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日韓齊心協力,拜登出人意料,籌碼反彈來勢洶洶
美國制定的口香糖規則將無緣無故地適用於許多國家和地區,因此各大商家將無法正常經營。 就像ASML一樣,它最初接到了很多EUV光刻機的訂單,但美國的衝擊意味著它無法最終交付。
今天的晶元全球化是另一副面孔,歐洲、日本、南韓都採取了行動,拜登可能沒有預料到,晶元反應來得如此之快。
在全球積體電路產業中,美國技術隨處可見,ASML、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巨頭都使用美國技術,更不用說一些小企業了。
即使我們能完全自主,也未必能夠對市場施加足夠的影響力,又該如何保障國際客戶的需求呢?
歸根結底,這也與晶圓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有關,晶圓是全球技術融合的產物,沒有乙個國家或地區可以完全主宰所有晶圓製造環節,所使用的裝置、材料及配套軟硬體技術必須得到全球產業鏈的支撐。
美國的做法與平板電腦的全球化背道而馳,有跡象表明美國將反其道而行之。 既然叫不醒沉睡的人,只能重塑積體電路產業。 歐洲、日本和南韓都已採取行動,為積體電路行業制定新標準,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和規則對積體電路的影響。
首先是歐洲方面。
眾所周知,歐盟制定了430億歐元的晶圓產業補貼計畫,旨在到2024年將歐洲晶圓產能提公升至全球份額的20%,支援歐外晶圓產業巨頭在歐洲建廠。
歐洲晶圓巨頭紛紛響應歐盟號召,如英飛凌宣布投資50億歐元在德國建設功率半導體晶圓工廠,預計2024年投產。
英飛凌是歐洲三大晶圓製造公司之一,意法半導體和恩智浦密切關注晶圓行業的發展。 如果他們能得到歐盟的全力支援,未來也將能夠公布相應的投資計畫。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日本方面。
說到半導體,日本的熱情非常高。 截至2024年,日本已邀請台積電參與工廠建設,並拿出鉅額補貼幫助台積電,加上索尼和電裝這些日企,讓台積電在日本的建廠能夠一帆風順。
有了錢和土地,只要台積電有足夠的時間,日本工廠的生產運營就可以在2024年完成。
不過,並非只有一家工廠,據日本**訊息,台積電還打算在日本建設第二家晶元工廠,或引入5nm至10nm工藝。 對於台積電希望在日本建廠,日方一直保持著奉承的態度。
畢竟,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元製造商,台積電建廠將為當地半導體產業帶來鉅額收入。 目前,日本重新制定了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規劃,試圖重現半導體原有的輝煌。
在實地,日本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台積電的支援下,下一步會更好。
然後是南韓。
南韓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是全球最大和第二大儲存晶元製造商,而三星電子在晶元代工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台積電。 總體而言,南韓的半導體實力不容小覷。
不過,南韓也有自己的問題,近年來美國一直在拉攏南韓"四方晶元聯盟"而在改變晶元規則的過程中,他們正試圖把南韓拉下水。 南韓的態度其實是拒絕,既然答應了美國的要求,恐怕會失去更多的生意。
綜上所述,提高晶元自給率,增加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性和可控性,是南韓的目標。 因此,南韓計畫在未來十年內投資2229億韓元,培養2365名碩士及以上半導體人才。
此外,南韓計畫到2024年將矽片自給率從目前的30%提高到50%。 一旦達到這個水平,南韓的晶圓行業將能夠為自己贏得很多話語權。
面對歐洲、日本和南韓的行動,估計拜登沒有想到晶元反應來得這麼快。 由於晶元規則的存在,各國的業務充滿了變數。 如果想安全穩妥地做生意,那麼把基礎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構建可控的產業鏈,就會成為很好的出路。
美國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覆蓋面廣,幾乎所有世界領先的積體電路製造商都離不開美國技術,從設計到製造、封裝、測試,美國EDA軟體和半導體裝置隨處可見。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正在探索一條更具技術性的出路;一旦成功,晶元全球化將迎來新面貌。 當年,在美國面前,它只是順勢而為。
*及網路上的資料**,請自行核實理論,本文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最終解釋權歸本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