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聞》評論員張平。
來源:視覺中國
12月11日至12日,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既肯定了我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的成果,也看到了我國經濟的優勢和整體動能。 但也迴避具體問題和嚴峻挑戰,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其中,明年的工作應該是“穩中求進、進促穩、先立後破”,受到外界更多關注。
在保持穩定中求進步“仍然在開始。 穩定的預期、穩定的增長、穩定的就業是一切的前提。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年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在這一政策宣言下,我們統籌發展與安全,增強緊迫感,堅持底線思維,在守基穩陣地上打好先發制人、打好主動仗,以新的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掌握發展主動權。 並用世界上最大的增長引擎“權衡”世界經濟。
促進穩定“更加積極。 與往年相比,今年“進步”的背景明顯更加沉重。 “在轉變方式、調整結構、提質增效上積極進取,不斷夯實穩中提基礎”“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加強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等要求,包括2024年經濟工作的“九項任務”, 都把“進取”這個詞放在了光明的一面。
“先建立後打破”注意順序。 “先建立後打破”的順序尤為重要,提醒我們要充分把握新舊動能轉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的時機、程度和成效,不能脫離實際,不能操之過急。 **總書記曾做過乙個生動的詮釋:“你不能把先吃在你手裡的傢伙扔掉,新吃的傢伙還沒拿到,這行不通。 用來說明“分”和“立”順序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十二個字,直面艱鉅的挑戰。 當前,我們不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疲軟,仍存在諸多風險隱患,國內大迴圈受阻,外部環境複雜化、嚴峻化、不確定性上公升”,西方還在炒作中國勞動力成本、產業鏈轉移、外資撤離等問題, 試圖給中國的前景蒙上一層不確定的面紗,一些人的信心確實受到了干擾和影響。要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公升,這些問題是迴避不開的,必須刺破“窗紙”,用務實行動衝破迷霧,反擊負面言論。
十二個字,提出高要求。 要實現目標並不容易,會議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把握所見所見,多幹就幹,努力以自身工作的把握來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語氣的誠懇和急迫的態度,折射出堅定的發展決心和堅定信念,是中國經濟破浪的最大信心,向包括浙江在內的各地黨委傳遞著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只有堅定信心,務實前行,才能在新的一年裡乘風破浪。 最新資料顯示,在影響外貿的負面因素較多的大環境下,今年1-11月浙江進出口總值為450萬億元,同比增長44%,其**口328萬億元,同比增長35%,在全國排名第3、第2位。 一系列穩外貿的努力,保持了上行勢頭,也點燃了明年的希望。 浙江要深刻認識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擔負起勇擔主梁的新擔當,鞏固經濟好轉、高質量發展的勢頭,為國民經濟增長大局作出貢獻。 我們相信,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考驗中壯大,讓世界認識到“下乙個'中國'還是中國”。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