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論中國》說了什麼?

Mondo 健康 更新 2024-01-22

2024年11月29日,前美國事務助理、前國務卿基辛格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0歲。

當我看到這個訊息時,我立刻想起了乙個中國人熟悉的詞:五福林門。

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說很熟悉,但5個祝福是什麼?可能有朋友沒有深入學習,今天想和朋友一起習。

五福門中的第乙個福氣是指財富。 簡單來說,有錢就是有錢,貴就是有地位,通常就是做官。 有錢就是有錢,做官,真是太好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 甚至,如果兩者之一可以解釋,就會有一種“丈夫還能要求什麼”的感覺。 但我想提醒小夥伴們,這樣的兩件大事在武福林門只佔其中的一件,而以現在**學生的方式來說,只佔了20%。

五福的第二福是指康寧,即健康安寧。 一般來說,健康基本上是平和的,平和往往是健康的,所以其實可以狹義地理解為健康。 當然,這是對我的簡單理解。 毋庸置疑,健康有多重要,但它只佔中國觀念中的五福之一,只佔20%。

五福中的第三福是指美德,即乙個人品行端正。 這方面我想和朋友們分享的是,我們現代人在懂得好道德這件事的時候,通常會說,因為我們品行端正,所以能給人帶來或多或少的好處。 比如做生意的時候,和睦是珍貴的,有良好的道德,就容易和睦,和睦就能賺錢。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擁有良好的品格可以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也有很多人說,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達到內心的平靜,這樣他們就可以少生病,從而變得健康,因為情緒疾病在現代人中佔的比例非常高。

但是,無論你如何解釋它,我們都會發現乙個謎團。 在現代人眼裡,品行好是一種手段,大家都想著靠這個手段去達到其他目的,比如賺錢,比如當官,比如健康。 簡而言之,它是一種手段,乙個過程,而不是目的,不是結果。

然而,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五福之一就是善德,也就是說,善德就是目的、結果、目標,就像財富一樣,就像康寧一樣。

這是現代人值得深思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良好的品格,即使它不會給人們帶來任何東西,也應該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德之事在古漢人的觀念中非常重要,其佔比與富富康寧相同,達到20%。

五福的第四個福是長壽。 這自然是很好理解的。 我們常說長壽的時候,就是習說長壽是百歲,也就是活到百歲才算長壽。 基辛格正好活了 100 歲,不多也不少,正好 100 歲。 這是乙個巧合。

五福的第五個福是善終。 善終的本意是指正常的死亡,寓意你不能因為某種災難或某種懲罰而死,也就是說,當你老了,慢慢地,生命就會結束,而且會平靜地結束。

有時候我想,在現代醫療條件下,乙個人渾身插管,臨死前,忍受著現代**帶來的種種痛苦,最後死去,這是好死嗎?還是不算數?按照古人的觀念,這似乎算數,因為這畢竟不是刑法,也不是禍害。 但在我心裡,我總覺得這種死亡並不完美。 當然,關於這件事,社會上存在很多爭議,我們今天就不多說了。

但是,11月29日在康乃狄克州家中去世,7月訪華,享年100歲的基辛格,自然沒有忍受我剛才提到的痛苦,我認為應該算是真正的善終。

當我把基辛格的死與五福聯絡在一起時,我是不是想說我認為他就是五福?沒有。 因為關於五福的前三---,財、康寧、德行,他都成就了嗎?我不看好。 因為他是美國人,所以我從乙個中國人的角度來評判他可能不公平;如果以美國人的標準來判斷,似乎有叛國罪嫌疑。 所以我沒有被評判。

但是長壽的第四福和善終的第五個福,基辛格肯定得到了,而這與立場無關,因為標準是很客觀的。

因此,在2024年11月29日,基辛格至少獲得了中國人和古人所倡導的五大祝福中的兩項,佔了中國傳統觀念中所有人生追求的40%,這是肯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基辛格的死也是一次成功的死亡。 因為人總是要死的,所以沒有必要為死太難過。 但是,如果死亡的方式符合某種積極的標準,人們自然會得到很多安慰。

基辛格告別世界的方式,在我看來非常成功,對我這個中國人來說,卻是安慰。

毫無疑問,當我這樣說時,我對基辛格充滿了積極的想法,特別是主要是尊重。

我為什麼尊重他?我想我的朋友大概能猜到。 不過,既然他去世了,我們還是有必要再重複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作為告別。

基辛格為贏得我的尊敬所做的第一件事,無疑是他一生中最廣為人知和最輝煌的事件,就是他在2024年對中國的秘密訪問。 請注意:秘密訪問。

1971 年 7 月 1 日,白宮新聞秘書在離開美國開始所謂的“馬球行動”之前的一次例會上宣布了這一訊息:

尼克森**準備派基辛格博士於7月2日至5日前往南越南進行調查,然後前往巴黎會見戴維。 布魯斯諮詢。 在基辛格的巴黎之行中,他將與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舉行會談**。 ”

簡單來說,他主要是去越南,然後要去巴黎找人談話,但在去巴黎的路上,他要去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 簡而言之,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越南,其次是巴黎,然後是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

但後來地球上的人都明白了,其實他此行的核心是去中國,剩下的就是掩飾。

基辛格於7月1日離開美國,在越南停留了三天,然後在泰國曼谷度過了一天。 隨後,他在印度新德里停留了兩天,然後於7月8日抵達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

由於他那次在印度呆了兩天,印巴是站在對立面的,為了照顧印度的感情,美國公開宣布只在巴基斯坦停留兩天,以免讓印度覺得美巴關係更好。

他於7月8日抵達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晚上參加了巴基斯坦**為他舉行的晚宴---. 而當時巴基斯坦**葉海亞。 伊姆蘭·汗宣布,由於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的天氣太差,影響了基辛格的健康,他特意邀請基辛格到他位於納蒂亞加利的**別墅休養。 而且,由於基辛格身體不好,他要求記者不要去,這樣就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

巴基斯坦**這是在8日晚宣布的,就在當晚,也就是9日凌晨4時30分,他乘坐巴國民航707飛機直飛北京,9日中午12時15分抵達北京南苑機場。

然後是與中國領導人的會晤,特別是與***的會晤,會議持續了17個多小時,中間我還參觀了紫禁城,自然要討論公告之類的事情。

眾所周知,由於他秘密訪華,2024年2月21日曾訪華。 2月28日,中美兩國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

用中國習近平慣用的話來說,基辛格對中國的秘密訪問為中美關係正常化開啟了大門。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緩和與美國的關係大大改善了我們的國際環境。 如果再往前走,八年後的2024年中美建交,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有了現在的輝煌成就。

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這其中有必然性,這主要是由當時美蘇爭奪霸權的大環境和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決定的,當然不是基辛格乙個人的功勞。 然而,必然性必須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基辛格很榮幸能成為表達這種必然性的偶然人物。 我們不應該把歷史的程序過多地歸於乙個人,但總要有人做事,所以我們不能否認某些偶然人物在歷史程序中的作用。

特別是基辛格訪華是“秘密”的,因為美國國內也存在著巨大的爭議,所以尼克森只能武斷地選擇自己的心腹---基辛格,悄悄地經營這件事。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基辛格贊成並推動尼克森做出這樣的決定。 事實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基辛格作為事務助理,在贏得信任和影響決策方面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 前面沒有人能與他匹敵,後面也沒有人能與他相提並論。

因為,嚴格來說,事務助理不是正式的官方職位,他的任命不需要經過美國參議院,他想任命誰就是他想要誰。 美國負責外交事務的官方負責人是國務卿。 然而,當時美國的尼克森卻把國務卿放在一邊,直接派基辛格去處理這種絕密的事情。

事實上,在這次事件發生前兩年,也就是2024年,中美之間還有一次互動,這也與基辛格有很大關係。 由於當時中國與美國沒有外交關係,也沒有任何直接接觸,我只能把這種互動稱為“隔閡”。

2024年3月2日,中國對蘇聯發動鎮寶島自衛反擊,中蘇關係惡化。

2024年8月,蘇聯計畫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8月28日深夜,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接到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命令,秘密徵求美國當局的意見,最好是在與尼克森或基辛格的單獨採訪中。 目的是爭取美國的支援,具體來說就是希望美國在這件事上保持中立。

基辛格作為尼克森的心腹,主張在這件事上反對蘇聯,尼克森最終在一次內閣高階會議上確認了這一立場。

當時,他們面臨著操作上的困難:首先,中美之間沒有外交渠道,不方便向中國傳達蘇聯的這一計畫和美國的立場。 其次,即使資訊是通過中間人傳遞的,由於中美之間缺乏信任,中國也可能對這一訊息產生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8月28日,美國小報紙《華盛頓星報》刊登了一則震驚世界的新聞,題為《蘇聯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幾乎在同一時間,基辛格正式向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表明了美國的立場。 有人聲稱,一旦戰爭爆發,美國就會認為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美國也會對蘇聯做同樣的事情。

中國得到訊息後,迅速作出戰略部署,偉人提出“挖深坑、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大批工廠遷入偏僻山區,全國各地開始修建地下防禦工事和防空洞,軍隊進入戰備狀態。 中國的反應和美國對蘇聯的遏制最終使中國和蘇聯避免了一場可能產生可怕後果的軍事衝突。

回想起來,這是一件大事。 而在那次事件中,美國和時任美國事務助理的基辛格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出了有利於中國和世界和平的選擇。

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這兩件大事,是基辛格贏得我尊敬的第乙個原因。

基辛格之所以贏得我尊敬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寫了一本叫《論中國》的書,很有名,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在過去的節目中也多次提到過,我的沉思有我讀書會的第77本書專門介紹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他首先介紹了中國文化,字裡行間充滿了肯定。

比如,他認為中國文化似乎沒有開端,他刻意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做乙個比較,說在研究西方文化的時候,總是習說什麼時候開始。 比如,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起點,但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孔子的觀點是克己懺悔,而傅是復的還原,即還原古人的要求和秩序,那就意味著孔子根本不是起點, 因為他說他想回到過去的某個時候。這和中國人自己說的源遠流長是一樣的。

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也強調,現代中國人仍在書寫3000多年前商代創造的書寫體系。 他還說,在《三國演義》中,分裂必須長期結合的規律,以及必須長期分裂的規律,總之,歷史上雖然有過中國***崩潰的時候,但很快就重建了,然後又統一了。 因此,中國不能被分裂和打敗。

本書的第二點是,中國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 他特別提到,鄭和的西行遠航早於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但鄭和走到哪裡,都只宣布**的恩惠,卻沒有虐人為樂的野心。 他還特別提到,中國古代的聖賢們相信世界是永遠無法征服的,所以中國人從來不想征服別人,中國人只想順應世界的潮流。 這簡直就是對當今美國“中國威脅論”的一記耳光。

《論中國》的第三個要點是,中華民族的最終結果是一體化。 他列舉了幾次中原地區被外國人入侵的時候,外國入侵成功了,但是如果外國人得逞了怎麼辦?最終被中原文明同化,當然,中原文明也吸收了外來文明的優點,使中華文化更加優秀。

《論中國》的第四個觀點是,中國非常崇尚戰略思維,非常重視“潛力”這個東西,也就是我們下棋時常說的,“寧可失去乙個兒子,也不要失去乙個動力”。 他認為,中國的特點是圍棋,緩慢實施戰略繞道和圍剿。 他還說,西方思維就像下棋一樣,專注於乙個接乙個地吃掉特定的棋子。 翻譯成通俗的表達方式,可以說中國人喜歡和對手兜圈子,兜兜轉轉,最後讓你聽話,不用專心吃幾粒種子。

《論中國》的第五個觀點,是對新中國和領導新中國的中國共產黨的充分肯定。

《論中國》的第六點是它提出了對中美關係的願景,有乙個詞可以表達它特別的含義,它期待著建立“太平洋共同體”。 這與我國人民提出的“太平洋大到足以容納中國和美國”的建議有多相似?當然,我們現在最新的宣告是“地球夠大了”。 總之,基辛格的觀點,歸根結底是中美關係應該是緩和的、合作的。

這些是我在讀《論中國》這本書時印象最深的幾點。

就他的結論而言,他的結論與中方的期望是一致的,因為我們期待著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和平。

從邏輯上講,他充分肯定了中華文化。

所以,我尊重基辛格。

當然,就這本書而言,我不只是因為書中的內容而尊重他。

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對中美關係的期望,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我們中國人本來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將這個想法傳達給全世界可能有點困難,因為畢竟美國人控制著世界。 可想而知,如果乙個中國人寫一本關於這種觀點的書,它在世界上的傳播力可能有限。 然而,帶著同樣的觀點,美國一位前***事務助理寫了一本書,讀起來的人更多。 所以基辛格的書是宣傳中國、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故事---儘管他的立足點是美國。

因此,我把基辛格的《論中國》一書列為我尊敬他的第二個原因。

我之所以比較尊敬基辛格,第三個原因是,他90歲高齡後,在中美關係日漸下滑的背景下,仍然不遺餘力地呼籲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和平。 正如他在《論中國》一書中所說,太平洋足夠大,中美應該建立乙個“太平洋共同體”。

他的觀點也受到許多美國人的批評,因為今天美國有太多人不同意他的觀點。 我們也可以狹隘地說,他也為自己的觀點付出了一些代價,而這個代價就是許多美國人的責罵。

事實上,近年來,他在美國和美國政壇的表現並不好。 拜登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乙個在基辛格沒有擔任職務後沒有邀請他到白宮會談的人。 用中國人民的話說,美國**拜登對他不好。 甚至川普也邀請基辛格到白宮會談,但拜登沒有。 除了基辛格主張美國和中國應該合作與和平,而不是遏制和對抗中國之外,沒有其他原因。

想到這裡,我作為乙個中國人,怎麼能不尊重他呢?

然而,這兩天我的感受是複雜的。

因為基辛格死後,中國很多人都寫了很多文章,總體上有很多正面的,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我想說的是,說這些陳述根本沒有意義似乎沒有意義。 例如,從2024年到2024年,基辛格先後擔任美國事務助理和國務卿,即負責美國外交,在此期間,越南戰爭如火如荼。 在越南戰場上,美國人投下了數百萬噸炸彈,造成許多人死亡。 對柬埔寨和寮國的轟炸尤為激烈。 此外,我們不能說那個時期世界上發生的其他重大事件與他無關。 例如,美國支援印度尼西亞入侵東帝汶。 美國支援皮諾切特在智利發動反對阿連德的政變**。 美國還支援阿根廷軍方打擊左翼分子的努力。

從辯論的角度來看,我也可以提出一些反駁。

例如,對於越南戰爭,基辛格一方面參與了轟炸越南、寮國和柬埔寨的決策。 另一方面,當他主持美國外交時,他完成了2024年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 今年,他還與越南共產黨組織部部長黎德壽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但我今天不想為基辛格找太多藉口。 因為從整體上看,基辛格在擔任美國事務助理、美國國務卿的時候,一定和那段時間美國在全世界的所作所為有聯絡。 其中許多事情,中國人不贊成。

這兩天我一直在想,我是否應該尊重這樣乙個有點矛盾的人

想了想,我想我還是應該這樣做。 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從中國人的角度看,基辛格為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了解和傳播中華文明、謀劃未來中美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 也許是因為我太聞所未聞了,我甚至找不到乙個比他貢獻更多的美國人,甚至乙個地球人。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要區分初級和次級。 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他的積極貢獻是首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

這種對人和事物的看法也適用於我們看待周圍任何人和事物的方式。 例如,你周圍的人幫了你很多,但他可能在外面做了一些你不贊成的事情---這幾乎是肯定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做你贊成的一切。 那麼,是不是因為他做了一些你不贊成的事情,你對乙個對你有很大幫助的人有負面的情緒和態度?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如果我們用眼睛看任何美國人,甚至任何地球人,我們會發現,沒有人能100%地活出中國的希望和標準。 無論他對中國有多好,對中國有多大貢獻,他一定做了中國人不贊成的事情。 如果乙個人做了中國人不贊成的事情,而我們拋棄了這個人,那麼我們在世界上就沒有朋友了。 沒有朋友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所謂政治,就是支援我們的人越多,反對我們的人就有多少人。如果我們不把別人當朋友,怎麼能指望別人支援我們呢?

第三,有人說,基辛格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而不是為了中國的利益。 我舉起雙手贊成這一點,如果我能舉起我的腳,我想舉起我的腳來支援他們。 但有乙個問題:世界上有哪個外國人能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如果乙個外國人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服務,那麼在我心裡,他就會成為他們民族和國家的叛徒,我會看不起這樣的人。 我想回到我剛才說的邏輯,如果乙個人的出發點不是為了中國的利益,而是為了他的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我們就不會接受這個人,那麼我們就會成為世界上沒有朋友的人。 正如我之前所說,沒有朋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對世界的期望是,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的利益,但他的所作所為客觀上對中國有利,這就足夠了。 我不指望任何外國人全心全意地為中國服務。 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服務的人,只能是中國人,不能是外國人。

所以,我仍然保持著對基辛格的尊重。

朋友們可能已經感覺到,在最近幾天網路上關於基辛格的文章中,我的觀點可能有些不同。 我不是簡單地讚美基辛格的功績,或者只是批評他,甚至咒罵。 我說的是如何看待基辛格這個人。

這是因為,雖然基辛格已經去世,但如何看待基辛格的問題仍然是我們面臨的乙個巨大的現實問題。 在當前的中美博弈中,既有許多美國人,也有地球人,也在做一些有利於中美關係緩和的事情,但他們必須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上,或者站在自己企業的立場上。 同時,他們可能在乙個問題上支援中國,也可能在另乙個問題上做一些令中國不高興的事情。 我們應該團結這樣的人嗎?還是你不喜歡這樣的人?

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人,寫一篇文章發表,其實可以表明你很愛國,也可以表明你的思想很純潔。 但是,如果我們厭惡那些不能百分之百通過中國立場審查的人,把這些人推到千里之外,我們怎麼能遵循偉人的教誨,盡可能多地支援我們,盡可能少地反對我們呢?

如果我們不能得到那麼多支援我們的人,而反對我們的人卻很少,我們怎麼能贏得世界上最廣泛的支援呢?

想到這裡,我決定把這個觀點放在這個關於基辛格的劇集中。

不過,有點可惜,這篇文章發布得有點晚。

基辛格於當地時間11月29日去世,我是在北京時間11月30日得知這個訊息的,當時我已經為12月1日拍攝的那一集做好了草稿。 如果他已經想好了,不趁熱打鐵寫下來,過幾天就可能消失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 12 月 1 日的節目中寫了關於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的文章。 接下來的幾天有點忙,我也懶得寫,但現在我終於有時間寫下來了,雖然網上關於基辛格的討論已經降溫了。

但我總覺得尊重是沒有特別的順序的,遲到與否並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基辛格的態度,也意味著我們現在對一些美國人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決定了我們能否在世界上中美博弈中,得到多少支援我們多少人,多少人就支援多少人,反對我們多少人就得到多少人。

相關問題答案

    基辛格的《論中國》開始認識我們自己

    基辛格逝世,享年歲,作為中美關係的見證人,他曾多次踏上中國土地,為中美關係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曾經寫過一本專著,書名叫 論中國 裡面包含了很多精美的史料和 回顧我國的歷史,有時間可以讀一讀。作者可以同時是高層 使者 學者,多次參與中美互訪和談判,以美國人的視角思考如何建設和平。作者寫道由於歷史和文化的...

    基辛格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但不是“好”朋友

    基辛格逝世,簡體網際網絡掀起中國哀悼浪潮,稱他為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之所以這樣稱呼他,無非是他年對中國的秘密訪問,導致了尼克森年的訪華,解凍了中美關係,恢復了年的敵對和孤立狀態,為今後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礎。卸任後,基辛格於年月成為美中協會的兩位主席之一。自年以來,基辛格先後訪華多次,與中國歷屆領導人保...

    中國A股何時能被儲存?

    當歐美日印等國的投票指數接連創下歷史新高時,大A卻年復一年陷入點的泥潭,需要不斷輸血才能挽救。在A股一系列重要漏洞未完善的情況下,盲目引入登記制,使得上市公司數量銳化,而同期退市公司數量卻寥寥無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管理層必須談論增加和增加市場的直接融資要解決大量企業排隊上市融資的問題。總...

    為什麼中國引領著世界電動汽車潮流?

    為什麼中國引領著世界電動汽車潮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加劇,電動汽車逐漸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一,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引領了世界潮流。那麼,為什麼中國在電動汽車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首先,中國 對電動汽車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援和政策支援。中國 已將電動...

    中國最危險的事情是什麼?人們的認知是“沒有官員不貪婪,沒有官員不腐敗”。”

    中國社會最危險的因素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老百姓常說的 沒有官員不腐敗,沒有官員不腐敗 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理解。這句話暗示了一種普遍現象 腐敗的普遍性和腐敗問題。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本文將通過深入分析,揭示 沒有官員不腐敗,也沒有官員不腐敗 這種認知背後的真相,以警示大眾保持清醒思考。.損害社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