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析氫反應的純計算AEM雜化雙原子催化劑

Mondo 科學 更新 2024-01-30

結果簡介

尋找高活性和低成本的析氫反應(HER)電催化劑對於可持續能源的發展至關重要,但這仍然是乙個重大挑戰。 基於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北京化工大學黃世平、南京理工大學張勝利、新加坡國立大學郭翔宇等報道了一種嵌入G-CN中的金屬和非金屬雜化中心的新型雙原子催化劑(HDAC)。

計算方法:

所有自旋極化DFT計算均在基於投影增強波法的Vienna Ab Initio模擬軟體包(VASP)中進行,交換相關勢由廣義梯度近似(GGA)中的Perdew Burke Ernzerhof(PBE)泛函描述。 為了描述范德華(VDW)相互作用,作者採用了Grimme的DFT-D3方法,分別使用3 3 1和6 6 1 Monkhorst-pack K點網格進行結構優化和電子性質計算。 此外,作者將截斷能量設定為520 eV,將能量和力的收斂準則分別設定為10 5 eV和0。01 evå−1。為了避免週期性的層相互作用,該團隊將真空層的厚度設定為15。 溶劑化效應由嵌入在VASPSOL中的隱式溶劑化模型描述,其中水的介電常數為784。

結果與討論

圖1 模型機理、結合能和AIMD模擬

如圖1a所示,作者選擇了三個可能的位點作為nm原子的結合位點,包括腔中的中心位點(ho)、與兩個相鄰n原子結合的位點(i-2n)以及與三個相鄰n原子的結合位點(i-3n)。 如圖1b所示,nm(b, c, si, p, s)和g-cn的結合能分別為5.78、−5.60、−5.17、−3.81 和 190 EV,表明這些系統在熱力學上是穩定的。 為了進一步驗證它們的動力學穩定性,作者在500 K下進行了從頭開始的分子動力學(AIMD)模擬。 5 ps模擬後的能量波動和結構變形(見圖1c,d)證實了這些材料在熱力學上是穩定的。

圖2 吸附構型、勢能面和PDOS

經過結構優化,作者發現氫原子吸附在nm頂部,並略微向空腔移動(見圖2A),H和nm之間的距離為1 g-cn09-1.49. 在原來的G-CN上與H有很強的吸附力(Ho位點的吸附能為439 eV),nm的引入可以產生新的吸附位點,降低H的吸附強度。 nm(b,c,si,p,s) g-cn(見圖2b)的δgh*值分別為。 25 和 105 EV,表示H在非金屬部位的吸附強度是可調的。 對氫吸附PDoS的分析(見圖2Cg)顯示了H-S軌道和Bc Si P-P軌道在費公尺能級周圍的雜化。

圖3 模型結構、地層能和溶蝕勢

如圖3a所示,作者考慮了除有毒和放射性元素(共26個金屬原子)以外的所有3D、4D和5D金屬原子,共產生130個M-nm G-CN HDAC。 如圖3b所示,128個體系(ZN-S G-CN和AG-S G-CN除外)具有負形成能,表明這些結構在熱力學上是穩定的。 除m-p(m=zn,y) g-cn和m-s(m=mn,zn,ag) g-cn外,有125種具有正溶解電位,表明它們具有優異的電化學穩定性。 基於穩定性標準,作者篩選了125種HDACs,以進一步探索其電子性質和催化活性。

圖4 勢能面與火山曲線

如圖 4 所示,125 個 HDAC 中有 25 個的 δgh* 值為 -019 比 019 EV,包括M-B G-CN(M = ZN、PD、AU)、M-C G-CN(M = TI、PD、AG、IR)、M-SI G-CN(M = TI、CR、MN、CO、NI、ZN、RH、AG、IR、AU)、M-P G-CN(M = FE、IR、AU)和M-S G-CN(M = TI、FE、NI、NB、RE)。 此外,11種催化劑的δgh*值與PT(111)催化劑的δgh*值相當,分別為PD-B G-CN、TI-C G-CN、IR-C G-CN、CR-SI G-CN、MN-SI G-CN、CO-SI G-CN、RH-SI G-CN、AU-SI G-CN、IR-P G-CN、FE-S G-CN和NI-S G-CN02, −0.03, −0.07, 0.05, −0.03, 0.07, 0.08, 0.01, 0.04, 0.08 和 008 ev。此外,δgh* 為 001EV的Au-Si g-cn位於火山圖的峰值附近,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 位於陰影區的10種HDACs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包括PD-B G-CN、TI-C G-CN、IR-C G-CN、CR-SI G-CN、MN-SI G-CN、CO-SI G-CN、RH-SI G--CN、IR-P G-CN、FE-S G-CN和Ni-S G-CN。

圖5 PDOS和COHP

如圖5所示,PDOS中的H-S軌道和M-D軌道(NM-P軌道)之間存在明顯的軌道重疊。 h 的價電子與 m (nm) 的活性價軌道相互作用,形成鍵合和反鍵軌道。 為了定量描述鍵合效應,作者進行了COHP分析,發現M-H在PD-B G-CN、TI-C G-CN、IR-C G-CN、CR-SI G-CN、MN-SI G-CN、CO-SI G-CN、RH-SI G-CN、IR-P G-CN和FE-S G-CN中的ICOHP分別為-267,-0.34,-1.57,-1.70,-1.77,-1.61,-1.47,-1.35 和 -115 ev。NM-H在PD-B G-CN、CR-SI G-CN、MN-SI G-CN、CO-SI G-CN、RH-SI G-CN和Ni-S G-CN中的ICOHP分別為-0。17、-0.68、-0.71、-0.67、-0.93 和 -300 ev。

圖 6 機器學習的相關係數、特徵重要性、RMSE 和 R2、DFT 計算和機器學習的 δgh***

如圖6A所示,EM、ENM、DM-NM、DNM-H、H-M-NM、P和HXF被用作篩選ML模型的最終特徵。 如圖 6b 所示,特徵的重要性按降序排列為:hxf(0.)。264)>θh-m-nm(0.240)>dnm-h(0.137)>εp(0.114)>dm-nm(0.098)>em(0.082)>enm(0.064)。這些結果表明,金屬原子的氫親和力和氫的空間構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m-nm的配位環境協同影響催化活性。 由於與NVA-M有很強的相關性,HXF可以反映電子增益損失能力(見圖6A),這會影響氫結合強度。 H的兩個空間坐標由M和NM的相互作用決定,包括H-M-NM和DNM-H,強相互作用削弱了H的吸附。 如圖 6C 所示,作者比較了隨機森林回歸 (RFR)、梯度增強回歸 (GBR)、高斯過程回歸 (GPR)、支援向量回歸 (SVR) 和 K 最近鄰回歸 (KNR) 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其中 RFR 的 R2 最高 (0.)。89)和最小的均方根(009),表明RFR模型適用於HER活動**。RF**的ΔGH*值如圖6D所示,M(sc、Ti、V、Cr、Fe、Zn、Ag、Ta、Re、IR)-SE G-CN和M(SC、TI、MN、FE、CO、Y、NB、MO、PD、TA和IR)-TE G-CN的ΔGH*值為-020 比 020 ev。然後,對這52種HDACs進行了DFT計算,證實了M(Fe,Re,Ir)-SE G-CN和M(SC,TI,MN,FE,NB,MO,IR,NB)-TE G-CN具有良好的HER催化效能。

結論與展望

研究表明,在金屬位點附近引入非金屬原子(B、C、SI、P 和 S)可以實現它們之間獨特的電荷轉移,從而為雙原子中心提供與單原子對應物截然不同的催化活性。 在130種HDACs中,PD-B、TI-C、IR-C、CR-SI、MN-SI、CO-SI、RH-SI、AU-SI、IR-P、FE-S和Ni-S對是高效能電催化劑,對質子的吸附強度接近理想。 機器學習分析可以直接識別影響催化活性的關鍵特徵,並建立快速篩選HDACs中未知化學空間的框架。 這項工作為設計和開發潛在的HER催化劑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書目資訊

lihong zhang et.al, hybrid double atom 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 sweet marriage of metal and nonmetal adv. energy mater. 2023

ht-tps:

相關問題答案

    AEM Pure Compute,鋁離子電池!

    結果簡介具有MAX相及其類似物 一般AMN XN 的層狀碳化物已成為儲能和轉換應用的有效材料,而儲能的乙個熱門領域是使用MAX作為Al離子插層電極。最近歐陽斌,王琳,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王景陽,加州大學,等共計計個三元MAX鋁離子電池電極。計算方法 作者使用維也納從頭模擬封裝 VASP 和投影增強波 ...

    純計算AEM全固態鋰金屬電池陽極和晶界起始枝晶形成機理

    背景 鋰枝晶的形成嚴重阻礙了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實際應用。傳統觀點認為枝晶從陽極開始,然後生長成固體電解質 Se 而最近流行的觀點是Li 離子可以直接在電解質內的晶界 GB 處還原,然後這些內部枝晶相互連線,導致短路故障。然而,內部晶界或陽極介面是否主導枝晶起始仍存在爭議。結果簡介 最近顧正成教授,來...

    鈣鈦礦純計算AEM光誘導缺陷的形成和遷移!

    結果簡介 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傳統III V族和II VI半導體合金相比,ABX鹵化物鈣鈦礦 HP 合金表現出獨特的相行為。當它們的混合組分在尺寸上匹配時,後者通常具有良好的互溶性,而當尺寸不匹配時,就會發生相偏析。最近科羅拉多大學費爾南多分校Sabino Alex Zunger 等人量子力學計算用...

    東南ACS催化劑電化學CO2還原乙醇和乙烯選擇性的純計算

    結果簡介 電化學還原為將CO轉化為一系列碳氫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提供了有希望的應用,但醇的生產仍然具有挑戰性。這裡東南大學王金蘭 李強等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深入闡明了改性銅催化劑上提高乙醇選擇性的機理。計算方法 本文採用密度泛函理論 DFT 中的Vienna從頭模擬軟體包 VASP 進行了結構弛豫和從...

    純計算 JACS Fe NC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中的速率決定步驟是什麼?

    結果簡介 氧還原反應 ORR 是各種可再生能源技術中的關鍵反應,鉑是ORR的最佳催化劑。然而,鉑金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商業應用。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催化劑,其中fe n c是最有前途的候選催化劑之一。然而,ORR對Fe N C的限速步驟仍不清楚,這嚴重限制了催化劑的發展。因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