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曹雅麗
“十四五”以來,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發展戰略持續發力,國家綠色可再生能源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清潔能源市場擴張步伐加快。 生物天然氣作為一種綠色可再生能源,未來將成為國內天然氣市場的主要發展板塊之一,逐步補充國內天然氣行業的產能,提高國家天然氣供應的安全性,行業整體發展潛力巨大。
近日,“能源零碳證書自願核查平台”(以下簡稱平台)正式面向全社會發布。 該平台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業委員會、北京松山低碳技術研究院聯合打造。 旨在建立健全綠色能源認證、消費和評價機制,打造可再生能源生態環境價值多元化實現機制。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 在“雙碳”目標的願景下,生物天然氣將在能源消費脫碳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對加快我國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關於加快建立和完善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優化能源結構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關鍵環節。 支援充分利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多渠道、多渠道推動煤炭替代。
2024年,《農村沼氣專案轉型公升級工作方案》、《關於推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的指導意見》、《關於編制生物天然氣發展中長期規劃的通知》等將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天然氣生產、供應、 建立生物天然氣儲銷體系和開發機制,詳細闡述生物天然氣發展的方向、目標和目標。使命和政策框架明確提出生物天然氣是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的燃氣新興產業。
國家能源局**,隨著天然氣常規資源開採力度的加大,我國天然氣資源開採技術要求水平不斷提高,行業資源開採難度加大,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國內生物天然氣迎來了超潛力開發期。
零碳能源證書自願性認證平台建設,旨在實現非電可再生能源生態環境權益量化統計體系、可再生能源綠色價值認證體系、非電可再生能源自願認購平台。最終,實現我國非電力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引導全社會綠色能源消費。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理事長、中節能環保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中節能大資料董事長鄭朝暉表示。
鄭朝暉介紹,認證平台以生物質能非電利用為建設基石,通過先進的監測、物聯網、區塊鏈、大資料等技術,實現對專案生產和消費活動資料的實時監控,確保所獲取資料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認證平台以自願、客觀、公開、透明為主要目的,幫助企業核查非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時將認證過程向社會公開,以社會的力量監督企業核查機構和平台的運作,使認證平台成為乙個具有社會可行性的、 令人放心且行業認可的非電力可再生能源認證平台。
據悉,自認證平台試執行以來,已有4個專案提交了認證申請,協會積極配合協調,組織第三方現場驗證和專家評審,最終所有專案均順利通過認證,成為認證平台首批證書持有者。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石玉波表示,認證平台為支撐實施碳排放雙控、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統計能力、提高技術資料質量提供了重要基礎。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秘書長張大勇指出,該平台主要有三個目標:一是構建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統計體系。 二是量化非電可再生能源的生態環境權益,三是鼓勵全社會消費綠色能源。
北京松山低碳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袁寶榮表示,零碳能源證書自願性認證平台的建設,將有助於構建我國生物質能乃至可再生能源非電化利用的資料統計體系,也能更好地量化非電化可再生能源的生態環境價值。
據了解,該平台已建成一年多,具備生物質熱能專案認證能力,未來將逐步將生物質天然氣和生物質甲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體燃料納入認證平台,並配合相關標準的編制工作,最終將所有非電可再生能源納入認證平台進行統一管理。
生物質能潛力無限,被廣泛認為對未來實現碳中和目標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剛剛發布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動計畫》明確提出,鼓勵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大型沼氣和生物天然氣專案,探索沼氣和生物天然氣末端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 可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甲烷排放控制。落基山研究所常務理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說。
會上發布了《碳中和目標下生物天然氣產業展望》報告。 落基山研究所所長郝一涵對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他認為,2024年後,結合傳統化石天然氣和生物天然氣的產能,中國可以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
據郝一涵分析,從長遠來看,生物天然氣的減排效益將隨著供需的增長而不斷提公升,對碳中和的貢獻也將不斷加強。 目前,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化面臨多重挑戰,但市場對生物天然氣的關注度非常高,有效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據測算,到2024年,我國生物天然氣需求量將接近100億立方公尺,2024年可達630億立方公尺,相應的產能規模將持續增長。 與歐盟提出的到2024年產量達到350億立方公尺的目標相比,我們有理由相信,從長遠來看,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天然氣生產國和市場。 郝一涵說。
評論:於早藻。
責任編輯:霍嶽。
編輯: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