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降溫過程是時間尺度較短的天氣事件,只有統計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是明顯高於還是低於歷史同期,才能判斷是暖冬還是寒冬。
後冬(2024年1-2月),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全國大部分地區、青海南部外,氣溫接近正常水平,但冷暖波動明顯,或將再次經歷氣溫“過山車”。
今年12月,該國經歷了氣溫波動的“過山車”,前期持續公升溫,後期大幅降溫。 在連續兩個範圍的雨雪影響下,12月12日,中國氣象局時隔10年再次發布冰凍預警12月16日,發布了今年冬季首個低溫黃色預警。 隨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屢創新低。 你不是說今年是最暖和的一年嗎,為什麼這麼冷?
氣象監測資料顯示,12月1日至13日,全國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同期,但從14日開始,大範圍的寒潮天氣過程開始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全國有95個氣象站最大降溫達到或超過20個, 10個國家氣象站逐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該工藝最大冷卻範圍大於8,面積約為5967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2%2%。
*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軍表示,雖然強寒潮過程已經結束,但我國大部分地區仍受強寒高壓控制,冷色調仍將持續,氣溫仍將偏低。
這個秋天被判定為2024年以來“最暖的秋天”,華北氣溫異常高,很多地方集體“晚”入冬。 10月下旬,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預計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接近全年同期或較高11月初,全國683個氣象觀測站最高氣溫超過11月當地歷史極值。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冬天一定是乙個暖冬。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表示,當涉及到某一年、某季節或某月時,不是由單一的天氣事件決定的,而是通過比較整個時間段的平均氣溫是明顯高於還是低於歷史同期。 “寒潮降溫過程是時間尺度較短的天氣事件,而暖冬或冷冬的時間尺度是季節性的,時間尺度較長。 只有通過計算整個冬季的平均氣溫是明顯高於還是低於歷史時期,以及是溫暖的冬天還是寒冷的冬天。 周冰說。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自2024年5月赤道東太平洋進入聖嬰狀態以來,重點區域海溫指數從5-10月呈現持續快速公升溫趨勢,連續5個月超過05.可以確定,已經形成了乙個中等強度的聖嬰事件,強度適中,型別為東部,並將持續到明年春天。
聖嬰會增加暖冬的概率,為什麼這麼冷?周說,聖嬰現象確實是中國暖冬的原因之一。 對於我國來說,聖嬰現象的發生往往導致南方降水較多,北方降水較暖。 然而,週期性冷空氣活動仍然比較頻繁,這意味著冷暖的波動更加明顯。
資料顯示,從2024年到2024年,我國共發生14次聖嬰事件,其中13次是暖冬。 最近的聖嬰事件發生在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3 月,當時該國的平均氣溫為 -23. 1.高於正常年份同期1,是自2024年以來同期歷史第五高。
聖嬰現象與暖冬不同,寒潮並沒有“打耳光”。 科學研究表明,溫室氣體的增加、東亞冬季季風的減弱、火山和太陽活動等都是可能導致冬季溫暖的因素。 “我國氣候型別複雜多樣,影響因素多,即使在溫暖的冬季,也會有寒潮、寒潮和大雪的階段出現。 周冰說。
接下來會冷嗎?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第二個冬季(2024年1-2月),東亞冬季風強度將普遍較弱,除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全國大部分地區、青海南部氣溫低於正常年份同期外, 但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正常水平,但冷暖波動明顯,或將再次經歷氣溫“過山車”。
氣象專家警告說,溫度**通常只會帶來變暖或變冷的趨勢。 對於市民來說,無論是暖冬還是寒冬,都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預警資訊,及時加衣保暖,做好防護措施。 (經濟**記者郭景遠)。
*:經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