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亞迪的南寧青秀園區,新生產的成品儲能電池正在等待裝車。 攝影:記者 梁峰
比亞迪等“鏈主”企業的引入,吸引了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一批重大專案落地,電池製造業成為產業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華信振邦積體電路晶圓級封測整合創新產業基地專案建成投產,實現全流程......從晶圓凸塊製造、晶圓測試到封裝從“新”中求變,成為南寧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奔跑的關鍵詞。
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高於全國、西部地區和全區平均水平,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3%,創近六年新高。 南寧市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9%,比上年增加28個百分點......“高”和“快”的耀眼資料令人振奮,背後是結構質地的變化: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等新興產業不斷補充和加強集聚發展鏈條。
抓住新機遇,布局新賽道,以“新”為路徑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新增長點融合,以“變道超車”推進動力改革,加快培育新素質生產力,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千億元產業集群中的“一電池”和“鏈”
2月24日上午,記者在比亞迪南寧青秀園區看到,叉車來回作業,裝卸原材料和成品,車間剛剛生產的成品儲能電池被擺放在廠區,等待裝貨運往全國各地。 “青秀專案是我們緊緊圍繞南寧新能源產業布局重點方向打造的國內主要儲能生產基地之一。 依託集團先進成熟的電池研發製造技術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專案提供安全可靠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比亞迪南寧青秀園區總經理劉思萬介紹。
自2022年3月以來,比亞迪已成功入駐永5個專案,包括電池、碳酸鋰、試驗場等。 目前,位於廣西-亚细安經濟開發區、永寧區的青秀區三個電池專案已投產,30多條生產線在運,當地累計就業人數已超過2個50,000人。
2023年4月,比亞迪與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寧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市教育局、10所職業院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政-校-企合作聯盟”,通過課程開發共同推動產業振興和產教融合發展, 人才培養,聯合建設培訓基地。目前,這種模式已經帶動了1400多名來自當地聯盟的高校畢業生實習就業。 其中,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已培養了150餘名學生加入比亞迪,並聘請了近10人擔任海外職位,助力比亞迪新能源產業發展和技能人才精準培養。
在比亞迪等“鏈主”企業輻射的帶動下,“一電池”加速成串,“朋友圈”越來越大,吸引了晨宇、龍電華鑫、安達等一批重點配套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2023年,全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120%6%,成為該市工業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如今,南寧新能源產業已形成包括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鋁銅箔集流體等全產業鏈,計畫電池產能超過100GWh,投產超過70GWh,成為廣西電池產能最大的城市。 市工業和資訊化局機械裝備處副科長陳世樂告訴記者,未來將加快建設千億元產業集群,培育和拓展新的優質生產力,著力打造國家重要的新能源電池和材料產業基地。
邁向“新”,填補廣西半導體儲存領域空白
生產線高速運轉,在數百公尺的流水線上,技術人員、工程師、質檢員各司其職,各司其職,開展各司其職——在南寧泰克半導體的車間裡,火熱的生產現場令人激動。 這裡生產的記憶體產品涵蓋三大類:企業級、工業級和消費級。 “年初接到很多訂單,2月18日就開產了,目前復工率在90以上。 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強說。
南寧泰克作為深圳市金泰科半導體有限公司與南寧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寧實業投資集團”)合資成立的南寧泰克,已完成3條生產線的建設,實現了南寧的本土產品線涵蓋儲存器產品和移動儲存產品; 全新企業級DDR5記憶體系列產品發布,成為廣西唯一一家能夠實現企業級DDR5產品規模化量產的企業,填補了廣西最新一代半導體儲存領域的空白。
突破的背後,得益於南寧泰克積累的全新動能,加大研發創新力度。 2023年,公司將投入研發4000多萬元,不斷提公升科技創新核心能力。 “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有信心。 積極加快專案二期、三期建設,加快實現從儲存到整機、從整機到整合的產業鏈布局,朝著打造南寧半導體儲存產品行業新標桿的目標穩步邁進。 李強介紹道。
邁向“新”,面向未來的儲能。 南寧實業集團緊盯電子資訊產業布局,聚焦積體電路設計、晶元封裝測試、儲存模組、車規級MCU、5G通訊射頻等細分領域,著力培育南寧楚鑫、西華科技等優質“鏈主”企業,加大半導體製造“鏈主”企業賦能力度已投產的華信振邦、南寧泰克、國仁科技在資金、資源、資本等方面,加速產能釋放,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加速形成鏈集群。
我們將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半導體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吸引更多優質專案落戶南寧,通過'內外努力'打造'晶元設計+封裝測試+模組+終端'的產業生態圈,為南寧經濟發展增添更多新的優質生產力。 南寧實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崔文浩說。
“新”方向是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
近年來,南寧深入實施“工業強城”戰略,加快以工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擴張,著力構建“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格局,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賽道”,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上邁出重要一步。 形成“產業-科技創新-金融”的新經濟迴圈,產業成為首都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支撐,走上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加快和提高專案建設質量。 2021-2023年,工業投資總額連續三年位居全區第一,佔202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29%3%,連續4年增長。
產業集聚效應有所提公升。 2021年以來,累計簽約5000萬元以上產業專案600個,引進比亞迪、太陽紙業等一批百億級專案。
發展格局取得突破。 以五向新區為主體,以東部新城和“兩港一區”為兩翼,“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未來就在這裡。 從新能源、電子資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到鋁、食品、林產等傳統產業以“智慧型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公升級,再到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的前瞻性布局,這是南寧的“新”方向。
南寧將圍繞這些“新”方向,大力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著力打造規模較大、動力較強的支柱產業,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柱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新的生產力品質。 在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吳寶敏看來,全市正在凝聚強大的合力,推動新型工業化,衝刺更高峰,駛向更遠的藍海,走向“新”,向上突破,為南寧加快建設對亚细安開放、對亚细安開放合作的開放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以及中國-亚细安跨境產業融合與發展合作區。
記者魏靜、實習生趙一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