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性、系統性、創造性的游擊戰爭理論指引下,億萬中國人民積極投身抗日游擊戰爭,迸發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盛行的游擊戰爭中,中國的抗日游擊戰爭在各個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
首先,它是最早進行的,持續時間最長的。 中國是第乙個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也是第乙個發動游擊戰的國家。 從2024年到2024年,中國的抗日游擊戰爭持續了14年,比歐洲游擊戰早了8年,比亞洲其他地區早了10年。
其次,它是最大和最廣闊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被占領地區有數億人參加了各種形式的抵抗運動,游擊戰充分發展的歐洲國家有300多萬人直接加入了游擊隊。 中共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從幾萬人發展到一百多萬人,民兵200多萬人,建立了19個抗日根據地,控制1個它擁有6億人口,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面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敵後戰場。
最後,層次最高,能量最大,戰略作用最突出。 二戰期間,游擊戰遍及世界各地,但沒有乙個國家或地區能像中國的抗日游擊戰那樣具有如此多的能量和戰略效力。 中共領導的游擊戰從一開始就有乙個巨集偉的構想:在日軍後方獨立開展大規模游擊戰,從而打造乙個持久穩定、規模龐大、能長期吸引、攻擊、消耗日軍主力的新戰場, 並對戰爭的整體形勢產生決定性影響。為此,僅有幾萬劣質裝備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以“敵進我進”的非凡勇氣逆勢而上,如水銀般滲透到日軍占領區,在敵後開闢了廣闊的戰場。
發展大規模游擊戰爭是決定中國抗日戰爭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步,它不僅改變了雙方戰爭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有利於中國的戰爭形式,迫使日軍陷入同時應對兩個戰場的困境, 但也大大改變了雙方作戰的“遊戲規則”,使日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不得不放棄擅長的大軍團作戰模式,被迫返回師後方,以高度分散的配置應對陌生的游擊戰。
這樣,甲午戰爭就偏離了日軍快速決戰的方向,走上了中國設定的持久戰軌道。 在全面抗日戰爭中,以中國共產黨為首的游擊戰爭佔據了主導地位,抵抗了半數以上的日軍和幾乎所有的偽軍,支撐了一半的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