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常玩記憶體超頻的朋友應該知道,**插槽記憶體設計的主機板比四插槽記憶體設計的主機板更容易。 簡單來說,絕大多數四路主機板都採用菊花鏈模式(每個通道先連線到乙個插槽,然後從該插槽“擴充套件”到第二個插槽); 另一方面,主機板設計為直連模式,使後者最大限度地減少記憶體的訊號損失,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記憶體頻率和效能。
盤點目前為記憶體而生的超頻主機板,就不得不說微星的Uinfy-X系列,當時我用的是微星MEG Z690 Unify-X主機板,也是第一次突破記憶體到8000MHz。 而今年,微星帶來了一款用於記憶體超頻的“專用”主機板——Z790Mpower,它不僅具有出色的記憶體超頻強度(標稱值為8000MHz+),而且相對貼近人。 這款主機板的效能如何? 請看以下內容。
拆箱+拆解介紹:
在包裝方面,微星Z790MPOWER不同於現在的MPG和MEG,直接使用產品的物理渲染,使視覺外觀更加直觀。
包裝背面展示了主機板的一系列亮點,包括可擴充套件的散熱器、強大的電源設計、超頻引擎等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專為 DDR5 記憶體超頻而設計的引擎。
開箱配件不在少數,包括wifi天線、M2 個固定螺釘、SATA 電纜、動手指南、貼紙和額外的簡單控制板。
這款簡單的控制板可以接線,在除錯過程中直接快速啟動、重啟和重置BIOS,並且還配備了除錯診斷燈,供使用者檢視當前板卡資訊。
特別是在記憶體超頻嘗試中,新增此控制板可以輕鬆提高效率。
作為一款Z790主機板,微星Z790Mpower的供電單元還不錯,專為12+1+1相供電而設計,CPU輔助電源介面採用雙8pin設計,可以使處理器的效能更加穩定。
記憶體方面,微星Z790MPOWER採用CPU直連的**插槽,通過精湛的做工和超高的BIOS調優、記憶體優化等技術,為此微星官方也表示主機板支援DDR5 8000MHz(OC)及以上頻率。
主機板標配 3 個 PCIe 插槽。 第乙個插槽是 CPU 直連,協議是 PCIe 50*16滿足最新顯示卡的頻寬要求; 並且PCIe插槽還配備了金屬鎧裝,進一步減緩了主機板的變形。
第二個插槽是 PCIe 30*1,主要展開其他配件。
第三個插槽是PCIe 40*4,晶元組提供的頻寬。
至於m2 個插槽中有 2 個,都是 PCIe 40協議,並且全部覆蓋有隔熱裝甲。 這只是第乙個m2個插槽直接連線到CPU; 第二個m2 個插槽為晶元組提供頻寬。
在I-O介面方面,微星Z790Mpower表現不錯,從上到下有4個USB 20 個埠、1 個 DP 和 1 個 HDMI 埠、1 個 USB 32 Gen 2*2 Type 介面 (20Gbps USB 3.)2 Gen 2 介面 (10Gbps 2.)5G LAN介面,WiFi天線和音訊介面。
當然,為了看清楚主機板的材質和一些元件,我也拆下了安裝在微星Z790Mpower上的散熱模組。
首先是CPU供電模組,CPU核心供電為12相,DRMOS為RAA 220075R0,單個DRMOS最大供電電流達到75A。
主機板的PWM晶元RAA229132。
USB 集線器控制器是 CREATEV GL3590。
2.5Gbps有線網絡卡是小螃蟹RTL8125BG。
WiFi 6E無線網絡卡是Intel AX211,無論是Win11還是Win10都可以正常使用。
整合音效卡為小螃蟹ALC897,PCB採用遮蔽和濾波電容設計。
但最讓我驚訝的是,微星Z790Mpower還配備了乙個額外的時鐘發生器--RC26008。
我之前在微星 B660M Mortar MAX 主機板上見過它,借助這款時鐘發生器,可以通過調整外部頻率來超頻一些非 K 處理器。 出於這個原因,微星也將這個時鐘發生器命名為超頻引擎。
mpower認證記憶體 - Golden Baida White Blade 16GB*2 7600MHz
介紹完微星Z790Mpower主機板後,我們再來看看這款獲得Mpower認證的記憶體。 目前,已加入此認證的品牌眾多,包括巨集碁、PNY、十銓集團、博迪、奧洛伊、雷克沙、金拜達等。
這就是我這次得到的金百達白刃 16GB*2 套裝,不難看出,這款儲存器的起始頻率非常高,達到了7600MHz。
在外觀設計上,記憶體與之前的版本沒有什麼不同,採用了純白色的金屬散熱背心,非常厚實,內部還使用了工業級導熱矽脂。
當然,散熱背心上最醒目的還是紅色的“刀刃”和金百達的標誌,再加上周邊的一些銀色線條,一眼就能認出來。 只不過,在右下角,還有一張mpower認證的貼紙,表明身份。
規格方面,記憶體單16GB容量,搭載海力士獨創的A-Die顆粒,10層PCB設計,開啟XMP頻率為7600MHz,時序為CL36(36-46-46-120),電壓為145v。
機器上的效果圖:
雖然金百達白刃16GB*2記憶體的散熱背心很厚,但不會與微星Z790MPOWER主機板的厚度不相容。
機器上的效果圖:
結合微星Z790MWower上的微星中心,可以實現非常酷炫的ARGB燈光同步效果。
在此安裝中,我使用了 Antek C8 白色版本的機箱。 底盤的定位是海景房機箱,最大的特點是採用雙面4mm免鑽鋼化玻璃側傳動+無立柱設計,可實現270°的大視場,視覺效果非常好。
在內部相容性方面,Antek C8的效能也非常出色,最大支援E-ATX(280mm)主機板,最大高度175mm CPU散熱器,最大支援440mm顯示卡。 此外,機箱內最多可安裝10個風扇,形成垂直風道,增強內部散熱。 水冷也具有支撐性,易於組裝。
顯示卡是Ӱ RTX4070 20周年紀念版,可以說是目前設計最多的RTX40系列顯示卡,正面有兩個100mm靜音霜風扇,同時支援智慧型啟停,在顯示卡空載或低負載時不啟動, 進一步降低噪音,延長風扇壽命。顯示卡後部為大型散熱片,採用鏤空設計,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
同時,尾部還有直徑90mm的設計規格,配合前部兩個100mm風扇,可實現高流速對流散熱,增強散熱效果。 最有趣的是,風扇還與前面的“2”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20周年的標誌。
最重要的是顯示卡的介面部分也是隱藏的,放在PCIe插槽的背面,可以達到更簡單的安裝效果,尤其是純白色的家族桶。
效能衡量:
該測試平台的配件如下:
處理器: Intel i7 13700K (P-core OC 5.)5ghz)
散熱器:MSI MAG Coreliquid E360
主機板:微星Z790Mpower
記憶體:金百達白刃RGB 7600 16GB*2
顯示卡: Ӣ RTX4070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底盤:Antik C8純白色版本。
電源:微星MPG A1000G
讓我們來看看MPOWER認證的金百達White Blade 16GB*2記憶體套件,型號H5CG48AGBDX018的顆粒。 這批儲存晶元是海力士最新一批,採用FBGA-82封裝,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而且使其在緊湊的空間內更加高效。 而這個記憶粒子的起始工作電壓只有11V,不僅更節能,而且超頻潛力更強。
該記憶體預設頻率為5600MHz,開啟XMP後,記憶體頻率提高到7600MHz,時序為36-46-46-120,電壓為145v。
在5600MHz預設頻率下:
根據AIDA64,記憶體的讀取速度為85098MB s,寫入速度為75638MB s,複製速度為75465MB s,延遲為753ns。
陸師傅的記憶力為307104分。
PerformanceTest 11 測試分數為 3415。
開啟 XMP 7600MHz:
根據AIDA64,記憶體的讀取速度為118420MB s,寫入速度為114080MB s,複製速度為111630MB s,延遲為539ns。可以說,開啟XMP後,記憶體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使用者在效能和延遲方面的需求。
陸師傅的評分達到了439999。
PerformanceTest 11 測試獲得了 4789 分。
超頻 8400MHz:
嘗試進一步超頻,將記憶體的電壓提高到 16V,8400MHz,時序為38-48-48-76。 並嘗試8600MHz頻率可以開機,但測試無法完成。
根據AIDA64,記憶體的讀取速度為129450MB s,寫入速度為125720MB s,複製速度為122380MB s,延遲為487ns。
陸師傅的分數提高到482178分。
PerformanceTest 11測試突破5000分,達到5017分。
效能測試彙總圖如下:
OC BIOS 設定:
關於DDR5記憶體超頻,簡單來說就是電壓的調整,但是DDR5記憶體對電壓非常敏感,建議先探索一下頻率對應的電壓範圍,然後嘗試修改小引數。 網際網絡上也有很多作業,你可以從中學習。
但是,有幾點需要強調。
首先是將主機板BIOS公升級到最新版本,目前是P13。 從理論上講,BIOS越新,對記憶體超頻越友好。
二是新手可以試試記憶試試lt!功能,這個功能相當於乙個記憶體超頻預設,對於新手使用者直接預設一些引數,對於成鳥來說,可以進一步優化引數,提高超頻效率。
當然,還有乙個重要的功能。 必須為記憶體擴充套件模式啟用效能模式。 啟用此功能後,記憶體的效能將進一步提高。 所以強烈建議開啟它。
總結:
通過實際測試,微星Z790Mpower確實是一款為記憶體超頻而生的主機板,我輕而易舉就達到了8400MHz的頻率,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名義上支援DDR5 8000MHz頻率,只要記憶體沒問題。
而且主機板比較大方,只比一線品牌的高階B760主機板貴一點,所以主機板一發布,就會缺貨,所以如果想試試,記得蹲一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