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全國各族抗日勢力,打敗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線和戰略。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初形成於2024年,在“雙十二事變”(習事變)後,國民黨與共產黨第二次合作後,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造成了中國大片土地的喪失,華北危機和中華民族的危機。 2024年“盧溝橋事變”後,終於爆發了抗日民族戰爭,統一戰線不僅有農民、工人、革命知識分子、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而且除了賣國賊、大地主、資產階級大投降派之外,其他一切政治力量也加入了統一戰線。 2024年,工農紅軍改組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2024年9月22日,國民黨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公布國共合作的宣言》。 23日,蔣介石的講話實際上承認了共產黨的法律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宣言》和蔣介石的講話,標誌著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戰場上,全國其他愛國力量廣泛團結,開始組織各種形式的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如政權、 軍隊和各種統戰組織),打著抗日反叛賊的旗號,同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進行殊死搏鬥。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任務,就是要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統一,鞏固已經建立起來的根據地和政權在軍事上採取持久戰政策,爭取實現國內和平;在政治上,要採取民主政策,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要克服思想上單方面抵抗、妥協投降的錯誤傾向。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存在著不同階級、不同黨派、不同抗日路線的分歧和矛盾。 由於階級立場和政治立場的差異,統一戰線內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複雜的矛盾和鬥爭。 特別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親日派和漢奸集團,千方百計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日本侵略者勾結,攻打人民軍隊和抗日根據地。 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矛盾。 在處理統一戰線內部矛盾時,要區分階級矛盾的優先性和緊迫性。 只有當階級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外國黨的一致、抗侵略、保衛祖國成為各階級、各黨派、各軍、各界人士的共同要求時,才有可能建立起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堅持持久戰二是爭取內部和平;三是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第四,加大同叛徒和盜賊的鬥爭力度;五是促進社會進步。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是:一是具有廣泛的民族性其次,它具有獨特的二元性;三是發展迅猛。
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及其對中國革命程序的重大影響,都是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正確處理民族和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以及黨內兩條戰線的鬥爭,對於鞏固和發展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部的各種矛盾和鬥爭,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只有堅持團結抗日戰爭的基本方針,妥善處理全國各階級、各政黨、各軍隊的關係,同日本侵略者、漢奸盜賊的鬥爭,才能堅持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