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國區教授 晶元威脅不了別人,只能威脅自己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在打壓中國的晶元產業,近年來打壓力度不斷加大,禁令也越來越多。
美國與荷蘭、日本一起,在18nm下游DRAM儲存器生產裝置、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裝置、14nm下游邏輯晶圓生產裝置等方面,力爭引領中國晶圓產業發展。
很多人說,美國覺得中國的天然橡膠已經很強了,對他們構成威脅,可能動搖了他們在全球天然橡膠行業的壟斷地位,所以打壓了中國的核心,想要阻撓或減緩中國天然橡膠行業的增長。
但前段時間,清華大學積體電路學院教授魏少軍就這個話題發表了演講"南鑫音響匯聚未來"之"2023中國-南沙國際積體電路產業論壇",發表了一篇題為"半導體行業重新全球化"的演講。
魏教授在演講中指出了中國天驕產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的天驕沒有威脅別人的能力,只能威脅自己。
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表示,他請人統計了目前在創業板和康冠上市的135家半導體公司的2024年年報,覆蓋了整個產業鏈。
報告發現,這些公司普遍規模較小,投資少,毛利率低,並表示這135家公司的總市值僅為30億元人民幣,不到英偉達在美國市值的一半。
它還做了乙個統計,在Techtronics上市的62家晶元設計公司全年的研發支出僅為29億美元,而這些支出可以生產約10個5奈米晶元。
他自己總結說,他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上市的這些平板電腦企業,從財務資料來看,並沒有體現出特別高的高科技含量,所以我們還處於低端發展階段。
然後他說:"很多人認為我們在威脅別人,但我不這麼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互相威脅是可以的"。
這些年來,其實很多人都覺得中國晶元的發展已經很厲害了,威脅到美國,但其實正如魏教授所說,我們其實並不是很強大,我們更集中在一些低端領域,真正的高階產品還是需要從美國進口的,我們的很多晶元還是很依賴國外的, 我們的晶元產業還遠遠不能滿足自身需求,與美國的差距還很大。中國晶元產業與美國的差距仍然很大。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驕傲,也不應該說什麼來抬高自己,而是應該保持低調,認真學習,實事求是,向美國學習,你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