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9發布了,這款車基本上是以理想的L9為基準的。 從M9的發布會來看,基本都是走理想賽道,這是典型的理想路,而且因為後發優勢,在理想L9改款之前,M9的產品功率比L9要高,當然也比L9貴。 在市場定位上,M9和L9的客戶群體高度重疊,一些理想的潛在客戶會被分開。
走理想的路 讓理想無路可走
M9分為純電動汽車和增程式汽車,主要是因為這兩條路線的技術門檻較低。
純電池、電機、電控市場有成熟的產品,網際網絡廠商可以購買世界領先商家的零部件,然後找被市場邊緣化的車企負責製造。
過去,國內汽車工程師的思維是用最好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電池來造車,提高汽車的機械質量和使用價值,進而提高產品功率,用實力說話。
於是,理想用營銷和市場定位顛覆一切,使用二流零件,但用增程器、電驅動系統取代原有的動力系統,並增加沙發和平板電腦,以及各種內飾,十萬出頭就輕鬆賣出一輛車。
三、四十萬。
以前,如果有人花30萬、40萬元從力帆、江淮、小康買車,大家都會以為這傢伙腦子在水裡,但經過網際網絡廠商的包裝營銷,再加上電機、電池、冰箱、大沙發、平板,可以忽悠一批消費者慷慨解囊。
如此驚人的現象,讓整個汽車行業充滿科學和工程思維的汽車工程師們目瞪口呆。 原來,汽車銷售並不需要在技術上追趕世界,只需要做好市場分析,精準定位使用者,圈出受眾,為汽車配備冰箱、彩電、大沙發、平板電腦,以及各種花哨的內飾。
造車新勢力都是一套玩法,用三流零部件製造二流產品,靠一流的客戶定位和頂層營銷鎖定使用者,賣車靠營銷和信心。 然而,這種打法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不要讓窮人陷入困境。
理想的成功激勵了一批後來者,世界的粉絲群和營銷能力遠遠超出了理想所能及的範圍。
在造車領域,文傑是理想的動力增強版,過去誰能想到希愛力的車能賣到50萬元,但在飽和式營銷下,真的能賣得好。 這幾年,質疑世界幾乎是個人短期的理想,M5劍指L5,M7劍指L7,M9劍指L9,幾年後,或許真的能讓理想無路可走。
鋁合金的作用是減輕熱成形鋼的組織和安全性
新聞發布會上有不少內容沒有實際價值的宣傳言論真正的硬資料較少。
M9強調安全性,並提出了“玄武車身”技術,以及整車80+%的鋁合金體積概念。
事實上鋁合金重量輕,重量輕它不用於增強身體。
過去車企強調安全性,一般來說,高強度鋼和熱成形鋼的比例。 強調輕量化,將有乙個全鋁機身。
很少用鋁合金的體積比例來強調安全的奇怪表達。 應該使用80%的鋁製機身來演示減重效果,表明提高了多少續航里程,而不是使用鋁製機身來演示安全性。
之所以要這麼說,是因為車評人經常吹捧鋁合金材料,鼓吹全鋁車身的高階,尤其是之前理想時速170公里撞車殺人,引起了大眾對安全性的關注,於是他們把重點放在用“高階”鋁合金來論證安全性上, 這讓粉絲們感到非常強大。
舉例來說,鋁製機身其實很普通2024年,路虎玩了鋁合金車身。 成本方面,全鋁車身並不貴,奇瑞iCar03全鋁車身起價12萬。
再澄清一下,車身強度的關鍵取決於鋼材。
高強度鋁合金一般為300-500兆帕,500兆帕以上可稱為超高強度鋁合金,超高強度鋁合金可達到800+兆帕。 相比之下,高強度鋼的上限遠高於鋁合金。
目前,80+%的高強度鋼其實是國產車的標配,奇瑞瑞虎9高強度鋼占85%,瑞虎9是起價15萬的汽車。
550兆帕以上可稱為高強度鋼,為了安全起見,用於AB柱等關鍵部位必須使用1500MPa以上的熱成形鋼。
對此,M9只在12處提到了2000MPa熱成形鋼的使用,沒有討論用量比例。 由於M9由80%的鋁組成,因此1,500 MPa以上的熱成形鋼的比例不能高於20%。
作為參考,奔騰T90使用的強度超過1500MPa的熱成形鋼占253%,A柱為1800MPa熱成形鋼,B柱為2000MPa熱成形鋼。 奔騰 T90 是一款起價為 100,000 的汽車。
還有乙個指標,車身的扭轉剛度,M9的官方公告是將扭轉剛度提高23%,沒有具體的資料,等於不說,但是卻能給普通人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這是很雞賊的宣傳話。 作為參考,小公尺Su7給出了資料,整車的扭轉剛度達到了51000N·m DEG。
你為什麼不好好說話,展示實際資料?
每個人都了解根本原因。 他們都是千年狐狸,玩什麼,談齋戒。
高科技配置華麗
所謂智慧型汽車,其實就是增加一台車載機,然後放上更多的大螢幕來營造所謂的科技感,對提公升使用者體驗意義不大,純粹是華而不實,浪費使用者的錢。
在可靠性方面,機械儀錶盤的可靠性優於液晶儀錶盤。 很多機械按鍵被電子按鍵取代非常***使用機械按鍵,駕駛員可以不看眼睛,邊開車邊調整,整合到電子屏中,駕駛員還需要看螢幕開啟幾個子選單,現在全是花裡胡哨,但並不實用。
車裡有一堆液晶屏,還安裝了一堆娛樂app,一點都不合理。 交通法規禁止開車和玩手機,電動車廠家也在車機和液晶屏上增加了一堆娛樂功能,是不是怕交通事故不夠多。
鐵流認為,汽車首先要是汽車,它必須能夠開好,而不是一堆***操作,這是最根本的,平板和娛樂功能只是錦上添花,甚至沒有必要。
所謂智慧型駕駛只是乙個噱頭,需要從技術成熟到法律完善在沒有法律保護、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行車資料公司將其拿走,車主對事故負責,就是把車主當成小白鼠。
誠然,自動駕駛是大勢所趨,但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是車主可以在車內睡覺,車輛自動到達目的地,這是技術成熟度,二是自動駕駛事故的責任在法律形式上明確由車企承擔。 如果這兩件事都做不到,那麼用所謂的“智慧型駕駛”作為賣點來誘導消費者,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所謂的車機、平板電腦技術吹來吹去,但1-2年就會過時,意義非常有限。 更何況,平板的位置非常不合理,一旦發生事故,在鞭打作用下,乘客的頭部直接撞到顯示器上,而且還帶電,安全隱患真的不小。
獎金還有 5 年的歷史
鑑於理想可以稱為奇蹟般的銷售,M9的商業成功是乙個高概率的事件。 然而,這種商業上的成功是不可持續的。
商用車一般為GL8、M8等7座商用車,在第三排空間方面,6座SUV和7座MPV之間還有差距。 因此,L9、M9等“老爹車”的商業潛力不大。
L9和M9汽車,市場定位是二胎中產階級家庭,老爹車市場的爆發和這幾年二胎、老三胎的開盤都與此有很大關係。 隨著結婚率和生育率的不斷下降,老爸車的市場需求將斷崖式下跌**。
就通勤而言,乙個人開車 52公尺以上的車會很不方便,乙個人開著6座車上班也會顯得很可愛。 這種車週末多一家人出門,或者有專職司機,如果車主坐在第二排,確實是一種享受。 這限制了 L9 和 M9 等車輛的用例。
近五年來,我國銷量超過50萬輛的汽車佔比為216%。近三年來,40-50萬元市場的月銷量一直保持在9-10萬台之間,市場份額穩定在5%-6%左右。 近三年ABB在40-50萬元市場的份額始終在75%以上。
市場容量的限制和使用場景的限制,徹底鎖定了L9、M9等車型的銷量上限。
當然,L9和M9車,除了機械質量之外,單純看沙發、電視、投影儀、車機、內飾等配置,都是和ABB同價位的車,確實能吸引一些ABB中產階級車主前來購買。 但就像蘋果使用者只認可蘋果一樣,品牌忠誠度非常高,一些保時捷和ABB車主的忠誠度也非常高,保時捷和ABB車主轉化為M9車主的比例也不算太高。
目前很多人購買新的動力車型是不合理的,這種事情非理性的想法遲早會消退體驗新奇之後,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問邊界而理想可以吃紅利,並借助紅利積累品牌、信譽、技術,力爭在紅利乾涸之前完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