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 王亞傑據新華社報道,**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要用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 ”
與前兩年經濟工作會議相比,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沒有將“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分開列出,而是強調科技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融合。
陽光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昌明表示,科技創新將成為明年產業發展乃至經濟工作的重點。 無論是科技部對高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的責任併入工業和資訊化部,還是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都體現了對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高度重視。 2024年,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朱昌明認為,我國市場巨大,新型科技創新體系日趨完善,科技創新與市場緊密結合,可以促進創新產業的發展,保證我國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會議提到,“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人工智慧發展”。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輝表示,新型工業化的“新”體現在以數字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為主導的產業創新發展,以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加快。 這就需要推動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融合,打造新一代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一批新型增長引擎,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整合,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朱昌明表示,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新型工業化是塑造實體經濟新優勢的牛鼻子。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人工智慧,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相互支撐的新型工業化,不斷提高製造業高階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持續推進產業優化公升級結構,提公升產業鏈。鏈條彈性和安全水平,提高製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會議提出“完善新型一流體系,落實製造業關鍵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強化質量支撐和標準引導,提公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朱昌明表示,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科技創新向產業鏈前端延伸,加快形成創新鏈產業鏈整合發展新機制,特別是利用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 新模式、新動能,是“先建立後打破”的前提。
朱昌明表示:“雖然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但產業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產業大而不強的格局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目前處於兩面性: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推動高階製造業回歸的局面, 新興經濟體將憑藉成本優勢承擔製造業轉移。 ”
會議還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開闢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和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公升級”,這也是首次明確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的身份水平。
會議還要求“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鼓勵發展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
朱昌明表示,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是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 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相比,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有利於與產業創新有機結合,有利於提高科研針對性,有利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朱昌明認為,這就要求企業加強引領創新發展的能力,在關係世界大局發展的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領域,提煉關鍵科學問題,凝聚力量開展原創性、領先的科技攻關,在前沿探索性研究和市場化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科技難題,努力突破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基礎軟硬體、關鍵基礎材料等瓶頸,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基礎。
朱昌明認為,未來,要想有效轉化和促進科技成果的應用,離不開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不僅企業會投入科技成果轉化來培育和壯大創新產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通過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積極整合社會創新資源投資,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發展的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