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九名委員走在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一條“會員通道”
共同見證中國發展的活力。
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一次“委員頻道”集體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第一組採訪了9名全國政協委員,聚焦科技報國、中國經濟、氣候變化、民生福祉等話題,結合實際工作和個人經驗,訴說心聲,見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
葉聰委員:中國潛水器已經完成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深潛任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葉聰是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的總設計師。 他帶來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最新進展。
“戰鬥機”是中國第一艘能夠到達世界海洋最深處進行科學研究和操作的載人潛水器。 它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完成了第一次環洋洲科學考察,並創下了......單次航行潛水次數新紀錄近4年來,“奮鬥者”號共完成230次潛水,其中25次已潛入10000公尺以上,讓32人到達萬公尺海底進行作業,繼續重新整理1萬公尺潛水紀錄。 此次成功潛水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和樣本,為推動全球深淵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奮鬥者”號外,中國還自主研製了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和“深海勇士”號。 葉聰說,這三艘潛水器累計下潛超過1100次。 “在過去三年中,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載人深潛任務都是由這三艘載人潛水器完成的。 他說。
面向未來,葉聰表示,將繼續攻克譜系化、系統化兩個方向的關鍵問題,實現更多海域的應用,展示更大規模集群組網作戰能力,構建從空中、天空到水面、從水下到海底的立體勘探運營開發裝備體系, 並改善對整個海洋系統的感知和控制。
韓寶江委員:
毫無疑問,中國的經濟前景是光明的。
春節假期國內旅遊 474億人,有2293億人跨地區流動。 全國政協委員、**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寶江表示,元旦春節旅遊熱潮南北、東西,充分彰顯了我國經濟實現新騰飛的良好勢頭, 展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強勁的能量。
中國經濟的長期好轉勢不可擋,中國經濟前景無疑是光明的。 韓寶江表示,更充分更好地釋放優勢潛力是關鍵,建議重點打好“五張牌”。
一是“創新品牌”,大力發展新品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內需卡”,著力擴大內資和內消,實施新的一尺度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三是“改革牌”,堅持“兩堅定”,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推動制度性高水平對外開放; 四是“政策牌”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政策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將非經濟政策納入巨集觀政策導向的一致性評估; 五是“安全牌”是堅決堅持無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莫蓉委員:過去三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200萬個。
就業是人民群眾最大的生計,關係到每個人、每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蓉表示,黨和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院明確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措施。 千方百計幫助大家解決就業問題,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談到青年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時,莫蓉表示,“我們將加大支援力度,著力擴大就業,優化服務,形成一整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通過生涯規劃指導,把握個人長處和長處,確定就業方向。 畢業生還將獲得就業技能培訓的支援。 相關部門還為各專業高校畢業生設立了專項招聘會,通過公共服務平台推出招聘資訊,開展“帶崗直播”。
過去三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200萬個。 莫蓉說,去年的調查顯示,職工工資收入有所增加,實現了相對充分就業。 這是乙個系統性專案,需要各方的關心和支援。 “我們相信,政策力量、個人努力和服務援助,一定會推動就業工作深入、更務實。 ”
張興英委員:
中國提供129個國家的實時地球觀測資料。
2023年是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顯著的變暖導致世界許多地方極端災害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發,氣候變化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英說。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居世界首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地來自中國,中國也是唯一乙個同時運營黎明、早、午、傾角四顆近地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為全球129個國家提供實時對地觀測資料。 張興英表示,面對日益頻繁的極端災害天氣事件,人類社會最有效的自救方式就是預警,只需提前24小時,災害損失可減少30%。
張興英介紹,2015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全國預警發布體系,形成了一流領先、預警第一、部門聯動、社會參與防災救災工作機制。 中國還在亞洲建立了多災種預警系統,為亞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災害預警提供技術支援和援助。
委員 吳北麗:
超過80%的創新藥在上市後兩年內納入醫保。
近年來,我明顯感覺到整個社會對重大疾病和罕見病越來越重視。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北力說。
11年前,吳某團隊在抗愛滋病藥物靶點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後,她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屬和患者的郵件,對生活充滿了渴望。
作為一名醫學研究工作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們的期望。 吳說,現在研究已經取得進展,與合作者共同開發的候選藥物已進入臨床研究。 此外,還開展了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新藥的研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更多具有我國自主智財權的新藥造福人民群眾。
吳北立表示,黨與第一公司繼續加強“三藥”聯動,在努力讓患者“藥用”的同時,高度重視“平價藥”,通過加快醫保談判步伐、動態調整醫保目錄等方式,大力支援創新藥研發。 大量獨家品種的抗癌藥和罕見病用藥適合納入醫保。 其中,創新藥進入醫保的速度明顯加快,80%以上的創新藥上市後兩年內即可納入醫保。
委員 李慶忠.
新時代為殘疾人融入社會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你可以沒有視力,你不可能沒有視力,你心裡有光,腳下有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理事、中國盲人協會理事長李慶忠拄著盲人拐杖說。
李慶忠說,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其中視力障礙者1700多萬。 隨著無障礙環境的不斷優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肢體殘疾人可以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在各行各業努力奮鬥,以實際行動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
就我個人而言,我現在可以乘坐地鐵獨立上下班,我經常乘坐飛機和高鐵前往各個地方。 李慶忠表示,新時代為殘疾人融入社會、大放異彩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舞台。 相信在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援下,廣大殘疾朋友一定會逆風而起,漸漸揚帆遠航,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委員 劉瑞玲:
大力打造京津冀中歐班列裝配中心。
截至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已開行超過8列50,000 列,僅 2023 年就有 1 列累計出行7萬列,19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和18%。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國際內陸港總經理劉瑞玲表示,這條國際物流通道連線中國與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被生動地稱為“鋼駱駝隊”,不僅再現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同時也改善了民生和福祉。
劉瑞玲從他這邊舉了個例子。 他說,石家莊一家生產兒童玩具和電動自行車的外貿企業只能通過海運出口,先從海港拉回貨櫃,裝貨後再運到港口,這增加了物流成本。 由於石家莊擁有國際陸港,他們利用中歐班列出口,每年可節省短途運費200多萬元,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節省運輸時間,提高資金周轉率,增強產品競爭力,實現“外貿上門”。
石家莊國際陸港推動通道發展、產業集聚,加強產業集群與樞紐布局聯動,全力打造京津冀中歐班列集裝中心,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力構建發展新格局。 劉瑞玲表示,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中歐列車將造福世界、造福人民,必將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