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城深度融合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1-29

廣州南沙加快了臨港經濟水平的提公升。

12月 14, 2023以“門戶開放,連線世界,新時代大灣區臨港經濟發展新方向”為主題的“南沙觀察家沙龍”第三期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 與會專家表示,南沙要依託港口經濟多元化發展,與港澳形成優勢互補、功能互補,打造大灣區生產生活空間開放共享、城市功能深度融合的新型都市圈和城市群。

“南沙觀察沙龍”第三期現場(圖片由南沙開發區政研室提供)2-2

2024年6月,《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將南沙建設成為立足灣區、與港澳合作、面向全球的重要戰略平台。 近年來,在“南沙計畫”以“提公升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為指引下,南沙按照“港口產業融合、產業發展與香港”的思路,規劃建設以龍穴島為核心的港口經濟區, 與港澳合作,打造高水平開放大門,從灣區走向世界。

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謝偉表示,南沙擁有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大的綜合樞紐港,連線全球400多個港口和城市,貨櫃吞吐量超過1800萬標箱。 在現代港口產業方面,南沙汽車製造業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形成了以中船龍穴造船基地為核心的海洋裝備產業集群,聚集了數千家人工智慧和生命健康企業。

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社長助理、廣東省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萌表示,南沙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內外聯通,近年來不斷深挖區域戰略價值,不斷推動港口物流發展和港口集團服務水平提公升。 並正在加快形成輻射泛珠三角的“海、陸、空、鐵”立體物流樞紐。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和智慧交通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迎來一流期,南沙發展也將進入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

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南沙被賦予了新的戰略定位。 國家發改委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玉榮表示,新的戰略定位對大灣區港口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沙作為“灣區心臟”,要加快港口經濟產業公升級,延伸產業鏈和重構產業鏈格局,統籌港口經濟和城市經濟發展,協調推進樞紐經濟和渠道經濟,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南沙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的新戰略定位。

交通運輸科學研究院所長、研究員李忠奎認為,未來我國港口之間的競爭將逐漸激烈,南沙應立足現實和比較優勢,發展高階航運服務,加快建設適度靈活的港口體系,統籌區域港口資源, 有序提公升港口集團協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港口城市建設過程中,南沙可以借鑑“航運金融保險、法律仲裁、經紀交易、資訊諮詢、教育培訓、文化會展、科技創新”等框架,結合城市發展定位,以“港口+產業+創新”為路徑,推動能源水平提公升。

國家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斌表示,在新發展格局下,以廣深為核心的大灣區要繼續以開放保穩,以開放促創新。 中國的對外開放大門不會關閉,但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形式和載體正在發生變化。 南沙要繼續推進要素市場和規則、法規、管理和標準開放,引進高階人才和技術,打造雙迴圈樞紐,服務大灣區和中西部地區產業發展,依託RCEP協議加快實現走出去,推動中國與亚细安共同打造世界級ICT先進產業集群, 新能源和汽車行業。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豔萍認為,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重點探索與香港規則對接、對接、 面向澳門與世界,加強與內地的聯絡互動,是南沙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未來戰略定位的重要使命。南沙要戰略定位為未來海洋城市,培育產城融合的港口型產業生態。

廣東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啟濤表示,發展南沙港口經濟具有陸海聯動、便捷完善的立體綜合運輸和多重對外開放政策等優勢。 在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應響應國內外港口城市的產業發展經驗和發展趨勢,集聚物流、知識流、資金流等要素,推動南沙從“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再到“開放樞紐”的迭代公升級。

數字經濟時代,航運大資料將為臨港經濟發展增添動力,而南沙具備船舶交易和資料交易的優勢,蘊含著重要潛力。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席資訊官、港航大資料實驗室主任、航運創新聯盟秘書長徐凱表示,要系統推進航運資料標準建設,打造資料要素流動生態。

廣州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港航物流樞紐,近年來加快港口樞紐公升級,加大智慧型裝備投入,著力打造世界級智慧綠色港口。 廣州港研究院總經理鄧林通表示,未來希望南沙繼續加強產業引進和支援,提前規劃區域港口產業布局,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加強與港澳合作,促進航運物流高階要素集聚, 提高國際影響力。

本次沙龍由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交通運輸部水運研究所聯合發布《中國港口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 交通運輸部水運研究所發展中心主任寧濤介紹,報告基於我國港口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對23個樣本港口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價指標顯示,我國港口在高質量發展的多個方面表現突出。 經過多年發展,南沙港區建設尤為突出,建成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新建自動化碼頭。

本期《南沙觀察家沙龍》由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中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政策研究與創新辦公室聯合主辦。

劉麗清 通訊員:南沙開發區政研室供稿)。

相關問題答案

    搭建“供需橋梁”,賦能媒體深度融合

    指導。新技術催生新業態,如何有效解決大多數草根廣電企業在技術應用方面的實際難題,找不到 用得好 買不起 探索整合技術集約供給新模式,為世界尋找技術,為技術尋找場景,加快形成新的質量生產力,已成為當前廣電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自年起,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連續四年推出首個全國整合創新技術與服務應用評選推廣計畫...

    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勢在必行

    基於大規模模型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在掀起新一輪智慧型化浪潮,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之一。隨著技術的迭代,更多 智慧型 大模型將滲透到更多領域,也為教育數位化和教育創新帶來更多可能。從 習 到 世代 新一代人工智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量變到質變 AI大模型的本質變化在於它真實地模擬了人類知識...

    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研究線)。

    本文 人民 張學麗.人物 年 月 日第 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 堅持文塑旅遊,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這為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關於支援貴州開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路子的意見 提出,以 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繁榮發展 和 加快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建設 為貴州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近...

    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逐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正在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智慧型輔助教學已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大趨勢。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個性化教學,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更合理的教學計畫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

    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領域。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 上課 批改作業 回答學生的問題,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如今,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給教育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提...