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市場反常現象令人震驚
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 我國在積體電路設計、積體電路代工、積體電路裝備等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 在老梅看來,這肯定是,我是半導體生產領域的霸主,那麼未來中國半導體行業將如何切韭菜呢?
為了維持霸權,美國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首當其衝的是華為,它已經遭受了六輪制裁,手機業務幾乎被切斷。
後來,美國推動了荷蘭和日本的成立"三方聯盟",限制中國公司獲得先進的紫外線裝置。 6月底,在美國的脅迫下,荷蘭對半導體裝置和中高品質14nm-45nmDUV光刻機實施出口管制,限制出口。
雖然又老又漂亮"三方聯盟"表示出口限制不針對第三方,只要獲得許可證即可正常出口。 不過,在老梅的作風下,中國企業獲得中高階DUV裝置的能力相對較低,因此中國也明確表示反對。
為保障半導體產業健康發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國已開始對鎵、鍺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
客觀地說,中國對鎵、鍺的出口實行管制是合法合理的。 由於管制重要物資出口是規範做法,而且我國已經出台了關於鎵、鍺出口管制的通知,因此我國對鎵、鍺的出口管制不存在問題。
熟悉鎵和鍺這兩種金屬的人應該都知道,鎵和鍺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和光電子行業,鎵和鍺還可以用來製造電晶體和光纖器件。 如果沒有鎵和鍺這兩種金屬,半導體公司將無法獲得基本的原材料。
由於中國的鎵儲量佔世界儲量的68%以上,鍺的儲量佔世界儲量的41%,因此中國在鎵和鍺市場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據悉,近年來,全球90%以上的鎵產量來自中國,全球40%以上的鍺產量來自中國。 換言之,控制中國對鎵和鍺的出口,大大增加了世界半導體企業獲得鎵和鍺的難度,甚至無法獲得鎵和鍺。
可以看出,控制中國的鎵和鍺出口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做法,這可以引導全球半導體產業重新建立之前和平共處的模式。
即便如此,還是出現了乙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前美國對我國對鎵和鍺出口的控制沒有表示任何擔憂。 據介紹,前***表示:"如果我們控制鎵和鍺的出口,這兩種金屬將出現產能過剩,這對中國不利。
奇怪的是,我們對鎵和鍺的出口實行管制,前美國開始擔心我們,這對我們國家不利。 從前美國對我們國家的態度來看,前美國不希望我們沒有好處,這不適合我們"好建議"。說白了,美國就是想讓我們放寬出口管制,這樣我們就可以買到鎵和鍺了。
那麼,美國的舊言論有意義嗎?在我們國家控制鎵和鍺不是很好嗎?我認為這純粹是胡說八道。 在我看來,有三點可以反駁。
首先,中國鎵和鍺出口有限,沒有產能過剩。 2024年,中國鎵消費量佔全球消費量的85%,1000噸僅出口25噸鎵。 在1000噸的產量中,只有25噸出口,這說明我國自身的消費能力較強,沒有產能過剩。 老美國人**說了什麼"產能過剩對我們不利"不是真的。
其次,在中國對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後,各方都表示將產生更大的影響。 據悉,美國前國防部已承認鎵儲備不足,對中國輸美鎵出口的控制影響較大。 美國、日本、南韓、歐洲、澳大利亞的一些半導體公司已經開始與中國公司協商,希望在控制日期之前通過足夠的鎵和鍺。 由此可見,中國對鎵、鍺出口的管制,對美國、日本、南韓、歐洲、澳大利亞等相關企業的影響更大,不可能改變所有人"卡"他們脖子的情況。
最後,通過控制中國鎵和鍺的出口,鎵和鍺的出口大幅增加。 同時,為了全球半導體鏈的正常執行,中國將鎵和鍺的銷售量定在了較低水平。 說白了,就是這樣"捲心菜價格"出口鎵和鍺。 中國不僅讓西方國家對大德心存感激,西方國家也為我們提供了半導體裝置。 這一次,通過控制中國鎵和鍺的出口,鎵和鍺的價格從每公斤2000元上漲到10000公斤,漲幅高達5倍。 可以看出,在中國控制鎵和鍺的出口後,中國可以在鎵和鍺方面獲得更多的利潤。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控制鎵、鍺出口方面,我國已經生產的鎵、鍺可以消耗,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而我國可以鎵和鍺材料"卡"在西方國家的脖子上,並在鎵和鍺上獲利。
由此可見,老美國人說中國對鎵、鍺的出口管制無益,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