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塘鎮啟源村始建於北宋少勝年間,古稱“七頭”,文化底蘊極為豐富,村內古建築種類繁多,雖然年代久遠,但功能依然齊全,承載著啟遠古村落的滄桑風情。 近日,啟源村入選廣東省第八批古村落。
來到鳳塘鎮啟源村,古色古香的祠堂、廟宇、民居映入眼簾,歲月更迭,四季輪迴,這些古建築飽滿風雨的痕跡,卻一磚一瓦,彷彿訴說著過去的歷史。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馬橋”的三座橋之一,講述了啟元族鄭良的故事,他是乙個正直的官員,不是乙個有權勢的人,被後人稱讚,古人“來到高貴嶺,我看不見馬橋;踏上馬橋,看不到鳳塘鄉”。
鄭志永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鄭新豪:我們的老祖宗郎公當時是南京的官員,為人正直,回老家還帶了一堆石頭回來,可是當時朝廷裡有一些探子知道後向皇帝報告, 並誹謗郎公,拿了不少金銀首飾回家,朝廷派徐尚書視察情況,發現一船上滿是石頭,於是尚書向朝廷報告結果,說自己忠心耿耿,皇帝宣布寬恕,見鄭良無意政事, 並感嘆自己的路很遠,於是給了他“榮耀中的榮耀”三個字讓他回到家鄉,有一種說法是,路過的**看到這三個字,文官下了轎子,武官下了馬。
據了解,啟源村至今仍擁有祠堂12座、名人住宅5座、傳統住宅50餘座,其布局方向、尺度模數、建築裝飾均按照五行布局建造,再經過石雕、木雕、彩繪和瓷鑲嵌等工藝,使建築造型更加華麗醒目。 鄭志永故居作為齊園的代表性傳統民居,占地約140畝,300戶,南以“榮魯迪”為主體,附“馬拖車”,東以“海愁祠”為主體,左右兩側建築4棟, 形成了“任美麗”龐大的建築群。
鄭志永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鄭新豪:鄭志勇先生從小當家貧苦農民,後來為了闖出江湖,橫渡南陽(泰國),事業結束後為我們家鄉的建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清朝時期,2024年,潮汕投資38萬兩修繕南北堤,使潮州人民安居樂業。後來,為了給貧困兒童免費教育,修建了兩條路,一條通潮州,一條通阜陽,價值堪比今天的高速公路。 “馮二哥”是大智大悲悲的人,“與馮二哥同生,與大豐公同死”的古話就出自他之手。
參天大樹要有根,山水要有源頭,古村落也要有。 900年來,七頭古祠堂、民居猶如滋養文化血脈的“甜蜜泉水”,孕育了無數志存高遠的文人,先後產生了宋、明、清四位學者,包括鄭伯宇、鄭朗、鄭世逸、鄭卓卓。 近年來,啟源村高度重視古村落的保護與傳承,同步推進古祠堂改造、非遺、基礎設施改造等工作,讓這座“記憶中的故鄉”煥發新生。
啟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鄭章平:我村自去年申報廣東省第八批古村落以來,在宣傳古村文化保護後,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援和支援,動員村民捐款修繕古祠堂和公堂。
原創文章,版權歸潮安融傳媒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潮安區記者 戎**中:楊啟琪 蔡兆天 編輯:鄭蓉 執行編輯:王曉丹。
編輯:劉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