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出土的文物反映了當時極為發達的墓葬文明,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宇宙觀和他們對待生死問題的根本態度——在古人看來,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蛻變, 因此,他們通過精彩的墓葬設計實現了這一轉變過程。
1.以墓門為第一道防線。
漢代認為,人死後會進入乙個由鬼神統治的地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死者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容易受到鬼神的攻擊,受害者反過來會給生者帶來災難。 因此,漢代人在建造墓葬時,通常會在墓門口進行驅魔儀式,作為保護死者的第一道防線,目的是在死者下葬前與地下領主和解。
民間舞蹈。 墓門驅魔儀式是驅魔儀式之一。 在漢代,有兩種驅魔儀式。 一是按季節去,一般一年舉行四次,年終也叫“大大”。 另一種是在死者下葬前在墳墓入口處舉行的驅魔儀式。 這種儀式是行為巫術和言語巫術的結合,其中既有模擬駕駛和殺戮的動作,也有口頭咒語。 驅魔儀式的主持人叫方香石,他穿著熊皮,戴著**製成的四眼面具,面具黑紅相間,乙隻手拿著盾牌,帶領驅魔隊在靈隊前開路。 到達墓地後,方香石率先進入墳墓,用武器擊打墳墓的四個角落,暗示潛伏在裡面的邪靈全部被趕了出去。
在漢代文物中,許多墓門的門、門柱、門楣上都繪有香石的形象。 將這樣的畫放在墓門上,可以起到防止邪靈侵入墓穴的作用,保證墓主的吉祥安寧。
畫在墓門上。
除了方翔的家人,漢代墓門上還畫著雕刻的頭像。 是項氏一族及其驅魔隊在驅魔儀式上所戴面具的形象,因此也具有驅鬼驅邪的效果。
頭。 2.玩偶、藥石和符咒,驅散災難,驅鬼和靈魂。
在古代,葬禮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安撫生者,而是保護死者不安全進入冥界。
因此,有必要在墳墓中施展各種法術,以驅邪安撫鬼魂。 在漢代的墓葬中,最常見的法術形式是娃娃替身、藥石墓和法術。
首先,我們將介紹木偶替身的方法。 漢朝人民認為,人們在來世仍然可能犯罪。 為。
為了將死者從各種井下勞動中解救出來,人們製作娃娃作為死者的替代品,並代表死者在井下遭受各種懲罰。 其中一些化身由金、銀、鉛和其他金屬製成。 《紅嵩子章》記載:“視家庭大小,一人做娃娃,沒有銀的家庭用鉛代替。 “除了金屬玩偶,人們還用人參、松樹人偶作為替身,替死者承擔災難。
漢墓中的領頭人。
在漢代的墓葬中,用藥石安撫心靈的方法也很流行。 漢代的神藥分為植物和礦物兩大類。 藥石是礦物藥,在墓中經常用來安撫靈魂的靈藥是丹沙、靈石、明礬、曾青、磁石(即磁鐵)。 這五塊藥石分別是黑、紅、藍、白、黃,分別代表水、火、木、金、土五行。 古人認為這五塊石頭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在墳墓中安頓鬼魂。 他們將五色礦石放在鎮墓的泥花瓶中,並按照五行的方向放置泥花瓶。 東是青石,南是紅石,西是白石,北是黑石,中宮是黃石。 習平安門外二墓出土的陶瓶上寫著“五石之精、墓墨、益後人”等字樣,表明五石在墓中起到了壓魂抑邪的作用。
護身符是由咒語和咒語組成的驅魔檔案。 《淮南子》記載:昔日蒼頡造字,人間玉公尺起,鬼夜哭泣。 高誘餌說明:鬼魂在晚上哭泣,因為他害怕被言語評判。 祖先認為,以象形文字為主要特徵的漢字具有厭惡鬼魂的力量。 在戰國時期,巫師們通常使用結合文字和圖形的法術來增強法術的有效性。 漢代人經常在上述五色石陶瓶上用紅毛筆畫符咒。 護身符是詛咒的書面形式,護身符是咒語或咒語。 以書面形式存在的法術具有長期有效性,即在原始施法者的女巫退出後,法術的效果仍然存在。 以東漢湖縣曹家墓陶瓶上的符咒為例:
左邊的符號是一張星圖,代表“太乙峰”,即太乙星和天一星的組合。 太乙星和天一星是負責驅鬼的兩顆星辰,兩顆星辰在這裡結合在一起,讓各種邪靈井然有序。 右邊的咒語由太陽、月亮、尾巴和幽靈組成。 其中,太陽代表生者所在的陽界,月亮代表死者所在的冥界,尾巴和鬼魂是二十八個星座之一。 這個符號表達了乙個人從天空中的星星中借用力量來守衛死者墳墓的力量。
東漢胡縣曹氏墓陶瓶吊飾。
3.墳墓中引導主人公升天不朽的肖像。
漢代墓葬中的各種肖像表明,墓室不僅僅是墓主居住的地方,也是墓主居住的地方。
完整宇宙的模型,象徵著進入精神領域或另乙個宇宙空間的入口。 這些影象共同表達了神仙引導死者公升天的主題。 以嘉峪關出土的兩具黑漆棺材為例。 棺蓋內側是朱某畫的人手蛇形象,這兩個人手捧的圓形物件被學者們認為是象徵太陽和月亮的金色烏鴉,畫中人物的身份應該是女媧和伏羲。 這是為死者描繪的死後生命的形象,其靈魂將在女媧和伏羲的指引下到達仙界。
棺材蓋內側圖。
山東省臨沂縣的岐山絹畫也反映了漢代來世的象形圖,既是虛構的宇宙模型,也是墓主公升天到另乙個世界的美好景象。 在說這幅絹畫之前,我先要介紹一下漢代的宇宙觀。 漢代的宇宙觀以崑崙山脈為中心。 崑崙山是天帝與眾神齊聚的一座山峰,它不僅是人間宇宙的中心,也是凡人到達天界必經的天梯。 崑崙山有三個境界,第一層叫涼風,爬上這一層就能得到永生。 第二次是空中花園,裡面有各種珍稀鳥類和野獸。 最高層叫增城,是天帝的府邸。
崑崙山。 山東省臨沂縣鵲山絹畫畫圖底部的兩條龍,是墓主公升仙的工具,中間的四**則像崑崙山的生活場景,上端的三座山代表崑崙山,三條腿的黑色象徵著太陽, 蟾蜍象徵著月亮。整幅畫描繪了死者登高不朽後在崑崙山上的生活。
山東臨沂縣闕山絹畫
温世軍說。 死亡是生命最大的敵人,是對生命的終極威脅和否定。 同時,這也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命題。 因此,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創造了墓葬文化,通過對來世世界的想象和各種儀式,直面死亡,實現與死亡的和解。
引用。 李巨集:《死與重生:漢代墓葬與信仰》,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
作者:浩然文史,閆閆白白)。
本文為**浩然文史科普原創作品,擅自禁止刊登**!
**本文使用,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