,在我看來,除了參觀紅色歷史遺跡之外,還有重要的教育研究功能,像這樣跌宕起伏的抗戰革命歷史故事地, 總比一千個假空蕩蕩的文旅專案好,就算房子沒了,思明山還在,還有很多可以用故事串起來的紅色場館,一條紅色的研究路線在我腦海中畫出一幅草圖。
林山市黨史辦同志與來訪者在老宅前合影留念。
歷史一直都是這樣,誰也逃不過住得不好空虛的法則,那所房子沒了,但這個感人的故事卻讓我好幾次喘不過氣來,如魚兒在喉嚨裡。 雨停不下來,這天氣不可能去思明山,所以袁老師決定午飯後帶我們去她在上虞的文學工作室。
林珊,我們還是會再來的,那條天寶巷,在鏡頭裡好深邃,只見袁老師的目光像掃瞄器一樣,一公釐一公釐地掃過去,她不想錯過一絲痕跡,有些東西好像沒有下雨,空氣中還瀰漫著母親帶著玉蘭花散步的味道......
攝影:李長江。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