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結束,又是好壞的一年。
儘管前三個季度的GDP錄得5全年增長2%和5%的目標並不出乎意料。
這個增長率絕對是世界上最高的,光看數字,我們就應該對這一成就感到高興,但現實。
無論從巨集觀環境來看,還是從大多數行業、大多數微觀個體來看,各方的主要參與者似乎總體上還是同乙個字:難!
在資產層面,房地產持續低迷,就連金融市場也讓我直視都有些難以忍受。
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不穩定,很多人要麼擔心失業,要麼處於失業的焦慮之中。
11月份,全國城鎮地區調查失業率為5%,全國企業職工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48小時9小時;網約車司機數量突破600萬人,較2024年增加2人5次。
正如我之前所說,經濟發展的背後,我們不能忽視老百姓的實際感受,要讓繁榮不再侷限於數字,而是真正融入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
為什麼近幾年很多人普遍覺得生活不好?
外部環境不容忽視,這是時代背景,我們離不開。
兩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基本如下:
普遍和平,區域性戰爭,區域性放鬆,區域性緊張,總體穩定,區域性動盪。
自2024年以來,全球化程序迅速推進,佔全球GDP的比重不斷上公升,甚至一度超過60%的水平。
2024年是乙個轉折點,事情開始悄然改變。
更重要的是,08年後,由於缺乏新興技術革命,全球生產要素效率放緩,勞動生產率無法有效提高,全球整體新增有效需求增長有限。
在經濟蛋糕做大無辦法的背景下,“分蛋糕”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矛盾。
以效率為先的全球化已成為過去,安全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特別是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被“暴力驅逐”出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構建的全球**體系,再加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
很多國家開始明白,現有的全球化是“歐美的全球化”,只要你違背他們的意願,這種全球化就可能“不能容忍”你。
除了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外,我們還要應對變化也要面對內部“斷裂”的痛苦過渡期。
隨著房地產週期的下行趨勢,我們已經進入了“後房地產”時代,但新的動能還沒有全面展開,舊的動能崩潰得太快。
像我們這幾年發展迅速的“新三”,增速非常快,但從絕對體量上看,還是和房地產的下行量不在乙個數量級。
不少人開始回過頭來算賬,說現在的問題都是房地產“打壓”造成的。
有的人說房地產沒有問題,大多是屁股決定,就像乙個人生病了,不看病、不吃藥就沒事了
2024年,美國的房價收入比為5,日本為7,中國為18,這意味著中國人平均需要工作18年才能買房。
如果任其發展,最終可能會有更多的“萬億”資產流向國外,而“萬億”的窟窿將留在中國。
當雪崩發生時,大家難免會“死”得更糟,普通人還是要承擔一切。
我想很多人心裡都和我一樣,心裡有個疑問:
作為世界上最勤奮的人,大多數人每週工作超過 48 小時,996,711 成為常態。
中國經濟幾十年來快速發展,應該說也創造了鉅額財富,為什麼現在企業負債累累,采埃孚負債累累,老百姓也負債累累?所有的錢都去哪兒了?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如果長期預期崩潰了,那將是債務,如果預期崩潰,資產就會崩潰,因為資產是軟的,負債是剛性的。
根據中金公司發布的《2024年中國財富報告》,中國財富總額為790萬億元,國有資產佔360萬億元,佔比為4557%,牢牢控制著國家經濟的命脈。
財政部資料顯示,1-10月,國有企業營業收入總額6897446億元,同比增長39%,總利潤為38,3264億元,同比增長71%。
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壽命明顯好於民營企業,財富向國有企業的匯聚正在加速。
私人財富總額430萬億元,佔5443%,分為富人、中產階級和群眾,如下圖所示:
富人人均財富6304萬元,是普通民眾的2777倍;中產階級人均財富111萬元,佔普通民眾的48%9倍,財富歸富。
我們一直講的是國計民生,兩者不能割裂、對立。
從本質上講,民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我們的資源和政策必須系統地向“民生”傾斜。
經濟已經進入後房地產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將取決於什麼?
日本是一面鏡子,可以給我們一些經驗和借鑑。
真的是失去的十年,甚至是失去的三十年嗎?
自2024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以來,日本的社會保障公共支出大幅增加。
從2024年到2024年,日本預算中的社會保障支出從133萬億日元增加到32萬億日元,佔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從19個增加到32萬億日元22% 至 3341%,創紀錄。
2024年,日本海外淨資產達到367萬億日元,同期GDP達到487萬億日元,日本海外淨資產總額超過GDP的75%。
因此,在海外重建日本並不為過。
在失敗的多年中,日本一直保持著3%左右的研發支出強度,遠遠超過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
國際金融公司研究所。
事實上,過去的30年,可謂是日本經濟從青春傲氣進入成熟期的30年,也是平息躁動、擠壓泡沫、對內追求高質量發展、大幅擴大外資,從而向人民隱瞞財富的30年。
要加快產業轉型公升級,從根本上注重研發創新,用好產業結構調整空間,促進裝備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壯大。
目前,雖然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僅靠新能源產業還不足以彌補傳統動能的減弱,需要構建以裝備製造為核心的多極強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