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哥哥範小亮在寒風中送了包裹。
寒冷的戶外使人們措手不及。 天氣不好,網上購物的人越多,快遞量不減反增。 凜冽的寒風和地面上殘留的冰雪,讓“最後一公里”的交付更加困難。 12月17日,記者跟隨快遞小哥的腳步,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他們冬日忙碌的一天。
黎明時分出發。 6點30分,零下10攝氏度,28歲的范曉亮在黑暗中出門了。 這條路不容易走,最近有很多快件需要送,他需要早點到達崗位。 途中,找個早餐攤,吃幾口,身上暖暖的。 7點10分,他到達了山西順豐梅遠的前鋒營業點,其他快遞員都已經到崗位。
五分鐘後,一輛卡車緩緩停了下來,裡面裝滿了從分揀中心運來的貨物。 日前,全國北方城市出現大範圍降雪,導致部分高速公路封閉,運輸車輛沿途受阻。 積雪融化,道路暢通,大量快遞集中在太原,派送任務十分繁重。 範小亮低聲道:“瞧瞧這滿車,今天大家都要送100多件,又是忙碌的一天,加油!”
快點,快點卸貨。 有人向他打招呼,快遞員們立即忙碌起來。 卸貨、搬家、分揀,不到半個小時,整車的包裹就被“轉運”到大家的快遞三輪車上,塞得滿滿當當。
這兩塊在同乙個社群裡,堆疊在一起;大的遠了,最後的送了;這個被標記為易碎,放在頂部......“範小亮年紀小,但很小心。 他看了看清單,彎腰再次檢查包裹,順便調整了幾個包裹的位置,然後鎖上了車。
天氣太冷了,記者戴著手套,手指有些不聽話。 但範小亮等人卻沒有戴手套。 他笑著說:“每個人都在商店拿到了手套,但在分類時沒有人戴手套。 每一次快遞,都需要輸入面單資訊,露出手指,方便拿貨,更靈活地使用手機。 ”
逆風穿梭。 7時50分,喝完一杯網點準備的熱薑湯後,范曉亮開車離開,記者騎車跟在後面。
主幹道上的積雪融化,便於行走。 但是,在一些後街和小巷中,仍然有一點雪,凍成冰後非常滑。 車輪碾過,幾乎失去控制。 範小亮不放心,不時轉頭勸道:“慢點,安全第一!”
第一站是前豐南路的麗景園社群,那裡有5個快遞點。 一路上,風吹過我的耳朵,是一種非常不舒服的味道。 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裡,我的手指、耳朵和臉都凍僵了,疼痛難忍。 雖然記者已經穿得很厚,但風還是從四面八方鑽向領口、袖子、褲腿。
您好,您的快遞員快來了,在家嗎?我馬上送來。 到了小區門口,他停下車,給居民們乙個個打電話。 3個人在家,1個人不在,1個人被要求將快遞放入智慧型收件箱。
每個信使兄弟劃分為乙個區,有幾棟住宅樓,幾個單元,從哪個門進出,他們都很熟悉。 在短短 10 分鐘內,就送達了 4 個包裹。 剩餘的 1 件將應收件人的要求在下午再次交付。 這個“特殊包裝”被塞進了車廂的最內側。
走完3個小區後,電動自行車雖然有防風被子和把手,但記者已經凍得瑟瑟發抖。 停下車,不停地來回踱步,跺腳。 再看向範小亮,耳朵也因為寒冷而發紅,白色的氣體在冷空氣中消散。
天氣越冷,天氣越繁忙,因為人們傾向於在網上購物。 他表示,快遞的投遞最怕下雪,之前已經連續下了兩次雪,影響了投遞速度。 這幾天,我們要把“時間”搶回來,大家要盡量多發點,讓居民早日拿到快遞。
收穫溫暖。 中午時分,車廂空無一人,兩人回到營業所,在附近吃了一頓簡短的午飯。 經過短暫的休息,大約14點鐘,另一輛滿載快遞員的卡車到達了。 重複清晨卸貨、分揀、裝貨,然後再次出發發貨。
當天下午,我意外地被感動了。 收件人是一位獨居老人,他的孩子們從外地寄來了衣服。 把那件作品送到門口,正要離開,卻被老人攔住了。 過了一會兒,老人端來了兩杯剛泡好的紅茶,熱騰騰的,叫他“先熱身喝再走”。
范曉亮說,這樣的事情經常遇到,身體冰冷,心裡卻暖暖的。 居民們對快遞員小哥很有禮貌,也明白天氣不好的時候,沒人催促。
太陽西沉了,範小亮提醒道:“咱們加快速度,把最後幾塊做完。 還有快遞要收,不能耽誤。 “他加快了步伐,開得很寬,小跑得很窄,熟練而整齊。 又過了乙個小時,進進出出,在這麼冷的日子裡,記者的後背都出汗了。
傍晚回到家,記者感覺架子像個架子分崩離析,我真的覺得這一行工作不輕鬆。 而對於范曉亮來說,這只是乙個極其平凡的一天。 當人們享受網購的便利時,請不要忘記對快遞員說聲“謝謝”,因為你的笑容會拂去他們辛勤工作......一路走來
記者 李濤.
通訊員 楊惠斌 攝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