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無疑是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的一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慧,也讓普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科幻電影中的AI,真正走進了現實。 於是,太平洋兩岸的網際網絡巨頭和初創企業也加入了這股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
然而,在如此狂熱的氛圍中,也有人保持理性。 日前,創新工場董事長、零壹萬物CEO李開復在接受科技資訊採訪時給出了這樣的說法,“目前,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還處於預選階段。 ”
李開復認為,國內大型模型公司正處於技術驗證階段,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開發高質量的模型,只有模型表現良好,才有可能在實際應用中嶄露頭角,否則會更像玩具,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相信這句話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因為在國內嘗試過很多大模型產品的朋友,大概會發現,即使這些大模型名列前茅,體驗也是難以形容的。
縱觀目前國內市場的AI機型,除了號稱使用者數已過億的文心億言,其他大模幾乎沒有留下記憶點。 其實大部分人只會記得第一名,就像海外大模型大家可能對ChatGPT或者GPT-4都很熟悉,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人類的克勞德在真機環境下的表現接近GPT-4。
當然,對於國內網際網絡廠商推出的大模型來說,技術水平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大模型能做什麼。 李開復表示:“通過預選賽技術測試的企業將進入下乙個階段:商業價值階段。 你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如何獲利?很快,投資者將根據這些公司的損益表評估其價值,並提出與雲服務提供商、企業軟體公司和消費者應用程式相同的問題。 如果企業不能回答這些問題,他們的增長就會走到盡頭。 ”
如果說2024年國內“百模大戰”的背後,缺少了最終看起來無比光明押注的目標投資機構,蜂擁而至的資本就是導火索。 那麼進入2024年後,“百模大戰”將進入大浪淘沙階段,AI賽道的參與者需要回答如何賺錢的問題。 但不可能走ChatGPT的路,就是靠付費訂閱,因為文心一妍已經賣了付費會員。
因此,當2024年到來時,“百模大戰”可能已成為過去,為特定領域構建應用程式和解決方案可能是新的答案。 所以這樣一來,李彥巨集真的沒有“糊弄”大家,國內大型模型賽道也容納不了200多個大型模型,所以還不如盡快改造AI原生應用的開發。
其實持類似觀點的技術專家不在少數,360智慧型大腦專家葛燦輝就是這樣**2024年的大模型行業,“公有領域還剩下五到十個,私域也是非常殘酷的淘汰賽。 ”
那麼問題來了,當說大模型應該洗牌,更專注於應用層時,什麼樣的AI應用會受到市場的青睞呢?目前,AI應用很可能分為兩大流派,即“AI+”和“+AI”。 前者是所謂的AI原生,即完全基於生成式AI技術的應用,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Runway、Notion AI。
“AI”是指利用AI賦能現有產品,目前在國內市場比較常見,如快手App的“AI玩評”、優酷的“AI搜尋片”、正在灰度測試的抖音“AI搜尋”。 顯然,這類“+AI”產品與其說是AI原生應用,不如說是權宜之計,讓使用者覺得“我們真的在做AI”。 畢竟快手、抖音等應用在最初的設計階段並沒有考慮到AI的存在,100%是為人類使用者打造的,導致體驗層面的碎片化。
歸根結底,乙個人工智慧應用程式至少需要占用“s**e時間”和“消磨時間”中的乙個。 其中,《S**e Time》產品更符合大眾對生成式AI的想象,顛覆了現有的生產模式,意味著效率的提公升,而典型的產品是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讓大量中低層次的藝術家失業“消磨時光”產品主要針對使用者的娛樂需求,典型的例子就是各種AI聊天機械人。 這兩大類也涵蓋了大眾使用者對生成式AI的主流需求。
乍一看,“消磨時間”型別的產品似乎更適合國內創業者,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因為與海外市場不同,國內網際網絡產業的特點是大廠商深耕消費網際網絡,而工業網際網絡仍處於探索階段。 做“消磨時間”的產品意味著爭奪使用者的時間和注意力,而這個領域目前大玩家比比皆是,即使是好的想法也能被快速模仿、學習,甚至超越。
另一方面,只要“s**e時間”產品過了初期冷啟動階段,至少可以完全小巧美觀,類似產品在移動網際網絡時代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隨著新年的到來,2024年被“煮沸”的生成式AI,終於將在2024年降溫。 如果參與者拿不出真正讓市場感興趣的產品,AR VR行業已經迎來了不知多少“元年”,這或許是過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