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南開孫藥師》,用於醫學科普,供參考。 黃芪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草藥,屬於強補、有根的藥用,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其口感甘甜,微溫,回脾、肺經,具有補血養氣、滋心脈搏的功效, 強根止汗,健脾健胃,扶正祛邪,解毒止痛,強健脾胃,對精神萎靡、出汗、肢體無力、氣虛、內傷有顯著療效脾虛腹瀉、體虛出汗過多、氣脫垂、水腫癰等疾病,《神農本草》《本草綱目》等許多古代醫學書籍都把黃芪列為補氣補虛的上品,在臨床實踐中,黃芪也是醫生治療虛虛常用的中草藥。
黃芪與藥食同源,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含有氨基酸、蛋白質、醣類、葉酸、核黃素、鈣、鐵、硒、磷、鋅等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高。 藥理研究發現,黃芪中含有黃芪皂苷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黃芪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外周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改變血管通透性,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黃芪還含有黃芪多醣,能調節血糖,提高葡萄糖耐量,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保護受損胰島細胞,預防糖尿病的發展,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和心肌細胞,促進腎臟微迴圈,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 此外,黃芪多醣還具有強心作用,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血管功能適用於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功能不全。黃芪多醣還能增強巨噬細胞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產生,抑制化學物質和輻射對白細胞的殺傷,從而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適用於化療後白細胞減少、生活質量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的腫瘤患者。
從黃芪中分離出的黃酮、皂苷、多醣等活性成分並非黃芪所獨有,其他中草藥也有類似的成分,此外,這些活性成分缺乏“神奇效果”的科學依據,絕大多數實驗都是在細胞或動物體內使用分離的活性成分進行的,以觀察它們對細胞的影響和在動物體內的作用機制這些實驗只能從理論上證明黃芪中的某種成分可能與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等生理過程有關,但不能證明黃芪對人體有某種影響,以及這些作用在細胞或動物實驗中是否存在於人體中, 是否有生理意義,什麼是安全劑量等結論,必須通過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證實,總的來說,黃芪茶是比較安全的,對於保健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想用它來治療疾病,缺乏科學依據,不要因為喝了黃芪浸泡過的水而影響正常,導致慢性疾病失控, 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