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進入新一輪**下跌週期。 據上海鋼聯10月10日發布的資料,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平均為17850,000噸。 **創下今年新低,而6月中旬為3150,000噸**下降超過40%。 “從澳洲礦石採購鋰輝石的成本約為22萬噸,按照目前的碳酸鋰**,顯然沒有利潤。 上海港聯新能源事業部鋰分析師鄭曉強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今年以來,“無窮無盡”的碳酸鋰在4月底已經達到18萬噸,然後觸底反彈至30萬噸。 碳酸鋰作為鋰電池的主要原材料,跌跌幅一波,刺激著整個鋰電池行業的“神經”。
訂單需求增長低於預期。
回望過去一年,碳酸鋰上演過山車式的浪潮,去年11月達到近60萬噸的高點,今年4月首次跌破20萬噸,跌至18萬噸左右的低點。 此後,雖然5-7月出現過短暫反彈,但進入8月後再次進入下行通道,再次跌破20萬元關口。
供需關係是影響碳酸鋰波動的重要因素**。 從下游需求端來看,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略有放緩。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35%,但與2024年90%以上的增速相比,增速明顯放緩。
根據中證建投**的資料,2024年至2024年的鋰供應量約為112250,000噸,154650,000 噸和 183碳酸鋰10000噸;鋰需求量為110450,000 噸,136120,000 噸和 165碳酸鋰15萬噸。
近期,多家鋰鹽廠去庫存,導致現貨流通市場供應充足,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整體訂單需求未如預期增長。 鄭曉強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天齊鋰業公開表示,鋰價走勢主要取決於鋰行業整體供需格局、市場變化、經濟狀況等因素。 與任何其他成熟行業一樣,鋰行業也受到週期性波動的影響。
減產、保價信號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碳酸鋰價格的下跌,增加了國外一些礦用鋰鹽企業的製造成本和倒掛程度。 在鉅額虧損下,部分企業開始減產抬價,產線檢修頻繁。 例如,國內碳酸鋰巨頭智存鋰業在9月底宣布,將於9月29日至10月25日進行檢修,預計10月碳酸鋰將減少約3000噸。
10月份,現貨市場整體供應將略有偏緊。 因為現在鋰鹽廠看到碳酸鋰的利益受到損害,開始大量減產減收,在低於心理價格的時候會選擇不出貨,可能只有老客戶才能花出更合適的**購買。 鄭曉強表示,“部分生產企業會減產,市場供應會逐漸減少,碳酸鋰現貨有望逐步企穩,但這需要乙個過程。 ”
在鋰價快速下跌的背景下,自有礦山和鹽湖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仍有盈利空間,而購買鋰資源的企業大多在進行檢修和停產,以保證價格。 鄭曉強進一步解釋道。
隨著碳酸鋰**今年跌至冰點,上游企業的利潤空間也明顯收窄。 從半年度業績來看,鋰鹽廠淨利潤同比減半是常態。 “鋰鹽企業業績跳水,與原材料和鋰電池產業鏈處於去庫存狀態有關。 此外,囤積也是導致鋰鹽企業由盈虧轉型的重要因素。 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說。
相比之下,下游電池廠的業績表現出一定的韌性,上半年總體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 近日,某動力電池企業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原材料的下滑將對公司的產品成本和盈利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鋰行業的基本面仍然樂觀。
在經歷了大漲大落之後,碳酸鋰未來會有什麼走勢呢?鄭曉強表示:“2024年,預計非洲鋰礦供應將非常樂觀。 隨著今年10月雨季的結束,非洲鋰礦將逐步進入產能擴張期,後續流入國內市場也將使碳酸鋰**繼續呈現下行趨勢。 ”
雖然鋰價存在週期性波動,但業內普遍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未來幾年鋰行業基本面將持續向好。 “鋰電產業的主要增長點在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 從全球範圍來看,鋰需求仍呈現正增長,如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起步較晚,且沒有相應的碳酸鋰下游正極材料工廠,吸引了眾多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前來投資。 國際市場對鋰的需求仍在上公升,從長遠來看,鋰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畢竟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公升級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 鄭曉強指出。
據彭博社**報道,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1200GWh,儲能電池需求將超過300GWh,2024年全球鋰電池裝機量將進入TWh時代。
面對廣闊的海外市場,國內電池廠商紛紛開始在海外建廠。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遠景動力等電池巨頭在海外都有深度產業布局。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電池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與日韓企業相比,中國電池上游原材料產業鏈非常完整,成本控制能力更強。 此外,中國的勞動力和裝置折舊成本比日韓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