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個朋友在聊孩子。
一位媽媽說:“我的熊孩子一直在玩他的手機,我氣得打了他幾次,他居然把衣架搶了扔在地上。 今天的孩子,犯了錯誤,不聽課,居然反抗,真的很生氣。 另一位媽媽也說:“你還懂得反抗,每次我家挨打,他一句話也不說,只知道在那裡哭,你說他跑一點,我的憤怒就會消失。 “媽媽們,你們乙個接乙個地抱怨你的孩子。
大家發現,“馴服”的孩子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但孩子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有的孩子會沉默,默默地受苦;有些孩子會因為拒絕認輸而反擊。 可能每個人都會喜歡“聽話”的孩子。 但其實,孩子在被教育的時候,是反抗的本能,是孩子爭取自身權利的“聲音”。 有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乙個3歲以上的孩子不反抗,他就不是乙個正常的孩子,這是成長的必要方式,反抗越強,以後就越容易有堅定的意志力。 因此,我們教導孩子,“反抗”的孩子和不“反抗”的孩子的未來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不叛逆”的孩子。
失去的是選擇有一位老師,她總是有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她卻為無法教好她的熊孩子而苦苦掙扎。 因為孩子太調皮,她氣得打孩子好幾次,每次打完都後悔。 她說:“我知道我生氣了,但我從不為自己辯護,每次他站直身子等我打架,他都不會反抗,越是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就越生氣。 “為什麼孩子根本沒有反應?
從心理上講,父母在教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有極度的恐懼,所以就有了“凍結反應”。 這時,孩子開啟自我保護機制,會用“奉承”的行為直視父母的憤怒。 別看這種孩子沒有反應,其實他心中的恐懼和傷害被壓抑在潛意識裡,正在一步步減弱自己的能量,慢慢成為乙個乖孩子。 一位心理諮詢師說:孩子小時候越是“乖巧”和“懂事”,長大後心理問題就越多;乙個孩子小時候表現得越叛逆和自由,他長大後心智就越成熟。 孩子越是沉默寡言,越容易被順從和順從綁架,總是靠順從別人的意願生活,不敢選擇做真實的自己。 一位網友曾回憶道。 他的家庭條件很好,成績也很好,他總是在別人的讚美中長大,但他並不快樂。 小時候,母親動不動就打他,只要他不聽話,就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只要他反抗,就會被打得更厲害。 後來,他不敢違抗父母,在父母的逼迫下,他變得順從。 他開始沒有選擇:
選擇媽媽喜歡穿在身上的衣服;“我不太喜歡,但我只能聽話,”她說。 “因為她懦弱,無法反抗,所以她看起來乖巧懂事,沒有自我。 長大後,她學會了看人的臉。 在工作中,我總是聽從別人的安排,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無論如何都“怕別人生氣”,我選擇先妥協。 不會反抗和失去的是選擇為自己而戰的機會,就算是對的,也會顯得順從。 孩子越是“不反抗”,就越有可能被別人綁架,失去真實的自己。外出遊玩需要許可;
如果回家晚了,就會因為吃不飽飯而受到毆打和懲罰。
愛“叛逆”的孩子
贏得的是獨立人格
有這樣一條新聞。 乙個8歲的男孩被媽媽“毆打”,並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媽媽,我離家出走了。
事發的原因是那天下午他想和妹妹一起玩,於是就蹭了妹妹,妹妹當時不開心,兩人吵了起來。 結果,母親很不耐煩,毆打了男孩。 男孩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後來,男孩的事件在網上引起了關注,有心理學家這樣解釋他的言行:男孩並不是真的離家出走,而是在家裡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有一種“復仇心理”,所以他想用這種方式,看看父母會不會緊張。 也許表面上,男孩叛逆,但實際上男孩在尋找自己。
孩子的叛逆是自我意識強烈爆發的表現,是打破“原我”、獲得“新我”的過程。 從6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公平感開始覺醒,他會強烈要求父母尊重他,不再希望父母把他當孩子。 有心理學家解釋,愛“叛逆”的孩子有三層動機:
第 1 級:他需要認同自己的價值;
第二層:他要擺脫控制,以獨立的姿態呈現自己;
第三個層次:他想獲得控制自己的權利。 只有有了想法,我們才能擁有獨立的人格,只有有了抵抗,我們才能打破新的自我。 一位清華大學教授講述了他的童年。 上小學的時候,他考了第一名,老師獎勵了他一張世界地圖,他回到家開始研究。 當時,他被地圖上的埃及金字塔、克利奧帕特拉、尼羅河所吸引,認為長大後一定要親眼目睹這些古蹟。 因為他太著迷了,他把半燒的洗澡水燒乾了,父親氣得不但又又打罵他,還把地圖扔進爐子裡燒了,他忍著痛撿起地圖,卻惹怒了父親:“有什麼好看的, 我保證,你這輩子都不會去這麼遙遠的地方。 他被父親刺激了,心想:“我得向你證明。 這件事之後,他變得非常叛逆,對父親做了一切。 他偏執地認為我想做你不想做的事,我一定比你為我設定的生活好一百倍。 所以當他第一次出國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埃及,用實際行動推翻了父親的話。 過於嚴格的教育會壓抑孩子的自主慾望。 被壓抑的孩子會叛逆,因為它激發了孩子內心的自主慾望,孩子越是反抗父母,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出路”。
“抵抗力”是孩子成長的標誌
父母不應該輕易被“壓制”。
孩子會“反抗”,不一定是針對父母,而是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利。 父母“壓抑”太多,卻侵犯了孩子的心理界限,壓抑了他們的自主性。 相比之下,愛反抗的孩子將來會佔優勢。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過一項研究:他們在2-5歲的兒童中,選取了100名抗拒性強的兒童和100名抗拒性不強的兒童,對他們的青少年進行跟蹤,發現84名抗拒性強的兒童意志比較堅強,有主見,分析獨立,有判斷和決策的能力。 抵抗力較小的孩子中,只有少數意志較強,其餘的沒有決策能力,無法承擔責任。 “抗拒”的孩子想在心裡表達自己。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要由孩子來做,而是要適當地“妥協”,讓孩子成長。 1.當你的孩子不滿意時,學會傾聽在育兒的路上,很多家長都著急了,很多事情不等孩子解釋就被打罵。 打的時候,不讓孩子說話反抗,其實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差。 如果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接受我們,我們必須首先接受他們。 托馬斯曾經說過:積極傾聽是我們打入孩子心靈的墊腳石。 他認為,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只需要描述孩子提到的行為,解讀他當時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絕不能對孩子做出任何評價和暴力。
好的溝通方式永遠不會將教育公升級為暴力,當孩子反抗時,傾聽他的聲音比教他這樣做更重要。 胡 Ke曾經分享過一件發生在安吉身上的事情:她給安吉買了一雙運動鞋,想讓兒子第二天穿上,但安吉拒絕了。 在胡珂的逼迫下,安吉更加精力充沛,胡珂有打人的衝動。 後來,安吉對她大吼大叫:“為什麼我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後來,胡珂說:“是的”。 無論如何,我們都想讓孩子為自己“爭辯”,即使孩子錯了,也要給他表達自己的機會。 2.在原則問題上,讓孩子自己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如何體驗、感受和得出結論。 一切都不是關於迫害,而是關於讓孩子有“我願意”的想法。 教育從來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有選擇地讓孩子自己感受,從而扭轉“對抗”的狀態。 東野圭吾小時候是乙個非常不讀書的孩子。 為了讓他愛上讀書,媽媽給他買了很多名著,可是他一看到就很反感。 那時候,媽媽又打又罵,他就是不想讀書。 後來,我母親乾脆放棄了。 有一天,姐姐津津有味地看書,東野圭吾俯身問:“這本書有趣嗎?姐姐說:“當然有意思,然後把書中有趣的事實分享給他。 受姐姐影響的東野圭吾萌生了讀書的想法,一口氣讀完了一本書,從此愛上了閱讀。 與其對孩子的叛逆生氣,不如讓他了解生活,讓孩子通過試錯學會辨別是非,從而扭轉孩子的叛逆心理。 正如盧梭所說:過上舒適愉快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因為生活必須要有應對逆境的態度。 讓他自己感受,比父母督促他努力工作要容易得多。
我曾經讀過乙個故事:乙個初中的男孩在一年內跑了三次出門,因為他總是和媽媽作對。 每次康復後,我乙個星期都不會和媽媽說話。 母親見孩子病情惡化,就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在與心理醫生交談後,男孩說:“我只想聽自己說,即使我知道他們是對的,我也忍不住想和他們一起做。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壓抑下,想要“對抗”父母。 父母越是控制這種“發聲”的機會,他們給孩子的惡性迴圈就越多。 良好的教育是乙個行使、授權和下放權力的過程。 父母學會退後一步,以贏得孩子的心。 冰心說: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選擇。 孩子的選擇是他一生為自己“護航”的盔甲。 如果我們尊重它一次,孩子就會為自己而活一次;讓他“反抗”一次,讓他成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