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12月20日(記者朱玲)。近日,上海盈雙電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雙科技”)及其保薦人海通**披露了科創板IPO首輪詢詢。
在詢價函中,上交所主要詢問了16個問題,重點圍繞盈爽科技的業務和技術、重點客戶、股權等事項展開。
專業從事旋轉變壓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國最早專業從事旋轉變壓器研發和生產的民營企業之一。
盈爽的產品分為磁阻旋轉變壓器和繞線旋轉變壓器,前者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後者應用於工業伺服、工業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的電驅動系統。 盈雙產品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電驅動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約為50%。
詢問大額應收賬款和大客戶
盈雙科技是典型的“滴連”企業。 2024年,英雙科技開始與比亞迪接觸並初步建立合作關係,從2024年開始,英雙科技與比亞迪交換乘用車旋轉變壓器,開始送樣和測試,2024年初成為比亞迪A平台和B平台的首家旋轉變壓器,2024年開始量產比亞迪DM平台的旋轉變壓器, 並逐漸成為其主要的旋轉變壓器業務。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英雙科技是比亞迪最大的迴轉變頻器供應商,也是上汽通用五菱、賽力士、合眾汽車、零跑汽車、奇瑞汽車、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宇通客車等整車廠商的主要變頻器供應商。
財務資料方面,2020-2024年,盈爽科技營收為460524萬元,159 億和 352億元;同期淨利潤為886920,000元,5,70079萬元1名39億元。 營收增加主要系主營業務磁阻旋轉變壓器銷售收入增加所致。
可以看出,近三年來,英雙科技的業績實現了數量級的飛躍,但其應收賬款卻達到了325635萬元,10.9 億和 266億元,佔營業收入佔比分別42% 和 7565%。
在這些應收賬款中,華爽科技最大的應收賬款都指向同一家公司——比亞迪,而2024年和2024年,比亞迪在華爽科技的應收賬款將分別是66%,佔比逐年大幅提公升。
正因為如此,盈爽科技的大量應收賬款和客戶也成為上交所查詢的重點。
對此,英雙科技回覆稱,主要原因是公司與比亞迪約定的授信政策是“60天+6個月月底滴鏈”。 考慮到公司確認收入到收到發票(指發票)通常需要乙個月的時間,同時,公司收到比亞迪的“Di Chain”憑證,並將其計入應收賬款因此,比亞迪的應收賬款催收和收入確認之間通常有9個月的滯後。
英雙科技表示,報告期內,隨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蓬勃發展,公司對比亞迪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由於上述9個月的滯後,應收賬款回收整體速度慢於應收賬款增長速度,使得期末應收賬款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處於較高水平, 這是合理的。
股東及股權激勵諮詢
英雙科技目前的實際控制人是蔡毅。 招股書顯示,2024年8月至2024年4月,蔡毅先後擔任上海市科技交流中心人事部主任、國際合作部主任、主任助理、中心副主任。
招股書顯示,英雙科技成立初期,在市場開拓和產業化發展方面面臨一定瓶頸,公司資金也比較緊張。 2024年6月,為解決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市場發展瓶頸和資金困難,公司創始股東與蔡毅達成合議協議蔡怡為公司注資,利用自身的經驗和資源,幫助公司開拓產品銷售渠道,推動公司產品產業化。
蔡毅通過股權轉讓,以0元對價收購上海飛馳全部股權,通過投資盈雙科技成為盈雙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蔡毅考慮到自己當時剛從上海科技交流中心退休雖然退休後對英雙有限公司的投資不受當時法律法規的限制,但又不想反映其有外商投資,於是蔡毅委託盛麗代其持有英雙科技的股權。
此外,盈爽科技過去共進行了4次股權激勵,**1元股和207元股,2股09元股,4股60元股份各不相同,時間相近但相差較大。
在詢問函中,上交所對盈雙科技的股東權益提出質疑,並要求公司說明以0元對價將上海飛馳股權轉讓給蔡毅的合理性、是否有其他利益安排、以往股權激勵存在差異的原因。
英雙科技答辯稱,2024年蔡毅轉讓上海飛馳股權並取得上海飛馳控制權時,上海飛馳連續幾年未進行正常生產經營,連續數年處於虧損狀態,且存在大額欠款,淨資產為負值, 而上海飛馳原股東陳琳琳則計畫清算登出上海飛馳。
因此,盈雙科技認為,陳森林以0元的價格將上海飛馳股權轉讓給蔡毅是合理的,股權轉讓完成後,蔡毅將承擔陳琳琳的債權債務由上海飛馳承擔,且無其他利益安排。
對於股權激勵的差異,英雙科技表示,由於被激勵員工楊衛華是公司引進的核心技術人員,其激勵是在引入其他核心技術人員時參照股權激勵確定的,因此股權激勵與盈軒合夥存在一定差異。 這是合理的。
產品平均單價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英雙科技作為零部件企業受益匪淺,不情願解決器目前是英雙科技的主要營收,但產品平均單價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對此,上交所也對此進行了詢問。
英雙科技表示,2024年以來,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快的背景下,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通過降本降價、以量換價的策略,加速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 因此,比亞迪等部分客戶與該公司進行降價談判,公司主要車型和產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於未來,英雙科技認為,磁阻化解器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公司將積極推出新技術新、競爭力強、議價能力強的新產品,以抵消磁阻產品下滑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科技創新屬性監管的相關要求,英雙科技部分指標勉強越界。
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6項91%,略高於監管要求的5%。 2024年的研發費用率僅為587%,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744%。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385671萬元,不足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