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元公司格芯早年在中國大陸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晶圓廠,最初計畫生產7奈米,但後來由於美國的限制和格芯自身業務困難而失敗,幾天前該專案從接收器出來,一家中國晶元公司將接手該專案。
格芯當時雄心勃勃,希望利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以及中國晶元產業的廣闊前景和中國廣闊的市場,再次提公升其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全球排名前五的晶元代工企業中,三星在中國有儲存晶元工廠,台積電和聯電在中國也有晶元工廠,可見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據悉,格芯當時規劃了兩期工廠,一期生產成熟技術,二期專案投產7nm工藝,這也是格芯最先進的工藝,但隨著美國對中國晶元產業態度的改變, 除了格芯自身的業務問題外,格芯放棄了該專案,這也導致格芯仍然停留在14nm工藝上。
由於未完工的成都專案,格芯現在的營收與聯電差不多,甚至聯電有望超越格芯成為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廠,主要是因為聯電在廈門有聯芯晶圓代工廠,隨著中國晶元產業的快速增長,聯電已經盈利,成為聯電的重要工廠。
目前,上海華虹已經接受成都專案的訊息傳出,上海華虹是中國第二大晶元代工廠,借助巨大的國內市場,上海華虹已經牢牢確立了全球第六大晶元代工廠的地位,為了進一步擴大產能,上海華虹隨後看中了成都專案。
上海華虹選擇成都專案對它有很多好處,畢竟重建晶元工廠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投資,而成都專案有一定的基礎,而且由於未完工,上海華虹不需要太多的投資,可以幫助上海華虹快速擴張。
上海華虹擁有這樣的實力,配合中國晶元產業的擴張,2024年,中國晶元產業將快速發展,上海華虹的業績將大幅增長,利潤將增長50%以上。目前,我國對晶元產能需求旺盛,上海華虹對成都專案的驗收,可以藉此機會搶占國內晶元產業的發展機遇。
相比之下,由於中國市場的挫折,格芯從去年以來一直在報告裁員,畢竟其所依賴的美國晶元行業現在已經供過於求,而美國晶元行業仍在大規模降本。
這樣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全球晶元產業的重要性,格芯在尷尬中失去了中國市場,而依靠國內市場中芯國際、上海華虹、台積電、聯電等在中國中國大陸的工廠都表現不俗,或許格芯已經後悔將中國市場丟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