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印度不斷無理挑釁的背景下,我軍進行了堅決的軍事反擊,在乙個月內,以1000多人的代價,達到了給印軍造成重大損失的效果,殲滅了敵人(被敵人殲死、受傷和俘虜)多達8700人。 而且雙方的表現都很高。但是,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綜合國力比較強,為什麼在這場戰爭中面對中隊卻遭遇了一邊倒的慘敗呢?
首先,中隊擅長戰鬥。 一支軍隊強不強,能否打贏,不僅取決於綜合國力和國防投入的力度,還取決於當時官兵的實戰經驗和素質。 也就是說,並不是說印度的國力不夠,一支**隊伍的戰鬥力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主力是否經常處於實戰狀態。 比如上世紀70年代的越南軍隊和90年代的伊拉克軍隊,都不是世界強國,但他們的軍隊打了很長時間,實力相當強大,周邊國家都深感畏懼。 自2024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來,真正撤軍是在58年下半年(謹防美韓軍隊的反擊),我軍在朝前後共動用了200多萬兵力,接近全國總兵力的一半, 因此,官兵的實戰能力一直保持在巔峰水平。2024年,對印度的反擊打響了不久,很明顯,我軍一大批中基層指揮員和戰士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與缺乏大戰訓練的印軍部隊不在乙個水平上。
第二個是驚喜的元素。 62年,由於邊境地形和印軍進行了挑釁性準備,中國在高原地區對印軍進行了反擊,後勤保障非常困難,甚至部隊的使用和行動都受到限制,整體條件比印度困難得多。 此外,中方對中印領土爭端採取的相對克制,使得印方越來越囂張跋扈,對實戰的心理準備明顯不足,認為中國不會出兵參戰。 結果,輕敵的印軍遭到中隊的反擊,一度難以應付。 由於準備不力,僅印軍就有近4000人被俘,佔殲滅人數的近一半,可見這場戰鬥完全是一團糟。 戰後,中國將這些俘虜連同大量被俘軍官一起送回印度。
最後,裝備更換完成,我軍戰鬥力大增。 由於前期抗美援朝的原因,中國在3年內獲得了60個蘇製**師,並在五十年代中期完成了仿製和軍隊的重新裝備,在火力和系統統一方面,遠遠超過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的水平, 陸軍擁有56門火炮和殲-5戰機,自產各類火炮,59輛坦克等威力強勁**。特別是經過“一五”計畫和蘇聯156個工業專案的援助,中國在62年反擊戰爭前的軍事生產和保障能力又有了飛躍。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印軍實在是超出了自身實力範圍,被打敗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