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富士康的崛起離不開大陸市場的支援。 上世紀90年代,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得益於大陸政策的支援和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富士康迅速從一家小作坊成長為行業巨頭,並贏得了蘋果的青睞。
然而,已經吃光了所有紅利的富士康,卻一再將胳膊肘向外翻,為了迎合美國,郭台銘卻叫囂著,這幾年一直在“獎勵大陸”的是富士康,同時,為了競選台灣總督, 他甚至對兩岸統一指手畫腳,多次發表“坐下來談”和“維持兩岸現狀”的言論。
俗話說“天瘋了必有雨,人瘋了必有災禍”,不久前,國內多家部門對富士康的聯合調查結果出爐,涉及稅收和商業用地,最終富士康被罰款2萬元,責令整改。
本以為經過這次“毆打”,富士康會盡職盡責,沒想到郭台銘似乎還是不服氣。 一方面,富士康大規模調整了多個工廠的工作時間,嚴格遵循朝九晚五的制度,這簡直就是不允許工人加班。
要知道,在富士康這樣的工廠裡,如果不加班,基本上只能拿到基本工資。 正因為如此,業內人士將富士康此舉視為對調查風波的“反擊”。
另一方面,富士康在過去乙個月裡密集下發了多份檔案,加大對印度市場的投入。 11月27日,富士康宣布在印度投資110億元,建設新工廠,提高iPhone產能,僅僅半個月後,富士康又追加了120億元。
事實上,富士康將其工廠遷往印度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自從華為被美國制裁以來,蘋果就有意減少對大陸製造業的依賴,而富士康作為蘋果的“皇家工廠”,可謂在庫克呼籲在印度建廠的號召中“走在前面”。
但客觀來說,富士康此前的產能轉移速度遠不如過去幾年,過去在印度市場的累計員工人數不超過5萬人,幾乎是富士康鄭州園區的六分之一。 不過,進入2024年以來,富士康出手較多,在擴大印度市場的同時,不斷縮減大陸業務規模,陸續裁員數十萬。
不難看出,富士康退出內地市場是“鐵腕”的。 對此,不少外媒紛紛表示:郭台銘已經“把鍋拿走了”,隨著富士康在2024年轉移3000億產能,大陸製造業可能陷入困境。
那麼問題來了,富士康的離開會對大陸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呢?顯然,富士康對大陸市場的重要性被高估了。
如今的中國早已與過去大不相同,經濟、科技都走在世界前列,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越來越普及,中國近年來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代工廠。 富士康充其量只是乙個低附加值的企業,對中國製造業的公升級轉型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比亞迪還是立訊精密,都可以取而代之。
相反,富士康一旦離開內地市場,它的好日子估計就要結束了。 不可否認,印度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和低廉的建廠成本,但有目共睹的是,當地員工素質普遍偏低,水電等基礎連鎖設施遠不如大陸市場完善,這將直接影響富士康的生產效率和良率。
如今,蘋果已將超過20%的iPhone訂單分配給立訊精密和碩,富士康在“水果鏈”中的地位可以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可以預見,富士康一旦全面退出內地市場,未來將難以回頭。
當然,從工人的角度來看,富士康的產能轉移確實會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畢竟很多普通工人的學歷並不高,他們追求的是穩定的工資,只要不怕吃苦,在富士康加班,月掙幾千甚至萬元並不難。 但是,如果貿然換工作,難免會遭受很多損失。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