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經落下帷幕,PC市場依舊如火如荼,但消費者對價效比的追求卻愈發強烈。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用很少的錢做大事,而高階產品帶來的溢價對於很多使用者來說,還不夠務實和實用。 因此,仍然有很多消費者仍在購買配備第 12 代酷睿 i7-12650H 和銳龍 7 7735H 的膝上型電腦。
今天,我們將通過兩款高價效比的Mechanical Revolution Aurora Pro和Ryzen 7 7735H Legion R7000遊戲膝上型電腦,看看誰的效能更好,這兩款膝上型電腦也配備了RTX4060顯示卡,但處理器是i7-12650H。
在外觀設計方面,這兩款筆記本的風格一目了然,尤其是A面更是極簡設計。
但是當你仔細觀察時,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機械革命極光Pro的表面採用金屬噴砂工藝,銀白色配色方案和機械革命的標誌是主要特點。 不過,就質地而言,它不是那麼好。 極光Pro的邊緣雖然有一圈高光倒角,但握起來還是比較笨拙的,而且A面B面的剛性也不是很夠用,所以當你真正拿起它時,還是會有點“塑性”。
Rescuer R7000 這一面延續了聯想一貫的簡約商務風格,表面的金屬噴砂工藝比極光Pro更細膩,機身看起來四四方方,但手感更柔軟,再加上黑色軍團標誌的點綴,以及右下角的銀色聯想標籤,商業模式還是很充分的,單純看外觀並不能給人一種遊戲本的直觀印象。
抬起 A 面,Mechanical Revolution Aurora Pro 附帶一塊 15 個6 英吋,標準 16:9 比例 IPS 磨砂螢幕,25K解像度,165Hz重新整理率,100% SRGB色域,支援DC調光,京東方面板。
IT Home經專業色彩校準師測得,該螢幕的sRGB色域覆蓋率為967%,Adobe RGB 和 DCI P3 具有 69 色域覆蓋率4% 和 720%。
Legion R7000 還配備了 156 英吋標準 16:9 IPS 螢幕,25K解像度,165Hz重新整理率,還支援DC調光,可惜去掉了出廠色彩校正。
值得一提的是,Legion R7000的螢幕還支援180度開合,在日常使用場景中更加豐富。
在實際應用中,螢幕的SRGB色域覆蓋率為97%,Adobe RGB和DCI P3色域覆蓋率為699% 和 726%。
在C面,極光Pro保持了鍵盤區域與其他部分的顏色一致,鍵帽採用黑色上蓋和半透明包邊處理,使鍵盤的背光效果更加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機械革命極光Pro的鍵盤背光是亮藍色而不是白色,這與傳統輕薄筆記本和遊戲筆記本的做法不同,儘管使用者仍然可以在內建的控制中心自定義燈光效果。
極光Pro的這款鍵盤還具有數字小鍵盤區域,將電腦的三級效能模式調整變成了乙個獨立的物理開關鍵,放置在電源按鈕的左側,方便使用者調整,確實需要點讚。
與極光Pro不同的是,Legion R7000的鍵盤整體布局相似,但細節還是比較聯想和貼心,比如方向鍵的獨立下沉設計,盲操作更容易找到。 數字小鍵盤的“0”保留了傳統鍵盤的細長設計,雖然不是標準的2U,但在某些場景下進入還是比較方便的。 還有聯想祖傳的人體工學鍵盤,鍵帽微微凹陷,底部是弧形設計,更貼合手指,打起來確實更舒服。
觸控板方面,極光Pro採用不對稱設計,左側區域適中,表面材質與掌托相似,但更平滑。
Legion R7000 具有更大的觸控板區域,並且位於中心,使其觸感更流暢,按壓反饋的感覺更紮實。
接下來,讓我們比較一下介面。 Aurora Pro 有 3 個 USB-A 埠、1 個 USB-C 埠、1 個 MiniHDMI 埠、乙個 MiniDP 埠、乙個 RJ45 LAN 埠、乙個全尺寸 SD 卡插槽,以及乙個電源埠和 3 個5mm音訊,麥克風介面設定。
Legion R7000上的介面大部分集中在背面,3A2C口的配置更加均衡,HDMI介面為2個1個規格,沒有Aurora Pro的2個迷你埠和SD卡槽,如何選擇就看大家自己的需求了。
這兩款產品的CPU規格肯定大家都熟悉,甚至早就熟悉了。 其中,搭載機械革命極光Pro的第12代酷睿i7-12650H是i7-12700H的改款版。
Legion R7000搭載的銳龍7 7735H其實就是銳龍7 6800H的背心,這兩款處理器是同價位正面競爭的典型案例。
對於筆記本來說,如果處理器效能要表現良好,那麼做好電源排程和散熱絕對是第一要務,我們先來看看兩台機器在烤箱上的表現。 使用 AIDA64 進行單次烘焙 FPU 測試,機械革命極光 Pro 一上來就飆公升至近 90W 功耗,5 分鐘後慢慢下降到 80W 左右,但奇怪的是,10 分鐘後 CPU 頻率還在慢慢下降,而且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於是我們繼續烘烤到20分鐘左右,發現最終CPU的P核頻率降到了37GHz,雖然功耗依舊是80W,但是CPU溫度高達93度,結果有點奇怪。
在Legion R7000方面,瞬時功率可以達到100W,而長期功率在烘烤8分鐘後已經穩定在80W左右,CPU頻率也穩定在42GHz,此時CPU溫度基本保持在88度左右,顯然比機械革命極光Pro更合理。
在雙烘烤環節中,極光Pro對CPU的功耗排程更加激進,烘烤10分鐘後CPU功耗仍保持在52W,但P核頻率僅為30GHz,CPU溫度92度;顯示卡的功耗已經來到了105W,整機效能高達155W,顯示卡的溫度為80度。
相比之下,Legion R7000的雙烤效能更穩定一些,CPU功耗保持在45W,CPU溫度保持在836 度,CPU 頻率為 3 度5ghz。同時,GPU功耗也是100W,整機總效能釋放為145W,屬於主流電競筆記本的效能水平。
接下來,我們像往常一樣將兩台機器的效能模式設定為最高設定,無需調整其他手動引數。 首先是 Cinebench R23 測試,其中 Aurora Pro 的 CPU 單核得分為 1758 分,多核得分為 14876 分。 Legion R7000的單核得分為1550分,多核得分為14526分。 Aurora Pro在這個環節中顯示出輕微的優勢。
在另一項測試CPU核心效能的測試中,3D Mark CPU Profile,Mechanical Revolution Aurora Pro的單執行緒得分為974分,最大執行緒得分為7252分Rescuer R7000 的單執行緒得分為 933 分,最大執行緒得分為 7351 分。 可以看出,i7-12650H在單核效能上確實比銳龍7 7735H有優勢,但是在多核效能方面,在4核及以上的執行得分上,銳龍7 7735H一直都是第乙個擊敗i7-12650H的,非常有意思。
顯示卡方面,兩款機器都RTX4060,但在3D Mark的Time Spy測試的CPU得分中,極光Pro的i7-12650H比銳龍7 7735H高出1000多分,這讓我們有點意外,因為之前擁有相同CPU的機器與銳龍7 7735H沒有千位數的差距。
在3D 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極光Pro的i7-12650H再次擊敗了屋內的銳龍7 7735H,可以看出機械革命極光Pro的跑分策略更加激進,因為前兩台烘焙機的功耗是80W,但有些分數的差距超過了1000分。
除了核心配置之外,這兩台機器在記憶體和硬碟等更實用的硬體上的表現如何?Mechanical Revolution Aurora Pro 標配 16GB DDR5 4800MHz RAM,實際讀寫、複製分數均為 4 分超過 50,000 mb s,延遲達到 917ns,L3快取延遲也高達249ns。
Legion R7000 也搭載了 16GB DDR5 4800MHz 記憶體,但讀寫速度已經達到了 50000 以上,複製速度也是 2000+MB S,延遲與極光 Pro 基本持平,為 914ns,但 L1-L3 快取的延遲低於 Aurora Pro,尤其是 L3 快取的延遲直接比 13ns 差。
SSD的效能又更有趣了,在Q8T1和Q1T1佇列的順序讀寫效能上,Rescuer R7000的效能更好,但在4K佇列的兩個分數中,機械革命極光Pro已經顯示出一定的優勢,考慮到2臺機器在出廠時被劃分為較小的系統空間, 也就是說,系統盤,總體來說,它有自己的優勢。
在上面的理論測試環節中,機械革命極光Pro的CPU效能看似比軍團R7000更有優勢,但作為遊戲定位,真正考驗2臺機器綜合實力的是遊戲測試,畢竟它們還配備了RTX4060顯示卡, 並且它們還支援獨立顯示卡直連的輸出模式,因此在開啟獨立顯示卡直連功能的情況下進行以下遊戲測試,並在控制中心軟體中選擇非手動模式的最高效能模式。
首先是競技遊戲《CS2》,大版本公升級後,這款遊戲的效能要求幾乎翻了一番,兩機入局後推薦配置都很高,在1080p解像度下有小插曲,機械革命極光Pro的幀率波動異常範圍 並且一直以300到100幀的速度直接反覆跳躍,在嘗試重新安裝顯示卡驅動、重啟遊戲等操作後,雖然最終平均幀率為245幀,但遊戲體驗並不好。Legion R7000的平均幀率為268幀,波動正常,遊戲體驗更好。
在2K下,機械革命極光Pro的平均幀率為186 fps,Legion R7000的平均幀率為172 fps,極光Pro略勝一籌,但幀率波動表現仍然不如Legion R7000穩定。
接下來是 2 款傳統光柵遊戲,在《古墓麗影:暗影》中,首先選擇 1080p 解像度下的最高畫質,執行遊戲內建的效能基準測試,極光 Pro 的平均幀率為 126 幀,1% 低幀為 113 幀;Legion R7000 的平均幀數為 136 幀,低幀數為 109 幀,在該專案中領先 10 幀。
在 2K 解像度下,Aurora Pro 的平均幀率為 96 fps,1% 低幀率為 78 fpsLegion R7000 平均為 92 幀,低 1% 為 76 幀。 雙方在兩項決議中互贏互輸,但總體差距並未擴大。
在經典的西部 3A 級大作《荒野大鏢客:救贖 2》中,我們直接以 2K 最高畫質執行了自己的基準測試,極光的平均幀率為 62 fps,1% 的低幀率為 52 fpsLegion R7000的平均幀速率為62 fps,1% Low時為51 fps,無法區分。
我們來測試另一款純光線追蹤遊戲《地鐵:出發》,它對顯示卡效能的要求非常高,再加上對光線追蹤和DLSS的支援,可以幫我們進一步擠壓2臺機器的效能。 在 1080p 解像度、超畫質、光線追蹤高水平和開啟 DLSS 的情況下,執行內建基準測試,Aurora 的平均幀率為 65 fps,1% 低 fps 為 34 fpsLegion R7000 平均每秒 74 幀,每 37% 低 1% 幀。 在 1080p 下,兩台機器都可以輕鬆地以 60 fps 以上的速度執行。
切換到 2K 解像度並再次測試,Aurora Pro 的平均幀率為 56 fps,1% 的低幀率為 32 fpsLegion R7000 平均每秒 55 幀,每 31% 低 1% 幀。 2K解像度給兩台機器都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雙方都無法穩定在60 fps,這說明《地鐵:消失》對RTX4060的壓力仍然很大。
在遊戲部分的測試結束後,我們可以看到兩台機器其實並沒有表現出一邊倒的效能,畢竟在之前的烘焙環節中,CPU和GPU的功耗差距並不是很大,總效能釋放水平是10W,但是在實際的遊戲幀中, 差距進一步縮小。如果要說區別,那就是在競技遊戲《CS2》中,極光Pro的幀率波動非常不穩定,影響了操作體驗,而Legion R7000則沒有這個問題。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兩台機器的電池壽命表現如何。 我們測試了使用 PC Mark 10 在 50% 螢幕亮度、藍芽關閉和電池模式設定為最佳能效的情況下的現代辦公室的電池續航時間。 Aurora Pro 最終得分為 4 小時 23 分鐘,而 Legion R7000 最終得分為 7 小時 16 分鐘,說實話,這有點大不相同。 雖然消費者普遍對遊戲筆記本的續航時間期望不高,但一旦出門遇到低電量場景,延長續航的意義就非常大了。 此外,Legion R7000還支援100W PD充電,30分鐘即可充電至70%,出行重量更輕,充電速度更快,出行更有利。
從主要配置來看,兩款機器都是體積定位的高價效比機型,機械革命極光Pro**便宜一些,**敏感的使用者應該直接選擇,畢竟在遊戲體驗上是不掉隊的。不過,從兩款機器的整體效能來看,軍團R7000在外觀設計、做工材料、續航和充電方面都要好,產品力度確實比極光Pro要好。 再加上聯想多年的售後服務和品牌效應,只要預算不是特別緊張,軍團R7000顯然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