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中,我們談到了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的二元性,而這種二元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元性。
首先,如果一種商品能夠滿足人類的某種需要,那麼該商品就具有一定的用途,那麼生產這種商品的方式就叫做有用勞動。
這種勞動是具體的,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性質和種類的有用勞動才能實現,因此,所有商品生產活動的總和就形成了社會分工。
而且,有用的勞動並不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自從人類開始進行某種改造自然材料以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以來,它就一直存在著,它並沒有轉移到社會形式上,而是人類生活要實現的永恆的自然必然性。
當然,商品也含有不同於人類勞動的自然成分,所以馬克思說:“勞動不是使用價值的唯一來源,即它所生產的物質財富”。
這句話經常被歪曲為工人分配不均的理由,但它實際上與誰擁有生產資料有關,這將在後面我們談論資本倍增時詳細討論。
對於有用的勞動,關鍵是什麼樣的勞動以及如何工作的問題。
如果我們在生產不同商品時所花費的勞動中尋找乙個共同點,我們就會發現,它基本上可以抽象為人類腦力、手、神經和肌肉的消耗,即抽象勞動。
對於商品來說,它們的價值是由它們所包含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決定的,這裡的勞動實際上是指簡單的勞動,即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在一定的時間,每乙個沒有專業知識的人所能提供的勞動。
而所謂複雜勞動,無論是工具的創造,還是人才的創造,都是對簡單勞動的一種效率提公升,所以也可以理解為簡單勞動的很多倍。
對於抽象勞動,他的關鍵是勞動量和持續時間的問題。
因此,無論勞動生產率如何變化,只要乙個人每天仍然工作8小時,不碰魚,不增加強度,這個人對自己的精神和體力的消耗是一樣的,創造的價值量是一樣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在現實中,個別企業可以通過改進生產技術來提高效率來獲得更多的收益呢?
那是因為企業是按照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進行的,而企業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縮短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這裡是有區別的,這個區別就是收入的擴大。
比如以前社會上做一件襯衫需要8個小時,可以換成20碼的亞麻布(收入),但技術改進後,只需要4個小時,所以同樣的工作時間可以換成40碼的亞麻布,收入翻了一番。
而當這種生產技術在全社會普及時,襯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變成了四個小時,這樣交換的比例就變成了一件襯衫可以換10碼的亞麻布,差額就消失了。
在了解了勞動的二元性之後,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商品是通過抽象勞動來根據價值比例進行交換的,下一期我們將從商品交換的形式開始逐步揭開貨幣的奧秘,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