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已經找到了三個“接機人”來承擔鐵路專案,即日本、南韓和印度。 然而,到了付款的時候,這三個國家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今天也沒有人願意融資。 菲律賓對此深感遺憾,因為這些專案的總投資額為50億美元,是與中國達成的合作協議。 這三個專案在財務和技術上都不會有任何障礙。 然而,菲律賓政局發生變化後,中菲關係急轉直下,甚至這些鐵路合作專案都有被取消的風險。 只可惜,這些被菲律賓寄予厚望的“接機人”,乙個個變得不靠譜。
日本表現出了真誠的合作態度,不僅在鐵路建設實力和技術方面,而且低至01%的超低利率。 然而,這種看似優惠的舉動背後可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動機。 以日本與印度合作修建鐵路的經驗為例,當時以低息貸款為誘餌,但最終只用了5年時間才修建了10公里的鐵路,並多次修改設計圖紙,導致增加費用,全部由印度承擔。 此外,日本已承諾修建一條通往越南的鐵路,但十年後,該專案尚未開始。 可以預見,菲律賓將不得不等待日本的鐵路合作很長一段時間。
日本的做法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即他們來這裡只是為了修建鐵路,還是為了挑戰中國在東南亞的存在。
與中國和日本相比,南韓在基礎設施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除了高鐵技術發展晚於菲律賓之外,南韓本身還沒有承擔過國家級鐵路專案。 考慮到菲律賓是乙個多島國,地形複雜,建設難度極大,南韓顯然無法勝任這項任務。
當人們想到印度的鐵路時,人們會想到一幅破舊的火車在蜿蜒的鐵路上緩慢行駛的畫面,車廂裡擠滿了人。 印度自己的鐵路系統陳舊過時,它依靠其他國家來建設。 然而,印度是否能夠滿足菲律賓在建設成本和貸款利率方面的要求存在疑問。 鑑於印度人民對利益的敏感性,他們不太可能在這方面做出太多讓步。
菲律賓在尋找鐵路合作的繼任者時遇到了許多困難。 日本的優惠措施背後別有用心,南韓基礎設施能力不足,印度自身問題解決不了。 相比之下,中國在鐵路合作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實力和誠意。 中老鐵路已開通兩年,為寮國、泰國等國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發展機遇。 其他國家紛紛表示願意參與中國在東南亞的鐵路建設,以分享紅利。 菲律賓不應被排除在鐵路合作領域之外,否則將錯失與中國密切合作的機會。 泛亞鐵路的建設將是東南亞國家搭上中國發展快車的契機,菲律賓應抓住機遇,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菲律賓還將通過與中國合作建設鐵路,在東南亞經濟一體化程序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