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舞大頭僧玩六貴,流傳於棗陽市北部城市和棗北市瀘頭鎮一帶。 春節、元宵節或廟會期間,藝人身著紅綠相間,手持木魚、摺扇、手杖、踩高蹺,在鄉鎮街道、廣場上表演。 “上世紀80年代,我在整理、收藏棗陽民間器樂、民族舞蹈時,看到北城民間藝術家表演大頭僧戲《劉翠》,詼諧有趣,於是我對其進行挖掘、完善和編排。 大頭僧劉翠的第五代傳承人杜建煌說。
大頭僧演劉翠表演 通訊員王兵 攝影:記者張亞婷
人民群眾喜歡聽
記者:高蹺舞大頭僧戲劉翠的大致起源是什麼?
杜建煌:高蹺舞是中國古代百劇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
劉翠是清光緒年間(2024年)田昌等人根據萬子戲《大頭僧》移植改編而成,由高蹺舞和武劇兩種藝術相結合而成。 經過100多年的傳承,在保持古樸風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繼承人何滿齊(生於2024年)曾向我介紹,他年輕時從郭行天那裡學了這種舞蹈,郭萬琦在2024年從他的祖先“王老九”那裡學來。 王老九的**田昌、蔡茂生是當時棗陽“萬子戲團”(漢劇坐唱自樂班)的藝術家。
繼承人接受採訪,右起第二張由杜建煌、記者王兵、記者張亞婷拍攝。
記者:舞蹈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它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杜建煌:演出內容取材於棗陽城鄉流傳的民間故事《和尚打柳》:明朝洪武年間,棗北有柳樹人,膝蓋前有個叫劉翠的女。 有一天,劉翠去白竹院上香,遇見了少和尚月明,兩人一見鐘情,幾經波折,月亮依舊庸俗,兩人最終成為眷屬。
舞蹈由兩個人表演。 男主戴著“大頭僧”面具,身穿綠布袍,手裡拿著一條木魚,脖子後面的衣領裡插著一把摺扇女角(傳統上習是“男扮女”)有雲頭壓鬢角,斜插花,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手裡拿著圍巾。 他們倆都踩著高蹺。 舞蹈展現了月明和劉翠從初識到相處的情節,幽默浪漫,加上踩著高蹺做扭、晃、追、戲弄等技術動作,獨具特色,引人入勝。
記者:主要有哪些劇情和動作?
杜建煌:舞蹈由出廟、飛蝶、偷毛巾、玩毛巾、拔荊、爬藤、交換信物、求婚、返俗、下山等十個環節組成,相互銜接,起到連線過去與未來的作用。
記者:請介紹一下表演者的人數、樂器伴奏和動作的要領。
杜建煌:一般需要10個人,2個是主演,5個是器樂伴奏。 還有其他人員,一共3人。
舞蹈伴有民間打擊樂,樂器有鼓、鑼、鈸、小鑼、馬鑼五種。
在伴奏過程中,鼓手會根據演員的動作和排程,利用鼓的構思和握鼓棒的手勢進行變化,並指揮樂隊演奏不同型別的**。 常用的樂譜卡有走錘、金絲葫蘆、法脈開架、點頭、山麻雀、虎打山、陰陽錘、遼子等。
基本的步法是踩高蹺步,在表演過程中需要依靠手臂的擺動和腰部的扭動來調整身體的重心,從而靈活地跳舞。 因為高蹺舞,為了防止滑倒,舞步和抬腿,手勢都比實際的生活動作更加誇張。
民間藝術亟待救援
記者:你是哪一年出生的?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這種民間藝術的?
杜建煌:2024年出生,6歲在旗坊鄉的戲曲班接受訓練。 後來,我從棗陽師範學校畢業,在興隆鎮當老師,在那裡我愛吹、玩、玩、唱。 以前,我只在一本書裡看過大頭僧劉翠的民間故事,流傳全國。直到2024年,我被借調到原棗陽縣文化中心,負責收集民間器樂和民間舞蹈,我才看到民間藝術家在北城演出。 當時,我很感興趣。
記者:舞蹈整理錄製後,被收錄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湖北卷)》中吧?
杜建煌:沒錯。 過去,進行傳承的老藝術家大多是文盲,沒有資料記載這種民間藝術。 2024年,我採訪了***的繼承人何滿齊後,重現了故事情節,並加入了舞蹈動作。 當時,我住在文化館四樓,領導們特意安裝了練習鏡來支援我的工作。 我一邊寫畫一邊看著練習鏡裡的姿勢。
初稿寫完,引起了市裡的注意,並派原市文工團的老師李璞到棗陽指導。 我們在一起兩個多月,李璞老師教我寫書,我完成了二稿。 上報省,得到相關專家認可,三稿定稿,收錄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融合(湖北卷)》中。 2024年,組織團隊在襄陽市開展民間藝術展覽,獲全市二等獎。
記者:你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杜建煌:我這輩子最遺憾的是,2024年,我去棗陽揚道採訪民間藝人王老喇叭,我去看望了三次,前兩次他在醫院裡,第三次沒有進村,就聽到了鞭炮聲和鑼鼓聲, 老藝術家離開了。王老的喇叭的絕技之一就是做鵝,可以用乙個喇叭吹出一群人和一群鵝的效果。 不幸的是,我沒有記錄下來。 民間藝術需要全社會的重視。
年老時別忘了繼承
記者:興隆這個傳承團隊是什麼時候組建的?
杜建煌:2024年,我從原棗陽縣文化中心回到興隆鎮文化站,為當地文化愛好者組織排練。 這些文化愛好者大多在家中當農民,為當地的儀式演奏和唱歌。 當時,鎮上的**小電影院裡有乙個舞台,我們集中練習了不止乙個習。 要學習這個專案,你必須首先學習鑼和鼓的記譜法,不僅是鼓手,還有演員。 後來,高蹺舞僧劉翠在全城演出,觀眾和演員更容易產生某種共鳴,觀眾往往被演員們幽默的表演逗樂。
記者:繼承情況如何?現在,你的孫女扮演劉翠,對吧?
杜建煌:雖然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搶救工作,但由於年輕人缺乏傳承,該專案瀕臨滅絕。 我今年87歲,是原興隆傳承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現在已經60多歲了。
幾年前,我的孫女盼盼開始向我學習習,在演出中扮演劉翠,她邀請了幼兒園的一位同事扮演乙個大頭和尚的角色。 盼盼從小就喜歡跳舞,但對她來說,在高蹺上炫耀自己的動作技巧和演繹故事情節仍然是乙個挑戰。
五年前,我搬到了鹿頭鎮,和孩子們住在那裡,教了10多個人,他們現在玩得很好,但都是老年人。 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將這種民間藝術傳承下去。
記者 張亞婷,通訊員趙秀峰,陳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