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失業浪潮中的高科技工人”。
作者: Carrie M lane)
譯者:李磊。
發布日期:2023 年 11 月。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重力出版社。
當事業起起落落時,一般人總會感到巨大的衝擊,包括焦慮、恐慌、不安全感。 這是因為工作不僅僅是工作,它是人們在社會網路和生活文化領域中思考和體驗許多事物結構的方式,如時間、性別、生命歷程等,也是個人標記其社會身份和地位的錨點。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達拉斯,一群高科技從業者的經歷,驗證了失業對普通人的影響——《一人公司:失業浪潮中的高科技工作者》描述了美國網際網絡失業浪潮下的高科技產業失業者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業。 他們很少責怪“制度”或雇主,而是傾向於責怪自己,或者將失業視為全球經濟中商業週期和競爭的必然結果,主張“職業”管理,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
人類學教授凱莉·萊恩(Carrie Lane)通過18個月的田野調查和9年的隨訪,記錄了10多名高科技行業失業者的職業變化。 當面臨裁員時,這些曾經的精英們從震驚和否認到接受,他們中的一些人得到了他們真正最好的朋友的關注,他們中的一些人得到了合作夥伴的真正支援,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失業一段時間後重返工作崗位。
在網際網絡失業的浪潮中,當被裁員不可避免時,失業也成為了一種職業體驗。 《乙個人的公司》忠實地記錄了這些經歷,也展現了有多少人可以自助——通過志願服務讓自己忙碌起來,彌補失業帶來的價值缺失,甚至有人從無償服務中重新找工作開始定期鍛鍊,以改善你的情緒,讓你的生活再次更有條理加入互助小組,在定期會議中互相鼓勵,交流求職資訊並建立有用的聯絡。
中國的網際網絡從業者還會規劃“一人公司”嗎?他們的“職業管理”行為是什麼?他們對工作不安全感的態度是什麼?美國網際網絡泡沫破滅引發的失業浪潮,對我們來說是先兆,大洋彼岸高科技產業的失業者,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鏡子。
《南方來信》編輯:張樂天。
出版日期:2023 年 9 月。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此前,我曾推薦過一本書《蘇瑾的香港往事》,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香港與大陸的通訊故事,而推薦的《南方來信》卻出人意料地“延續”了時間線。
2024年,剛高中畢業的上海少女倪雙玉移居香港。 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讓她很不舒服,她開始和還在上海的表妹倪青往來書信往來,訴說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受等方面的想法。 復旦發展研究院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研究中心教師張樂天有幸獲得雙玉寫給妹妹的這些信,並編纂出版了《南方來信》一書,讓讀者真實感受到了那個巨變時代人們的心理變化。
通過香港與上海之間的52封書信,勾勒出乙個“漂泊在香港”的上海女孩的跌宕起伏,以及她未來生活的多彩圖景。 該書生動地展現了中國經濟變遷、社會生活變遷與個人自我認知之間的動態聯絡。
在愛情與孤獨、慾望與金錢的巨大張力中,觀念轉變下的女性,在時代大網中開闢了一條尋找自我的道路,女性覺醒意識與自我關懷的萌芽也非常精彩。
這些書信從倪雙玉第一次踏入資本主義制度的2024年,到2024年,完整地敘述了她從陌生到適應的轉變,以及她的各種遭遇,如職場性騷擾、與父母分手、被富家子弟追求等。
雍正:古今天地唯一的嚎叫
作者:鄭曉友。
出版日期:2023 年 9 月。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就我個人而言,鄭小友的歷史著作可以說是一本一部出版的。 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興趣為清代制度史和政治史,尤其擅長撰寫歷史文獻和歷史科普著作。 之前出版的《年千瑤之死》《清王朝的案例與刑罰》《九王奪取遺產》等書籍,都能從大家已經熟悉的歷史中找到不同的切入點,文字也通俗易懂,沒有閱讀學術著作的高門檻。
本書聚焦於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的王朝政治和群像,以史實為依據,以符合時代背景的虛構想象,還原了康熙末年的皇位之爭,以及年千瑤與雍正君主大臣關係的演變。 作者用愜意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歷史資料,推動情節介於虛構與現實之間,可讀性極強。
這本書也顛覆了很多人認為專業史研究者寫不好的偏見,得到了張巨集杰、趙冬梅、馬伯勇等業內著名專家的一致推薦和好評。
《永正:天地古今唯一的嚎叫》是鄭曉遊在碩士第一年寫的一篇網路文章,當時她只有23歲。 她在錦江文學網上做了這部作品,在網路上積累了不少粉絲,後來大家都和帖子互動了。 多年後,鄭曉遊在非虛構作品《年千瑤之死》的序言中,提到了早年寫的《雍正:古今天地唯一的嚎叫》。
在確認要出版後,鄭曉友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將原來60萬字的網稿壓縮成30萬字的出版稿件,邏輯完整,主線清晰,結構相對清晰。
作為虛構版的《九王奪寶》和《年千瑤之死》,該書劇情的基本走向與前作一致,在雍正即位問題上,鄭小游根據目前史料推測康熙晚年曾兩次經歷過太子廢廯, 而他在立太子問題上猶豫不決,突如其來的緊急情況而死,導致雍正“洩密”。在此框架下,進行合理虛構,“物有理,知識稀疏密,文有其風格,人物各有面孔”(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