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離開工作組是例行公事。 然而,四川省南充市一位女士的操作,卻顯得很不尋常——女子離開後,一口氣退休了600多個工組,花了3個多小時,她說“退休後感覺輕鬆多了”。
這**是無奈,分明是'救贖'”。 看到這個女人的遭遇,網友們議論紛紛。 有人驚呼“我沒有那麼多朋友”,但更多的人還是感嘆“看著太令人窒息了”。
據這位女士介紹,她是從事商場房地產設計的,每個商場都有上百家門店,需要逐一審核店面設計圖紙,所以她已經積累了600多個團。 因為“我每天都要隨時回覆訊息”、“我的神經一直很緊張”。 雖然這只是乙個極端的案例,卻激起了無數人的深深共鳴——職場裡太多人整天奔波,也有很多無法迴避的工作組。
在職場上,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小組。 眾所周知,工作群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工作,如果群裡喊點什麼,不僅簡單直接,而且快速高效。 然而,近年來,工作組日益呈現出萎縮和分割的趨勢。 單位有大群,部門有小群,專案有臨時群,客戶有對接群面對奮起攻擊的“群體”,總讓人感到被困其中,無法自拔。
實際上工作組之所以引起嘲笑,不僅僅是因為名字種類繁多,還因為它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在移動通訊技術的幫助下,雇主可以自信地將其管理觸角伸向私人社互動動**。 有時候,即使我已經下班回家了,可能隨時隨地@的工作組,依然是無法打破的“緊繃咒語”。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因特殊原因需要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證勞動者健康的前提下,每天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近年來,不少地方加大了對加班的整改力度,雖然“看得見的加班”少了,但隱藏的“加班”依然存在。 各類工作小組無疑是“加班”受災最嚴重的領域。
今年6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勞動爭議案件,該案以判案判決的形式重新定義了數字時代的“加班”:員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外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長時間工作,屬於“加班”,用人單位應當向員工支付加班費。
技術發展迅速,勞動形式不斷變化。 但無論如何,都不能踐踏和損害勞工權益。 對於勞動監察部門來說,如何避免“加班”觸碰法律紅線,損害勞動者權益,亟待深入研究。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維護底線、承擔社會責任是基本要求。
本文是人民網熱點評,原標題為《人民熱評:如何擺脫職場“群”的緊繃咒語》。
*:人民網評論微信***作者趙志江。
編輯:王瓊。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